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大陳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小康的大陳、現代化的大陳”的殷切囑托,依托豐富的海島資源和獨特的區位優勢,全面落實“三區三島”建設任務,緊扣產業共富,全域“墾荒”,走出了一條精神立島、海洋強島、旅游富島的“現代化海島”新時代墾荒路。
一條魚“游”出互聯網新賽道
“品質好,放心又方便,海邊人家不就圖這一口‘鮮’嘛。”近日,家住花園新村的黃女士戴上口罩來到小區指定取貨點,順利拿到了當天上午在手機APP上購買的大陳黃魚。
一天幾百單,一年線上銷售額300萬。盧陽雨是臺州市椒江星浪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他表示,從傳統模式轉型“互聯網+”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2013年,盧陽雨從父輩手中接過大陳黃魚養殖生意,開啟線下批發銷售。養殖黃魚、線下售賣,日復一日,常規作業讓這個“85后”青年萌生了新的想法。2018年,他開始探索“互聯網+”轉型,從市場分析到產品提升,經過一年的時間逐漸成熟。
“目前,顧客可以通過淘寶店鋪或者盒馬生鮮、綠城生活等手機APP自行下單購買。椒黃路三區內的訂單,我們當天就能送達。”盧陽雨介紹。
近年來,大陳島為傾力養好這條“致富魚”,持續輸入農業產業化和海島振興經濟協調發展的“共富密碼”。目前,大陳共有黃魚養殖企業14家,養殖規模達到200萬立方米水體,年養殖產量約7000噸,產值達8億元以上。
潘侃俊攝
一間房“睡”出財富密碼
“當初嫁給他時住帳篷,到后來住舊廠房,現在也算是住上海景小別墅了!”坐落于大陳島土地堂的海巢民宿中,毛海明正和妻子李園園一起坐在庭院里,把一些廢舊的玻璃瓶進行改裝,用于裝扮民宿,“現在年均收入有90多萬,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1987年出生的毛海明和1991年出生的李園園是大陳島上典型的返鄉創業“漁二代”。創業6年間,他們已擁有4家民宿、1家奶茶店和1家酒吧。
“我本來就是大陳人,很喜歡島上的生活,看旅游開發了,就準備做民宿生意,拉點流量。”2017年3月,毛海明從外地回到老家考察,2018年5月,他的第一家民宿——海巢客棧開始正式營業。
毛海明介紹,隨著越來越多的游客來此旅游,民宿時常爆滿,每當4月至10月,網上預定的電話也經常被打爆。2021年4月,他的第四家民宿“明嶸客棧”誕生。
致富不忘初心,熱愛家鄉和樂于助人,也一直是這對夫妻的“個性標簽”。“對我們來說,一家富不是真的富,大家都有‘蛋糕’分,海島才算真正富裕。”作為漁家樂協會的一員,毛海明經常鼓勵身邊的人改建自家農房建民宿。在他的帶動下,土地堂精品民宿群新增“海尚民宿”、“悅海民宿”。他還在自己店客滿之時,主動把游客引向新民宿。
去年以來,大陳島縱深推進漁民轉產轉業,農家樂增至45家。其中星級農家樂增至36家,省級金宿1家,銀宿2家,總床位數超過1400張。上大陳村集體民宿進入試營業階段,下大陳村集體民宿完成基建和裝修招標。
一座島奏響共富“幸福歌”
4公里的濱海綠道,盤旋于大陳島山澗,與碧海藍天、郁郁蒼木,構成了別致的濱海風情。近日,大陳島濱海生態廊道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今年7月驗收。
在大陳青少年宮旁,中國大陳島墾荒精神展示館正迎接最后的沖刺。目前,該項目基礎裝修基本完成,進入布展階段,計劃今年10月對外開放。而另一邊,于2021年5月開工的大陳墾荒劇場,也已經完成主體結構,進入外立面幕墻施工階段。
2021年以來,大陳鎮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海上大花園建設藍圖,奮力開啟“現代化的大陳”新征程,海島重點項目建設遍地開花,取得新進展。甲午巖、烏沙頭兩大核心景區已對外開放;大陳島綜合碼頭、墾荒紀念碑廣場建成投用;上大陳丁勾頭沙灘已初見成效。
隨著大陳島紅色旅游的不斷發展,我區大力提升航運交通。截至目前,椒江至一江山島、一江山島至大陳島的航線已常年開通,共有9艘船只,日客運承載量提升至3000人次,最快70分鐘即可到達大陳島。引入21輛新能源電動車,實現島上環島公交。
如今的梅花灣三角街區,賓館、民宿、飯店、排檔、超市林立。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4萬元,成為旅游帶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的生動縮影。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