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設美麗鄉村?
如何治理鄉村社會?
如何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4月8日,2021年區鄉村振興業務培訓會開班,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執行院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楊貴慶等專家學者前來授課指導,一場以鄉村振興為話題的“頭腦風暴”在嶼頭鄉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北校區掀起。
培訓會上,專家學者圍繞《村莊風貌特色與鄉村振興》《建設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善治鄉村》《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加快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省》等進行講解,內容涵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目標要求,又和黃巖本土孕育的“鄉村振興工作十法”“能人帶動模式”等特色緊密結合。
“這次培訓很有意義,培訓內容豐富,很有針對性、指導性和實踐性。”“通過培訓,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路和對策,接下來我們要將學到的知識理論轉化到實際工作上,真正做到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參訓人員紛紛說道。
引“智力”支撐,培育鄉村振興人才,這是我區推進共同富裕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的其中一個抓手。近年來,我區高起點規劃,充分挖掘獨特的生態人文資源,始終把培養更多的鄉村振興人才放在重要位置,通過“能人帶動”,和上海、杭州、南京等長三角一線城市的高校院所緊密合作,引進了一批專業人才,將科研基地搬到了田間地頭,將新技術新理念送進了百姓屋頭。
在同濟大學的楊貴慶教授指導鄉村規劃建設下,寧溪鎮烏巖頭村、嶼頭沙灘村等一個個“空心村”煥發新顏,成為美麗鄉村的一張張新名片;浙江大學教授田生科攜帶“紅美人”研究項目落戶寧溪鎮嶺根村,在我區建立起了可推廣的柑橘種植標準化技術體系,為當地探索了一條致富之路;在南京中醫藥大學的談獻和教授指導下,我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藥材品種達30種,形成產值達3億元以上環長潭湖“黃巖地產特色中藥材產業帶”。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目前,我區正在大力實施‘人才下鄉’行動,下階段,我區將通過引進外來專業人才、組織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術人員、創業導師下沉鄉村開展服務,把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新方法等送到‘田間地頭’;同時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鄉村行’活動,市場化方式引進鄉村振興各類人才,進一步加快鄉村振興,同心共筑致富路。”黃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