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浙西南等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省政府近日發布《關于新時代支持浙西南等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將重點支持國家明確納入浙西南革命老區規劃范圍的麗水市全域和永嘉縣、文成縣、平陽縣、泰順縣、蒼南縣等5個革命老區縣,以及浙江省山區26縣范圍內的淳安縣、武義縣、開化縣、仙居縣等4個革命老區縣(以下統稱革命老區)。
主要目標
到2025年,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總體達到65%;
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進一步改善,教育現代化指數超過70,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實現鄉鎮通三級公路;
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鄉收入比縮小到1.9以內,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紅色文化影響力明顯增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的浙江方案初步形成。
到2035年,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取得系統性成果,革命老區與全省同步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
那么,如何加快推進浙西南等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具體措施:
加快提升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活力
高水平發展特色生態產業。加快革命老區特色生態產業發展,增強內生發展動力,促進群眾增收致富。支持推動淳安水飲料、永嘉泵閥、蒼南清潔能源、武義五金制品、仙居醫療器械、龍泉空調汽配、云和木制玩具、縉云機械裝備等“一縣一業”特色產業提升發展。積極挖掘開化根雕、龍泉青瓷寶劍、青田石雕、松陽香茶、景寧惠明茶等歷史經典產業品牌文化價值。
健全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加大對革命老區農村低收入群體就業技能培訓力度,加強電商直播等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支持農村能人創業和農民合作創業,擴大就業渠道。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深入實施“百縣爭創、千鄉晉位、萬村過硬”工程,全面推行全域黨建聯盟,積極探索黨建統領先富帶后富實現共同富裕的機制和路徑,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完善社會救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穩步提高社會救助保障水平,落實符合條件的“三老”人員(建國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老游擊隊員和老交通員)、烈士老年子女、年滿60周歲農村籍退役士兵等人群的優撫待遇。
高標準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區域中心城市能級,加快浙西南革命老區跨山統籌一體化發展,提高麗水市區首位度。開展“百鎮樣板、千鎮美麗”工程,全面實施設施、服務、產業、品質和治理等五大提升行動,優先支持打造一批千年古城和美麗城鎮省級樣板。
著力完善革命老區基礎設施網絡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義龍慶、杭淳開、蒼南至泰順等高速公路項目前期,謀劃樂清至青田等高速公路項目,積極推進慶景青、奉化至慶元、溫嶺至常山等普通公路項目建設。加快杭溫高鐵項目建設,積極推動杭麗鐵路、溫武吉鐵路、衢麗鐵路衢松段項目開工,謀劃衢黃、麗云、金南等鐵路項目,支持麗水融入杭廣通道。
推進文成、泰順、武義、開化、仙居、龍泉、遂昌等通用機場建設,加快淳安、永嘉、慶元、縉云等通用機場選址論證等前期工作。推進青田港臘口、船寮、溫溪等港區和甌江內河航道建設,提高海河直達運輸能力和效率。
推進能源保障體系建設。加快建成蒼南三澳核電一期,推進三澳核電二、三期建設。支持革命老區謀劃建設一批抽水蓄能項目,加快建設泰順、縉云等抽水蓄能電站。
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開化、麗水市蓮湖等大中型水庫建設,實施衢州市衢江區湖南鎮、遂昌縣成屏二級等既有水庫提升改造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推進麗水市灘坑引水、龍泉市竹篛水庫擴容引水、縉云縣潛明水庫引水等引調水工程建設。推進全域幸福河湖建設。
積極推動革命老區生態環境保護修復
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加快推進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支持錢塘江源頭、甌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全國試點建設。完善錢塘江、甌江等跨流域共治共保共享機制,深化市際、縣際有機結合的流域補償機制。
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深化麗水國家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完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應用體系,支持麗水市建設國家級生態資產和生態產品交易中心、全省生態產品交易市場。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區域和行業率先實現碳達峰。
大力弘揚傳承紅色文化
提升紅色文化精神引領力。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圍繞革命歷史創作一批文藝作品。舉辦浙西南革命精神論壇、紅軍長征論壇,建設和提升一批革命老區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史教育、紅色旅游教育基地。
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加大對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浙西南革命根據地舊址、中共閩浙贛省委舊址等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遺址和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修繕力度。支持文成縣、蒼南縣、仙居縣、麗水市蓮都區、龍泉市、縉云縣、松陽縣列入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資源,提升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康養旅游、研學旅行等特色產品。推進一批重大旅游項目建設,高水平打造國家級和省級紅色旅游景點景區,打造一批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策劃推出一批革命老區紅色旅游“浙里紅”精品線路。
《意見》提出,接下來將促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納入推進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工作體系,及時協調推動重大項目、重大事項落實。積極爭取中央財政、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大對浙西南革命老區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安排支持力度。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