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浙報專版丨椒江:加快城鄉協調發展 高質量推動共同富裕
2021年07月08日 來源: 浙江在線 羅亞妮 屈揚帆

  椒江城區 楊仁友 攝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更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近年來,椒江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高質量辦好群眾、企業最關心的教育醫療等“關鍵小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特別是在過去的“十三五”期間,椒江堅持創新引領加速產業轉型,內外兼修提升城鄉品質,以民為本增進民生福祉,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消費支出不斷提高,為進一步推動實現共同富裕打下了堅實基礎。

  接下來,椒江將以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范區為戰略牽引,在省市共同富裕指標體系基礎上,繪好城鄉共建圖、產業共興圖、環境共美圖、民生共享圖、社會共治圖等五張圖,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椒江經驗。

  島民通過共享平臺,與市級醫院、大陳鎮衛生院連線就診 欒旖旎 攝

挖掘鄉村特色

激活城鄉居民共富引擎

  橫河陳村位于臺州市椒江區下陳街道,是一個有著近700年歷史的古村落,這里三面臨水、小巷縱橫,是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之一,擁有百畝荷塘。幾年前,橫河陳村古村落與荷花,帶火了橫河陳村的“鄉村旅游”,成為年輕人的打卡勝地。

  今年4月,900公斤的蝦苗“入住”荷塘,小龍蝦與荷花“同居”,橫河陳村開啟農業“套養模式”,并通過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打造橫河陳村生態農業系列品牌。

  原本落后的橫河陳村,通過大片的荷花盤活古村落資源,聚集人氣,帶動鄉村旅游,形成了集荷花觀賞、蓮產品加工、親子游玩等于一體的詩畫田園,走出了一條村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在距離椒江29海里的大陳島海域,盛產家喻戶曉的“大陳黃魚”。椒江大陳黃魚的養殖歷史,始于1998年,經歷了普通網箱養殖、抗風浪網箱養殖、水泥樁銅網圍海養殖、鋼管樁銅網圍海養殖、大型養殖工船等階段,現在已經成為浙江省最大的大黃魚養殖基地。

  居民陶晨波的養殖基地位于下大陳島浪通門一帶,共有6個直徑25米的深水網箱,里面養殖了2萬條大黃魚。他的大黃魚一部分供應他和父親開的餐廳,一部分也供游客和梅花灣的漁家樂。“累是累的,但是養殖大黃魚,每年能有幾十萬元的收入。”陶晨波說。

  如今大陳島的黃魚養殖規模日漸擴大,早已游入尋常百姓家。每天深夜,大陳海域都有貨船等著要新鮮捕撈的大黃魚,僅幾個小時就能到各地海鮮市場。

  近年來,“大陳黃魚”通過技術升級、投資升級、品質升級、影響力升級,實現全面升級,大陳島居民也充分感受到這張“金名片”帶來的好處。“全面小康,黃魚先行,既帶動了產業,也帶動了就業。”大陳鎮黨委書記沈星虎說。

  目前,大陳島海域共有大黃魚養殖企業13家,黃魚養殖基地8處,大型銅圍網養殖區5處,深水網箱710只,有效養殖面積3000畝,最大的單個設施水體達20萬立方米,總養殖水體150多萬立方米,年放養大黃魚魚苗1200多萬尾,年產高品質大黃魚達6212噸,產值達5億多元。金燦燦的“大陳黃魚”已然成為大陳島的“致富魚”。

  不管是古村落的振興,還是“致富魚”的撬動,都是椒江區發展特色鄉村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縮影。

  今年以來,椒江區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理念,以“都市特色、陸島一體、五化同步”為抓手,發展“都市型三農”,充分激活城鄉居民共富引擎,扎實推進主城區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形成全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促進城鄉居民共同富裕。


  大陳黃魚 欒旖旎 攝

把握統籌大勢

實現城鄉融合“美美與共”

  共同富裕重在城鄉“共同”。具體來說,就是要協調處理好區域統籌和城鄉統籌,實現不同區域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共同發展。

  近日,走進葭沚老街一期示范段,只見花木掩映,河水潺潺,數十棟修繕完成的明清古建筑有序分布,目之所及,老磚瓦、老屋檐、老門墩等精心雕刻的小物件足以展現街區滿滿的古韻美。

  然而,在改造之前,葭沚一度成為中心城市首位度之“痛”。作為椒江的老城區,葭沚區塊發展滯后,不僅道路狹窄、房屋破舊、基礎設施老化,極大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制約著城市的健康發展。

