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黃巖蜜橘上市的旺季。為了進一步提升黃巖蜜橘的影響力,11月19日,黃巖區在上海舉辦優質農產品推介會,重點推廣黃巖蜜橘等特產。
結果蜜橘一經亮相,一位上海市民就采購了20箱。
上海市民 胡忠敏(左二)
這就是我記憶中黃巖蜜橘的味道。我今年65歲了,退休之前經常出差去臺州,地道的黃巖蜜桔和東魁楊梅是我每次去都會帶回家的送禮佳品。從10月份開始上市早橘,11月是本地早,還有槾橘,一直可以吃到過年。
作為鐵桿粉絲,胡忠敏對黃巖蜜橘的品種如數家珍。本次優質農產品推介會開始之前,他提前好幾天與市場負責人確定好了時間,在當天掐著點過來,想和家人朋友一同分享這份甜蜜。趁著這難得的機會,胡忠敏一口氣買了20箱。
在展位上,黃巖蜜橘本地早、紅美人等多個品種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吸引了眾多上海市民的嘗鮮。
當天新民晚報也派出了采訪團,通過線上直播和短視頻等多種傳播方式,向上海市民吆喝推廣黃巖蜜橘。
“去年我們全方位、多角度報道了黃巖蜜橘重返上海灘,獲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今年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希望通過更多宣傳方式,把黃巖蜜橘推給上海的老百姓,”新民晚報首席記者劉歆說。
近年來,黃巖提出打造成集世界寬皮柑橘始祖地、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生產地“三地”為一體的世界特色柑橘產區,其中,深度接軌大上海,占領長三角市場的橋頭堡,進一步提升黃巖蜜橘在上海乃至全國的品牌號召力,是黃巖蜜橘振興的關鍵一步。為此,今年的推介會,黃巖區做了充分的準備。
“糖度都是13、14以上的精品,”黃巖區交旅集團工作人員現場測試蜜橘糖分,并通過黃巖蜜橘“吉祥如意”的精品包裝,向大家展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黃巖蜜橘筑墩栽培系統的種植效果。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黃巖創造性地發明了“筑墩栽培技術”,一個個小土墩既能有效防治泥土鹽漬化,降低橘樹的地下水位,又能控制橘樹枝條徒長,提高果實的糖度和品質。”經過兩三年的精心種植,浙江華旅農業有限公司今年迎來了第一個豐收季,負責人羅華國在賣力推銷的同時,還為上海市民們答疑解惑,儼然是一個農技專家。“蓋上大棚,引進數字化種植,有機種植的柑橘品質就好。現在又有政府搭臺,我們統籌協調柑橘‘產、供、銷’等各環節服務,今年銷售無憂。”
據了解,除了現場推介,從去年開始,區委宣傳部、黃巖交旅集團還與上海新民傳媒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打通黃巖蜜橘在上海大型超市和賣場的銷路,向上海市民推介黃巖蜜橘、東魁羅幔楊梅等多種特色農產品。
今年截至目前,黃巖區已在上海銷售包括黃巖蜜橘、東魁楊梅在內的三十余種農產品,總銷售額達到80萬。
黃巖交旅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牟沖說,“我們希望以蜜橘為著力點,借助上海的市場平臺,推動黃巖優質農產品、文創產品、塑料日用品等走進長三角,走向國內外。”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