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刷新全國記錄 臺州這里實現了“60年安全無事故”
2022年03月30日 來源: 玉環發布

  1962年—2022年,甲子歲月,薪火相傳。

  從“狀元橋”到“畚箕岙”再到“前山頭”,60年風云激蕩,玉環看守所歷久彌新,幾代“玉環監管人”初心如磐,實現了“60年安全無事故”,刷新了全國大型看守所“最長安全年限”的紀錄。


  紀錄里,有溫暖、有故事。

  “當時沒有專門的談話室,談心談話都是在室外進行的,不管烈日當空還是寒風刺骨,一談就是半天”“不論多么簡單的工作,都不能放松警惕;就算明天退休,也必須站好今天這班崗”,傳承的是艱苦奮斗、玉汝于成的精神。

  “我現在用的手機號碼,是到看守所工作時專門挑的,尾號1595,就是提醒自己,安全事故一定不能有、永遠不要有”“高墻內的平安需要我去守護,這是義不容辭的職責”,傳遞的是擔當使命、堅守安全的信念。

  “在看守所工作的這些年,記錄著我最充實的工作時光,只要在押人員發生病情急需救治,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趕過去處理”“對待在押人員,我始終都不會放棄,我相信春風化雨的能量”,傳播的是對在押人員“不拋棄、不放棄”的人間大愛。

  “60年安全無事故”的密鑰,濃縮于此。如一壇老酒,越是歷經時光,越是醇厚綿香。

01

正心化人 唯有心靈可以溫暖心靈

  “鐘警官:我知道你關心我/你送我的筆記本/我把它放包里/記著心聲/你送的雞翅我吃在肚里/香甜在心里/作為回報/我能做到的最現實的就是遵守這里的規章制度/不會給你添任何麻煩/我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這是一封寫在心情筆記上、從未寄出的感謝信,收信人是玉環看守所管教民警鐘公武。


  2005年,王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關押在玉環看守所。也許是自覺時日無多,初入看守所的王某極端驕橫跋扈,典型的“破罐子破摔”。而在外人眼里,也沒人覺得一個“殺人犯”還有未來和希望,甚至連家人都不給他送錢和衣服。那是王某人生中最灰暗、最孤獨的時刻,他每天都活在“連父母都已經放棄了我”的絕望里,并把這種絕望,變本加厲地折射到現實中。

  從絕望中看到希望,鐘公武為王某推開了一扇窗。作為管教民警,鐘公武不想放棄任何一個人,更不會放任任何一個安全隱患。從每天的談心談話、噓寒問暖,到給王某送衣服、添雞翅,來自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溫暖,逐漸融化了王某內心的冰冷。怕王某瞎想、鉆牛角尖,他貼心地送去“心情筆記”,讓王某把想法乃至怨氣“發泄”在里面,以此安撫心情;在一審被判死刑,王某自己都想放棄的時候,也是他不斷鼓勵王某上訴,“要對生活充滿希望”。

  最終,王某二審改判無期徒刑,在上押之前主動交出了自己的“心情筆記”。而在押期間,他也正如自己在筆記中寫的,積極改造,帶頭做好行為規范,成了監室里的榜樣,再也沒有給鐘公武添任何麻煩。

  “正心化人,首先就是一顆大愛之心。再兇再惡的人,心中也會有一塊柔軟的地方,你真心對他好,他總會感受到、終會有回應。”鐘公武說。


  當然,并不是每個在押人員都跟王某一樣,需要格外傾注愛心。更多時候,他們需要的僅僅是一種“不被歧視、不被放棄”的感覺。而這,也是“玉環監管人”“正心”里最基本的遵循——以一顆平等之心,尊重和保障每個在押人員的人權。

  在玉環看守所,有個不成文的傳統:除夕當天,管教民警都會走進監室,給在押人員剃頭發、刮胡子,希望他們在新的一年有新的開始。

  就是這么一件小事,讓很多在押人員念茲在茲,刻骨銘心。其中,在押人員吳某的表現讓人忍俊不禁:原先一直自怨自艾、情緒低落的一個人,在管教民警走進監室準備為他理發時,竟然帶著同監室的十幾個人,跟春節串門似的給民警拜起了年。

  “那一刻,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微笑。”管教民警李海盛回憶道。而玉環看守所的安全紀錄,也在這如和煦春風的微笑中,在這同過新年的氛圍里,悄然延續。

  回首60年,“玉環監管人”的“正心”,在傳承,更在不斷豐富。特別是去年7月1日,最高檢、最高法開始實施《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其中有一條是“對于被告人在羈押期間表現好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以下”。通俗一點說就是“在看守所表現好,可以從輕”。

  如何評價在押人員表現好還是不好?浙江作為曾經的試點,已經有了一套完善的評價制度,但難免還會摻雜個人主觀因素。為此,在去年數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玉環看守所積極主動探索,將風險評估系統和省公安廳“羈押碼”有機結合,以剛性標準為在押人員實行“云畫像”,確保對在押人員表現評價公平公正、真實有效。這也意味著,全體“玉環監管人”主動放棄了到手的“權力”,將一顆公正之心袒露在陽光下,以此正告更是慰藉所有在押人員:想要從輕量刑,沒有旁門左道可走,唯有真心悔過、認真改造。

