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字來描述最近幾天的天氣,你會選擇哪個字?
小布的答案是——“熱”。
昨天,臺州8地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臺州市氣象臺
發布重要氣象報告
今年6月下旬以來,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臺州市持續晴熱少雨。截至7月12日,全市雨量不足常年一成,極端最高氣溫達40.8℃,溫嶺、天臺和仙居國家氣象站刷新同期最高氣溫記錄。預計未來十天臺州市仍將持續晴熱高溫熱浪天氣,午后多分散性雷陣雨。除沿海島嶼外,臺州市大部地區最高溫度將維持在36-39℃之間,其中今天至16日部分地區氣溫可能再次突破40℃。
當下正值汛期、暑期、旅游高峰期三期疊加,午后雷陣雨多發,請注意雷電防御和出行安全;同時注意防范持續高溫對電力調度、安全生產的不利影響;減少戶外活動,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高溫來襲
全市各家醫院接診的熱射病患者
也明顯增多
據悉,僅7月10日,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連續收治了6名熱射病患者,其中2人因年紀大(均超80歲),被發現時間晚,送至醫院時已昏迷,體溫高達40℃以上,1人經全力搶救仍不幸去世,1人入住ICU繼續搶救,其余均住院治療。
“一天內接診多名熱射病患者的情況,既往夏季在臺州市一醫院急診科也極為少見。”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王昌榮表示,6名熱射病患者年齡在30歲至90歲,年輕患者為戶外工作者或是在通風不暢狹小空間上班的工人,年齡稍大的患者發病時要么在濕熱的廚房做飯,要么在室外行走。
什么是熱射病?
王昌榮介紹,熱射病就是最危險、最嚴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患者由于暴露于熱環境或劇烈運動導致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體溫升高>40℃,神經系統異常,如精神狀態改變,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心、腦、肺、腎等多器官損害,嚴重者危及生命。
高溫高濕的氣候和高強度體力活動是導致熱射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如果出現昏迷、意識障礙、呼吸循環衰竭等危重癥狀,則有可能是患上了熱射病,這時候一定要及時就醫。
預防熱射病
及時處理中暑最為關鍵
熱射病是由輕及重連續發展而來,過程包括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熱射病就是最為嚴重的重癥中暑,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時處置和治療,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熱射病的發生。
先兆中暑:表現在高溫環境下,出現多汗、口渴、頭暈、頭痛、眼花、耳鳴、惡心、胸悶、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輕癥中暑:表現為先兆中暑的癥狀加重,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惡心嘔吐、全身疲乏、心悸、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速、血壓偏低、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升高至38.5℃左右。
重癥中暑:(1)熱痙攣:大量失水失鹽,包括輕度中暑的所有癥狀,外加肌肉疼痛性痙攣 ,最常影響小腿、手臂、腹部肌肉和背部。
(2)熱衰竭:大量出汗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因周圍循環容量不足,而引起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的情況,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3)熱射病:暴曬后,高熱(42℃以上),包括熱衰竭所有癥狀,出現中樞精神系統癥狀,意識障礙、無汗,心、腦、肺、腎出血。
中暑后要牢記以下四點
一、迅速脫離高溫環境,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
二、補充液體、淡鹽水。
三、人工散熱、濕毛巾冷敷、冰敷腋下等。
四、重癥中暑一定要撥打120及時就醫。
以下三類人最容易中暑
一是年老體弱者,屬于中暑的高發人群,要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環境或烈日下活動和行走。
二是孕、產婦,應盡量減少外出活動,散步或上街購物時要避開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個高溫時段。
三是嬰幼兒,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