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浙江省臨海市擱淺的12頭瓜頭鯨救援情況牽動人心。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已有6頭瓜頭鯨放歸大海,5頭瓜頭鯨死亡,還剩一頭因健康狀況不甚理想繼續(xù)留在暫養(yǎng)點接受治療。它身體現狀如何?能否順利放歸?8日,記者再次探訪了最后一頭瓜頭鯨的暫養(yǎng)點。
對最后一頭瓜頭鯨的救治仍在持續(xù)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頭瓜頭鯨身上覆蓋著白色毛巾,身體旁放著兩袋冰塊。兩名水下工作人員一頭一尾抱著它。浮在水面上的呼吸孔不時噴氣,有時水花會濺到工作人員臉上。
自7月6日晚開始擱淺瓜頭鯨的救治工作,來自上海、杭州、寧波等多地海洋館的40多位技術人員不眠不休奮戰(zhàn)一線。
“24小時全程陪護,每隔3小時更換毛巾保持身體濕潤和降溫,以防背部水分流失。”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馴演部督導陳鵬已單腿站立水中五個多小時,另一條腿踩在梯子上,確保瓜頭鯨頭部靠在他的大腿上,以免頭太低嗆水。
8日,當地的地表溫度一度超過40攝氏度。“為了給瓜頭鯨提供一個良好的救治環(huán)境,大量被打碎了的冰塊投入水池中,以控制水溫。”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技術負責人劉全勝說。
專家:擱淺鯨類成功救助的案例其實很少
記者從7日晚負責運送瓜頭鯨出海的多位工作人員處證實,當晚準備放歸大海的6頭瓜頭鯨,其中2頭在前往碼頭途中死亡,其余4頭均按計劃放生。
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培君說,在全世界范圍內,擱淺的鯨類救助難度就很大,成功率低。目前,12頭擱淺的瓜頭鯨已經成功放生了6頭,已屬不易。
為何在運送途中2頭瓜頭鯨會死亡?記者采訪了多位專業(yè)人士,他們表示,根據專業(yè)獸醫(yī)團隊的診斷結果,當時這2頭瓜頭鯨放歸前血檢指標尚可,但由于現場檢測條件所限,瓜頭鯨身體狀況無法全面掌握。
“不可控因素較多,成年野生個體搬運時容易發(fā)生強烈的應激反應。”張培君說,擱淺的瓜頭鯨可能本身就存在健康問題,而且深潛鯨類一旦擱淺存活概率很低。
從暫養(yǎng)點到放歸海域,會經歷一定時間的運輸,瓜頭鯨的轉運條件如何?劉全勝說,在時間緊迫、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運輸瓜頭鯨的車輛上全部墊了海綿,保持了一定的水深,減少對其器臟的壓迫,有專業(yè)人士全程陪護。
“瓜頭鯨屬于深潛鯨類,全世界范圍內對瓜頭鯨的生物學研究都非常有限,目前也沒有人工飼養(yǎng)成功的案例。”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生物研究所所長牟愷說,長時間人工飼養(yǎng)可能會干預其生活習性,應盡早放歸大自然。
所有人都在祈禱一個好消息
本次救援中,當地組織專業(yè)隊伍參與救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很多群眾自發(fā)參與救援,為搶救瓜頭鯨爭取了寶貴時間。
“救援工作有很多壓力和困難,但宗旨不會改變,救助不會停。”劉全勝說,目前所有參與的人全力以赴照顧好留在這里的最后一頭瓜頭鯨,不惜代價助它健康“回家”。
將近3天時間的相處,每天待在一起十七八個小時,陳鵬等海洋館工作人員已經對這頭瓜頭鯨產生了感情。工作人員還就地取材,為這頭瓜頭鯨制作了一副簡易“擔架”,讓它在維持平衡的前提下,以更舒服的姿勢休養(yǎng)。
為了讓這頭身體虛弱的瓜頭鯨盡可能恢復體力,工作人員在它尾部,持續(xù)為其輸營養(yǎng)補充液。劉全勝說,救治團隊全程守護,每隔一個小時對這頭瓜頭鯨的身體狀況進行觀測,并以此為基準調整點滴藥量。
“目前,它的健康狀況不是很樂觀。”牟愷說,如果通過醫(yī)療手段救治能令它好轉,還是會選擇合適的地方將它放歸大海,也希望它可以尋找到野外瓜頭鯨群體。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