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首批16個大花園耀眼明珠名單公布,天臺張思村榜上有名,是臺州市唯一一個成功入選的村。
小陳
張思村真是天臺縣的一顆耀眼明珠,大家周末的出行計劃都定好了嗎?一起去張思逛逛吧!
↓↓ ↓
張思村昔以感激張、施夫婦救子之恩,故名為“張思”,迄今已有700余年歷史。2013年列入全國傳統村落;2017年被評為國家級AAA景區;2019年被國家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被評為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等。張思村的美麗鄉村建設以農業觀光、生態休閑特色旅游為目標,結合古民居旅游開發。
那它擁有怎樣獨特的魅力呢?
快聽小編娓娓道來~
↓↓↓
張思村通過農業、生態、人文、自然及民俗文化等資源的有機結合,修復古道四合院、自然水系,建成宗淵書院,深入挖掘民間故事,將一根藤、紅曲酒、磚雕、燈籠、木雕、篾席、苧布、箍桶、蓑衣、笠帽、草鞋、搗年糕等傳統工藝做成產業,讓非遺文化得到傳承。突出古韻民俗風情、餐飲游樂、特色產業、農家小院、觀賞種植,形成融農家風光和鄉村農業為一體的生態通道,形成一個集休閑、觀光、旅游、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旅游區。通過連續六年舉辦田園花海節、彩虹跑、迷你馬拉松和水果節等活動,接待游客近 500萬人次,同時開通上海至張思的旅游專線,吸引游客體驗鄉村休閑生活。
保護得當 古村韻味猶存
張思村地處天臺西部、坐落于天臺母親河—始豐溪畔北岸的河谷地帶,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村內文物古跡豐富,清晰地展現了古村歷史發展脈絡。村內保存12處古建筑群被評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墩頭臺為中心,后新屋、上新屋里、下新屋里、船灘、奓街岸、隔甽、井頭、下園連接而成;上祠堂、小祠堂、下祠堂均為明、清古建筑;古民居至今保存了四合院、三退九明堂等明末清初的建筑風格,被稱為“明清建筑博物館”。
規劃合理 農文旅融合發展
張思村位于天臺縣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核心位置,周邊農業生產設施完善,各種果蔬基地遍地。近年來,依托天臺縣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產業優勢,按照“片區帶全域、組團促互補”的思路,整合周邊下王、茅垟、溪頭王、峇溪等四個村莊農產業資源,形成“一園五村”格局的張思片區,以現代農業為核心,結合文創產業和休閑旅游兩大抓手,三大產業相輔相成,形成發展紐帶。統籌規劃形成綜合服務區、農業產業區、文化景觀區、休閑集聚區、生活居住區,五大功能區相互融合,相互補充,帶動整個片區發展,加快農業農村轉型發展,實現全域統籌開發。
人杰地靈 文化底蘊深厚
張思自古崇文重教之風盛行,歷史上文人輩出、賢達眾多。有名聞遐邇的著名書畫家陳宗淵,有造福鄉梓冰心雪操的陳吳氏,有妙手回春的儒理名醫陳蘋香,有不求功名樂善好施的忠厚長者陳載鱉等,徐霞客在游歷天臺時也曾兩次經過張思村。代代相傳的家風族訓載入《天臺務園陳氏宗譜》,有《十勸》、《十戒》、《四箴》三篇,用淺顯平實的語言,采用四句五言詩歌形式,把深刻的道理蘊涵在通俗的詩歌里,讀來既不枯燥乏味,又深受啟迪,在當今社會仍有其現實意義。另有傳統如打集錦、穿蓑衣、編斗笠、穿草鞋、木雕、舞龍舞獅、武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發合理 產業形成規模
近年來,張思村以省級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鄉村休閑特色旅游,截至目前,修建陳氏祠堂、上新屋里、后新屋、繼善樓、益華樓、老供銷社、博士堂等古建筑;修復2.5公里長古道、4口古井;建設熏風亭、霞客亭兩座村內休閑長廊;建設村外休閑特色文化長廊及竹林休閑道;通過招商引資青創、天臺大農場體驗館、莫格酒吧等新業態相繼落地。目前已發展農家樂及民宿20家,可一次性接待200多人住宿、1500多人就餐,并相繼建成百果長廊、果蔬采摘等游玩項目。由鄉賢投資打造的以弘揚古村文化的宗淵書院也已初具規模,成為張思古村一個重要的文化旅游休閑景點。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