  2016年年底,椒江提出打造“一江兩岸”構想,為葭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江兩岸”囊括海門衛城、葭沚水城、白云悅城、江岸尚城、章安古城和前所江城等區塊,涉及椒江兩岸67平方公里土地,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節點。葭沚水城作為先行啟動板塊,在聲勢浩大的“拆、改、建”中,率先破舊立新。

  根據規劃,葭沚水城將以形成現代城市綠洲、城市之根、城市之魂為目標,依托葭沚獨有的文化魅力,打造融文、商、旅、產、居為一體的特色歷史街區。而眼前的這條老街,將布局“文創、休閑、餐飲”等業態,成為慢生活和現代時尚相融合的城市中軸亮點。

  “‘一江兩岸’片區是椒江區優化城市環境、打造美麗新府城的主陣地,每一個區塊都將打造產城融合、特色突出的功能板塊,從而實現發展城市經濟、提升城市能級、建設宜居城市、打磨城市品質,構建城鄉一體統籌發展的新局面。”椒江城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建強都市核心區的同時,椒江更加注重提升城鎮節點功能。與葭沚水城一江之隔的章安街道是椒江北岸的商業重心,也是城鄉的交匯點。近年來,章安街道搶抓“一江兩岸”發展機遇,立足章安古郡文化特色和潛力,以爭創全省千年古城復興試點為抓手,通過農業轉型、文化尋根、古村保護,鼓勵培育農事體驗、康養度假等新興消費熱點,助推農、文、旅深度融合,實現城鎮有機更新。

  經過一年半包括市政設施、古建筑修繕及環境整治在內的修繕工程,章安老街(回浦段)如今脫胎換骨,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各方來客。章安古郡的美麗資源,正逐步轉化為美麗經濟。

  與此同時,在廣袤的農村,昔日“臟亂差”現象已難覓蹤跡,涌現出了像謝張村、橫河陳村等一批田園風光型、產業發展型、旅游休閑型美麗鄉村示范典型。近年來,椒江圍繞建設都市型農村的目標,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思路,全面提升全區域人居環境,讓特色精品村、精品風景線、美麗庭院遍布全區,讓城市與鄉村實現“美美與共”。

  橫河陳村的網紅荷塘 水水 攝

提升民生福祉

均衡城鄉公共資源配置

  “現在島上看病很方便,在家門口就能免費享受到大陳衛生院和臺州市立醫院的專家會診,還能直接買藥。”70歲的大陳島居民陶強法患有高血壓,一般都要去大陳衛生院開藥,如今他只要坐在大陳“三醫聯動”便民服務點的健康亭里,帶上自己的身份證或醫保卡,就可以和市立醫院的醫生連線,直接完成就診開藥過程,十分方便。

  此前,由于遠離陸地,大陳島上醫療條件受限,居民群眾就醫買藥非常不便。為破解偏遠地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購藥遠”等問題,椒江區率全省之先,創新推出“三醫聯動”模式,探索出了便民服務提檔升級的新路子。

  “‘三醫聯動’是指以‘互聯網診療+電子處方流轉+在線醫保結算+一鍵取藥購藥’的方式實現醫療醫藥醫保高效聯動、閉環流轉。”大陳島“三醫聯動”便民服務點相關負責人項文斌介紹,以后島上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三級以上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看病購藥時間從至少一天縮短到半小時以內,用藥品種增加70%以上。

  “從運行情況看,‘三醫聯動’不僅適用于偏遠海島,也適用于偏遠山區、未來社區、老年社區等,全面鋪開后,能讓更多居民享受到均衡的醫療服務。”項文斌說。

  事實上,為了方便海島居民看病,椒江早在2019年就與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建立合作,在大陳鎮衛生院設立5G超聲遠程會診中心,遇到疑難急癥,專家即使遠在上海,也能通過遠程操控機器人為大陳島上的居民進行超聲檢查,實現了優質醫療的最大化。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推進城鄉醫療資源共享只是椒江均衡的社會公共服務的一個方面。近年來,椒江千方百計抓民生福祉,加快補齊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方面的短板,有力推進城市各要素向鄉村流動,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品質生活。

  走進海門街道吳葉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老人們正圍坐在一起,喝茶閑聊、看書下棋,工作人員在廚房為老人們準備營養午餐,現場到處彌漫著幸福的“煙火氣”。

  像這樣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椒江已實現鎮街全覆蓋。近年來,椒江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并在全市首建四級醫聯體、首辦公立社區托育機構、首創應用VR技術養老服務平臺,有序推進全生命周期照護體系建設。

  (本文圖片由椒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標簽: 大黃魚;養殖;富裕;城鄉;居民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