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中,浙江兒女英雄輩出、燦若星河,前赴后繼、不畏犧牲,為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日前,省委宣傳部、省直機關工委、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省教育廳、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國資委等單位聯合推出102位“之江楷模”,包括杰出革命英雄、杰出建設楷模和杰出時代先鋒。本報今起推出“百年潮涌·之江楷模”專欄,走近“之江楷模”,宣傳“之江楷模”,引導全省干部群眾為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凝聚力量。
王會悟:“一大衛士”
湖心島、紅船邊,這兩天嘉興南湖游人如織。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全國各地的黨員群眾紛紛趕來,瞻仰這艘象征中國革命源頭的紅船。在聆聽紅船故事時,大家都會聽到一個名字——王會悟。
王會悟,嘉興桐鄉人,李達(中共主要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妻子。100年前的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她負責會議的會務和保衛工作。當會議被法租界巡捕破壞、不能繼續召開的關鍵時刻,也是她提議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并事無巨細精心安排,最終大會得以順利結束,中國共產黨從此誕生。
王會悟是全程見證中共一大召開的非代表人員。在南湖游船上,她坐在船頭充當會議“哨兵”,一旦有別的游船靠近,就哼起嘉興小調,手指敲著艙門打節拍,提醒代表們注意。她也被后人譽為“一大衛士”。
王會悟所做的工作始終與中國共產黨緊密相連。中共一大結束后,她參與創辦了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一本婦女刊物《婦女聲》。雖然這本刊物只有10期,但對傳播世界各國婦女運動的最新消息,介紹婦女運動的先進經驗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她還參與出版了許多馬克思主義著作。她與李達編撰出版的《社會學大綱》一書,被毛澤東同志稱為“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列主義哲學教科書”。
王家謨:臨危受命顯擔當
“1927年4月到10月,王家謨曾四次臨危受命,顯示了共產黨員勇于擔當的精神。”近日,在“百年名校,講百年黨史”思政公開課上,原中共浙江省委代理書記、共產黨人王家謨的故事再次被提起。
王家謨1906年出生在象山一個平民家庭。學生時代的王家謨目睹國家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肆意蹂躪,立志要學好文化,報效國家。共產黨員賀威圣給他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等新思想,在其培養下,王家謨積極開展革命運動并很快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1927年2月,王家謨組織成立寧波市總工會、學生聯合會、婦女聯合會等,開展工農武裝和革命宣傳工作。但形勢逆轉,白色恐怖彌漫寧波全城。他毅然挑起領導寧波地區革命的重擔,4月中旬接任地委代理書記,堅持秘密斗爭。
同年7月,省委機關遭到嚴重破壞,王家謨接任省委常委、組織部主任。他不辭艱難,到各縣恢復和整頓黨的基層組織。8月,他又暫時代理省委書記一職。新的浙江省委產生不久,又秘密成立浙東工農革命委員會,王家謨任主任委員,決定開展《浙東暴動計劃》,發動農民大暴動,進行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11月初,王家謨從杭州出發赴浙東各地,與各縣黨組織核實暴動地點和時間,但行蹤不幸暴露。11月12日,他剛到溫州碼頭,就被反動軍警包圍。6天后,王家謨犧牲,年僅21歲。
包定:“生而為人者終當鳴”
不久前,一曲《唱支山歌給黨聽》在三門亭旁唱響,領唱人是烈士包定后代包從廣。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浙江紅旗第一飄”。
1928年,這里爆發了震驚浙江的亭旁起義,打響了浙東革命第一槍,建立起浙江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革命的火種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繼續傳承,1949年2月17日,三門成為浙江最早解放的一個縣。這一切,都不能不提到包定。
1902年,包定出生在亭旁包家村。他自小胸懷壯志,在早年詩集《鵝湖遺矩》的自序中就直言,“生而為人者終當鳴”。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各種進步刊物和書籍逐漸流向臺州一帶,包定因而接觸到共產主義思想。25歲時,包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8年初,中共亭旁區委成立,包定擔任區委書記。在他領導下,短短幾個月,亭旁區域就發展黨員、團員700多人。與此同時,包定還兼任寧海縣委常委,負責南鄉(三門)地區工作。在當地建立農民協會后,他帶領農民同土豪劣紳展開斗爭。
1928年5月,包定領導發動農民武裝暴動,打響了亭旁起義第一槍。5月26日,面對聚集在城隍殿中的上千鄉親,包定莊嚴宣布:“亭旁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包定的率眾起義,震驚全省,國民黨旋即出兵圍剿。
1929年3月31日,包定在杭州不幸被捕。在監獄中,他遭受嚴刑拷打仍誓死不屈,于1930年6月22日犧牲。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