02

匠心做事 把安全做細致做到極致

  盡管已經離開看守所的崗位,但方強國至今仍保持著一個習慣:每天下班前,他都要仔細檢查“窗戶有沒有關緊”“電源有沒有切斷”等等小細節,逐一確認后方才離去。

  “凡事穩妥點,才能不出事。”方強國說,在任玉環看守所所長期間,每天下班前半小時,他都要親自到監區里巡查一圈。“因為監室的門開關次數多,人員進出頻繁,檢查一遍,兜個底。”


  于細節處見細致,方強國給看守所帶來的“平安招法”還有很多。那時候,每到傍晚,他都會在巡道上讓在押人員報數點名,一來復核人數,避免出現在押人員被留置在提審室、律師會見室的情況,二來通過整隊,察看在押人員是否存有不良情緒和特殊情況。

  有一天,方強國在聽在押人員報數時,發現馬某的聲音格外有氣無力,細心的他馬上聯系管教民警找馬某談心。一談之下,大家都被驚出了一身冷汗。原來,當天馬某剛剛開庭回到監室,由于不能接受審判結果,他心里壓力很重,正在胡思亂想,甚至有了走極端的念頭。

  從此以后,報數點名也逐漸固化為人員點驗制度,每天雷打不動。


  “現在全社會都在弘揚工匠精神,我們‘玉環監管人’的匠心,就在于對安全的極致追求。”玉環看守所現任所長陳詩品告訴記者,“60年安全無事故”,靠的不是運氣好,而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并且不折不扣“落地”的管理方法和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流動紅旗”制度,從草創到完善提升,幾經匠心雕琢,最終鍛成了一面昂揚向前的旗幟,引領著看守所管理制度創新迭代,更有力推動了主動型現代監管體系的構建。

  “那天正好是除夕,按慣例看守所會給在押人員加菜和水果,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我忽然想到用‘流動紅旗’制度提高在押人員向好的主動性。”初創“流動紅旗”制度的,是看守所第7任所長陳明琮。他回憶說,當時流動紅旗每月評定一次,得到“流動紅旗”的監室也只能得到一些書籍獎勵,以及偶爾的加餐,但在押人員的反應卻出奇地好,人人爭著表現,個個監室爭搶流動紅旗,他們的監管壓力一下子減輕了很多。


  到蘇斌任看守所所長時,原先相對簡單的“流動紅旗”制度有了革新:細分文明監室、普通監室和落后監室。

  “細化后,主動型監管制度更加科學,文明監室獎勵最多,普通監室次之,落后監室就要處罰了。”蘇斌說,文明監室的評定次數作為加分項納入在押人員的表現表格中,直接作為減刑依據,這個政策大大激發了在押人員主動向好的積極性。

  如今,“流動紅旗”制度“流動”到了現任所長陳詩品的手中,又增加了進步監室、無違規監室的評定。同步創新推出每周評定一次的優勝監室,進一步激發在押人員的積極性。


  評比體系如何體現公平正義?玉環看守所做足了文章。比如評比人員,必須由所領導、巡控、醫生、后勤、內外值班等五個崗位組成,而不是少數人“一言而定”;評比記錄要詳盡到時間、理由、責任人,并且有監控截圖,確保有憑有據、有源可溯;評比成績向在押人員、工作人員、家屬“三公布”,并保障申訴渠道……樁樁件件,讓公平公正融于每一個細微處。

  “只要有利于安全的事,我們就要幾十年如一日,用‘鐵杵磨成繡花針’的勁頭,把它做精做細、做到極致。”陳詩品說。

  2018年,玉環看守所還聚焦標準化、精細化、常態化“三化合力”,大力推進在押人員行為規范16個課目訓練。將在押人員一日生活、日常行為等細化為“三定位”“六安全”、就醫服藥、提審會見、討論學習、就餐放風、收看電視、就寢值班等16套動作,并將動作分解,統一動作要求、口令,拍攝成示范教學視頻。在押人員跟著視頻學、上課放風反復練、管教民警隨機查,確保人人過關。

  自16套動作訓練開始以來,看守所消除各類安全隱患58起,在押人員矛盾糾紛發生數同比下降65%。

  探尋玉環看守所“60年無事故”的“安全密鑰”,正心與匠心,嚴細監管和人文關懷,恰如中華文化中的陰陽太極,融合歸一,交織鑄就守護一方平安的安全圓盾。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陳詩品表示,踏上新時代、新征程,玉環看守所將以“60年安全無事故”為新起點,堅持數字賦能、改革破題、創新制勝,競逐奔跑爭創全國標兵看守所,在新的趕考路上拼搶更大榮光。

標簽: 看守所;玉環;管教;紅旗;流動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