收入半年報出爐,浙江哪個縣最有錢最會掙錢?
日前,涌金君從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獲悉,浙江上半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443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7%。
都說浙江藏富于民,那么從縣域視角來看,哪里的居民最會賺錢,哪里的收入增長最快?
這匹黑馬最會賺錢
浙江的縣域經濟一直很厲害,尤其是一些經濟強縣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可以比肩很多大城市。
2021年,我們曾對縣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入7萬元的縣城做了統計,排名前五的分別是:義烏市、鹿城區、鄞州區、柯橋區、海曙區。
那么半年過去,排名保持得如何?
今年上半年,人均收入超過4萬元的城市已經有8家:鹿城區、鄞州區、路橋區、海曙區、柯橋區、江北區、義烏市、鎮海區。
常見的老面孔之外,出現了個別新面孔。比如,路橋區格外爭氣,上半年以42761元的居民人均收入沖刺到第三。
單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這個指標,路橋更是一馬當先,成為全省90個縣(市、區)的領頭羊,收入達50344元,也是唯一一個達5萬元的區縣(半年度)。
這匹黑馬其實早有“苗頭”——一季度,路橋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經達到30264元,僅次于義烏市。
此外,在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路橋表現也不差,以27118元的收入排名第10。
提起路橋,浙江人都知道,民營經濟很發達,尤其是這里孕育出了民族名牌——吉利汽車。
也因此,汽車工業一直是路橋的主導產業,全區構建起集整車生產、零部件配套、汽車銷售、后市場服務于一體的全鏈條發展體系,是全國重要的民營汽車制造基地、浙東南汽車展銷中心。
正是這些發達的民營經濟,鍛造了路橋堅實的收入底盤。
不過,上半年路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飛猛進,也得益于臺州今年來的政策紅利。
今年初,臺州出臺了各種補貼和獎勵政策鼓勵外來員工留臺過年、給外來員工發放新春紅包、支持跨省招工穩崗,這些工資性收入是居民增收的主要動力。
其次,在政府留臺過年等激勵政策的號召下,留臺的外來務工人員較多,利好經營主體,尤其是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服務行業,拉動城鄉居民經營凈收入較快增長。
在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龍灣獨領風騷。
這并不意外,一直以來龍灣都非常注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早在5年前,龍灣村均經營性年收入就超160萬元。
可能有人會納悶,要論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嘉興一直都是佼佼者,這回怎么輪到溫州的龍灣了?
與龍灣在溫州的一枝獨秀不同,嘉興的縣區農民收入更為均衡,均在兩萬四千元以上,可謂“一起富”。
不過話說回來,半年時間只是一個參照。賽程剛剛過半,誰能笑到最后,保住第一,還是要看年底最終成績。
這個山區縣跑得最快
翻看90個縣區收入成績單會發現,山區26縣收入“總量”雖然不高,但在增速上超過全省平均。
上半年,山區26縣全體居民、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3997元、30984元和15473元,分別增長5.7%、4.9%和6.8%,增速比全省高1.0、0.9和0.5個百分點。
再仔細看,涌金君發現,文成居然拿下了“三項冠軍”,頗為少見。
上半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文成和開化、縉云,均以7%的增速,并列26縣第一。在城鎮和農村人均收入增速上,文成一馬當先,也均列第一。
要知道,在2021年山區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文成增速為9.7%,低于全省平均增幅的9.8%。
短短半年時間,文成收入增幅如何從落后到領跑?
事實上,對山區26縣來說,收入基數較低,若單從指標看,努努力,增幅變化就會很明顯。但要真金白眼增加居民收入,當地還是要下點功夫,找準自己的致富經。
就拿文成來說,地處飛云江水系,這里水質連續10年居浙江八大水系之首,然而也正因為承擔著地方“大水缸”的角色,產業發展受限。
如今,文成以“水”破題,飛云江邊,吸引了娃哈哈集團智能化飲料生產基地投產;天頂湖畔,文成首個百億文旅項目天頂湖國際旅游度假區已動土開建;在文成東北部山區,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正在進行預可行性研究審查……
這些“水”路發展,在帶動當地經濟活起來的同時,也能帶動居民收入的增加。
當然,除了特色產業發展,今年來,文成的大手筆招商,也有力推動經濟“提速快跑”。
通過一把手帶頭招商、全過程跟蹤服務、駐點招商引才等舉措,不到半年時間,文成就已簽約招商項目9個,招引企業16家,較去年同期增長60%。這些產業和企業,無疑能為居民增收“開源”。
浙江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收入是個重要指標,山區26縣也很關鍵。
我們期待,在“一縣一策”引導下,山區26縣都培育起自己的產業,不斷做大地方經濟基本盤。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