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在一片古色古香、小橋流水的江南風景里,人聲鼎沸,十分熱鬧……今年“五一”假期開市的臺州市路橋區南官中盛夜集,設有商鋪70多個,“五一”假期迎來了40多萬人次光顧,重現路橋千年商埠的繁華。這個夜集項目能取得成功,擁有千年歷史的南官河水系是絕對的“點睛之筆”。路橋通過污水零直排、水下生態修復、建設人工濕地等整治方式,讓原本有些渾濁的河水變得清澈見底,重現江南水鄉神韻。
近年來,多山、多水、多綠、多景的美麗臺州生態優勢凸顯。臺州以做大“美麗單元”為抓手,9個縣(市、區)各有各美,串點成線、以點帶面,打造生態示范美麗風景線,讓生態美更多元、更廣泛,更拓寬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讓美麗生態帶來美麗經濟。
鄉村組團做大“美麗單元”。作為全省15個農村綜合改革集成建設項目試點之一,椒江“夢幻鮮花港”臺州灣生態農業園年產各類玫瑰造型成品約1.65萬株、鮮切菊600萬株,其他各類花卉、苗木40.96萬株。該園區項目集合了周邊12個村莊的資源,通過土地流轉,完成規劃用地面積2571畝。椒江的“雄心”是依托玫瑰核心產業,延長鮮花產業鏈,推進周邊村莊景區化建設,讓打造美麗鄉村與推進共同富裕齊頭并進。“我們將把周邊村莊80余間民居改造為文化產業中心、鄉賢之家以及餐飲、畫廊、茶館等商業項目,持續增加農民收入。”椒江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生態農業園已帶動周邊村民就業人數1000人以上,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推進共同富裕,創造美好生活,更要有優良環境作依托。臺州通過建設“美麗單元”推動城市有機更新,依托區域內豐富的山水資源,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品質。植被豐茂的溫嶺市五龍山腳下,涉及7個村、3600多戶的城中村改造歷時5年完成,環境煥然一新。沿著五龍山脈自東向西,3.5公里長的健身綠道盤山而上,沿山而建總面積5.3萬平方米的體育公園,每年吸引群眾30萬人次到此休閑。
數字技術賦能“美麗單元”。歷經2年建設,占地約300畝的黃巖鑒洋湖城市濕地公園首啟區即將對外開放。水流流速、pH值、COD含量……走進首啟區配套服務中心,水環境處理自控系統各項數據在電子大屏上實時顯示。鑒洋湖湖面總面積約1.25平方公里,是臺州最大的內陸河流型濕地,也是“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之一。黃巖依托鑒洋湖,計劃打造“小山細水大田園”模式,營造“與山共生、與水共鳴、與田共盈”的鄉村振興示范區、美麗臺州樣板區。針對鑒洋湖面積大、水環境把控難度大的特點,當地推動數字技術多場景應用。臺州鑒洋湖城市濕地公園保護中心副主任應曉鈴介紹,今后數字建設將分布在濕地公園開發的各層面,例如1000多畝的農業示范區將于年底建成,并通過數字化手段將其打造成無人農場。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