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7月27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曹思思 張榮)前不久,臺州市僑務系統“文化出?!苯z路行在玉環市孔子紀念館啟幕。儀式上,匈牙利羅蘭大學“絲路國學堂”、西班牙巴塞羅那孔子文化學校、俄羅斯臺州同鄉會獲贈圖書4100冊和臺州題材文藝精品叢書20多部。
“雖然常年在海外,但一代代華夏子孫與祖(籍)國的文化聯接生生不息,文化讓我們走得更近?!痹诂F場接受贈書的匈牙利羅蘭大學“絲路國學堂”校長、玉環籍華僑葉秋月感慨道。
近年來,玉環深入實施“文化出海”行動,通過建基地、云牽手、送文化,致力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浙江聲音、弘揚和合文化、展示海韻玉環,推動中華文明在“絲路”流淌,努力使海外華人子弟留得住根、記得住鄉愁。
建基地,雙向聯動讓文化傳得廣
△玉環市“僑家小院”展區一角
500多平方米的國風小院清雅別致,僑胞贈品和玉環非遺展示自成一角,墻上僑界精英簡介、僑界文明公約等引人注目……坐落在玉城街道玉潭路上的玉環市“僑家小院”,是玉環僑胞僑眷的“溫馨小家”,每每走進這里都能勾起不少僑胞的鄉愁鄉情。
“這座‘僑家小院’不僅有專門的展廳展示中華傳統文化,還有接洽、休閑、培訓、聯誼等服務功能,讓僑胞‘回家’有處可去、有情可系?!背踉L玉環“僑家小院”,臺州市僑鄉會副會長、波蘭浙江商會常務副會長李建國忍不住點贊。
近年來,玉環堅持“海外基地+本土陣地”雙向聯動,打造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外交流的“僑務視窗”。
對內,玉環以“僑家小院”為抓手,傾力打造集宣教、展示、聯誼、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僑胞之家”,實現鄉鎮(街道)建設全覆蓋,相關經驗做法入選《中國僑聯基層經驗匯編》;對外,在歐洲成立浙江省首個海外“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基地”,牽線中東歐的浙江、臺州祖籍地華裔青少年入學“絲路國學堂”,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助推“絲路國學堂”形成10班164人辦學規模。
△2018年9月,在匈牙利羅蘭大學設立臺州市首個“海外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基地”
去年,海外“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基地”組織93名華裔青少年,參加“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華裔青少年網上夏(春)令營臺州營,通過學習中國古典名著等視頻故事,完成創作視頻、繪畫、文字等作品571件,讓營員在寓教于樂中賡續中華文脈。
“今年,我們還要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夏(春)令營相關活動,不斷深化這項工作。”玉環市僑聯主席戴劍軍說。
云牽手,互動交流讓文化潤得深
△“品味夏至·傳承文明”玉環—匈牙學子中華傳統節日文化“云”交流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絲路國學堂’的同學們,知道這說的是中國什么節氣的詩句嗎?”
夏至當天,在玉環市孔子紀念館內,來自玉環市環山小學的32名學生與匈牙利羅蘭大學“絲路國學堂”的30名華裔學子“云上”連線,同看視頻、同頌詩詞、同畫民俗、同拍照片,共享中國節氣文化。
玉環-匈牙利學子中華傳統文化“云”交流,是玉環以“本地學校+海外華?!痹贫舜俳涣鞯囊粋€縮影。近年來,玉環通過舉辦云結對、云牽手、云互動等“云”系列活動,創新“文化出海”的互動交流機制,不斷增強華裔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對祖國家鄉的親近感。今年,玉環計劃舉辦70多場“云”系列活動。
這陣子,玉環市僑聯正在為一個新設想奔波:為環山小學與匈牙利羅蘭大學“絲路學堂”牽線,計劃9月份開設語文教學“云課堂”,由環山小學的語文老師給遠在海外的華裔青少年上網課,讓他們接受國內優質的語文教學。
戴劍軍表示,雖然華裔青少年在海外也能接受正統的華文教育,但上課形式、上課內容和國內的孩子還是有所不同?!笆芤咔槠陂g學校上網課的啟發,我們也可以用上網課的方式給海外華裔青少年傳授系統的語文課程,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中文、了解中華文化?!?/p>
送文化,鄉情維系讓文化記得住
前陣子,身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華夏中文學校華語教師林駿教授,給玉環市僑聯打了一通致謝電話?!皶咽盏剑@批書很實用,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禮物。”
原來,玉環市僑聯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針對美國華夏中文學校學生閱讀情況“量體裁衣”,精心準備了中國古典詩詞、地理歷史、名家小說以及國外文學等名家名著,還特地挑選《寫意浙江》《千眼溫柔》《海韻玉環》等富有浙江地域特色的風俗讀本,為身在美國的華裔學生送去“精神食糧”。
為了使華裔青少年在中華文化浸潤中增進認同,玉環市首開臺州先河,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美國紐約設立兩座海外華文書庫,定期贈送經典國學和浙江民俗文化等書籍,不斷豐富華裔青少年的中華文化積累。截至目前,已累計向海外華文書庫贈送國學經典圖書350余冊、中華民俗讀本100余冊、本土故事讀物100多冊。
除了贈送圖書,玉環還在臺州率先開展新春送春聯、編制新春專題僑刊等活動,每年向海外寄送蓋印家鄉韻味Logo篆刻的春聯,以及烘托記憶年味、家鄉民俗、身邊僑事的僑刊,勾勒起海外僑胞僑眷的濃濃鄉愁。
在美海外僑胞郭越芬是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退休教師,收到家鄉玉環寄來的鄉訊僑刊,心底的鄉愁油然而生。“這份鄉訊僑刊漂洋過海三個多月才到我手中,我一口氣從頭翻到尾。這么多年,玉環的變化真大,看到家鄉建設越來越好,作為僑胞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惫椒仪椴蛔越馗锌馈?/p>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