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1個億,夠浙江用嗎?浙江電力將如何發展?
2021年02月11日 來源: 浙江電力

從國網浙江電力獲悉,至2020年底,浙江電源裝機容量達到1.014億千瓦,首次突破1億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容量4024萬千瓦,占比近四成。

數據顯示,火電裝機容量6358萬千瓦,省內第一大電源地位依然穩固。不過,占比已從“十二五”末的76%降至63%,電源清潔化水平提升。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517萬千瓦,超越燃氣成為省內第二大電源。燃氣、水電、核電分別為1262萬千瓦、1171萬千瓦、911萬千瓦。

“十三五”期間,浙江電源裝機容量增長24.3%,表明浙江電力的蓬勃發展。

與總裝機容量相比,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增長形勢更加令人矚目。五年間,浙江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增長109%。浙江新能源裝機容量則達到1943萬千瓦,較“十二五”末增長424%。省內并網運行分布式光伏超過23萬個,總容量首次突破1000萬千瓦,光伏發電超過燃氣機組,已成浙江第二大電源。

電源裝機容量不斷增長帶動電能在浙江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持續增加。至2020年底,電能在浙江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已達35%,居全國領先水平,有效支撐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釋放出的能源需求以及“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承諾,都對能源生產消費提出了新要求。

在“增量”與“提質”雙壓之下,浙江電力如何發展?裝機容量破億對浙江能源供給意味著什么?

破億,不是高枕無憂,而是壓力劇增

裝機容量破億,顯然會增強浙江能源供給抗風險能力。2020年夏,浙江最高用電負荷創紀錄達到9268萬千瓦,得益于省內機組和省外電源“雙管齊下”,電網安然無恙。

但這并不意味著裝機容量破億后,就可以高枕無憂。2020年夏天用電負荷高峰時,備用電源已經非常有限。得益于天然氣及時頂上、特高壓滿功率輸送、省際聯絡線加強送電、開展需求側響應等措施,讓電網艱難頂住了壓力。

但未來5年,浙江或將面臨供電緊張局面。2021年夏天,浙江最高用電負荷極有可能突破1億千瓦,而裝機容量剛剛突破1億千瓦。年初一波冷空氣讓用電需求潮水般釋放,全省最高用電負荷逼近9000萬千瓦大關。在西南水電不足的情況下,供電形勢瞬間嚴峻起來,這一切都在警示:能源保障“要強外援更要修內功”。

裝機容量破億同時傳遞一個信號,新能源裝機容量占比越來越大,電網運行風險越大。因為新能源的間歇性和不穩定特征,導致新能源占比越高,電網調峰壓力就越大。目前,全省電源裝機中,新能源裝機1943萬千瓦,占比近兩成,是電力供應的不穩定因子。

增加火電機組能否解決這個問題?

2020年,在國家作出“碳達峰”承諾后,能源清潔化成為能源行業助力“碳達峰”的共識。國家電投宣布,2023年實現“碳達峰”,大唐集團、華能集團也相繼提出,“十四五”末非化石能源裝機超過50%,實現“碳達峰”。國家電網公司提出推動實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達到50%,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50%。

無論發電側還是電網側,都提出減少化石能源裝機份額,推動能源清潔化。因此,火電裝機增速預期將放緩。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稱,2020年底,中國煤電裝機容量占比已降至49.1%,首次降至50%以下,預計2025年煤電發電量將達到頂峰。

能源清潔化大趨勢下,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先行示范區的浙江,面臨更為緊迫的當下能源消費需求和率先“碳達峰”的要求。一方面有著增加機組的需求,一方面面臨化石能源消耗控制的壓力。

“清潔能源是化石能源的可替代方案,近年來快速增長的態勢讓其具備了條件。”國網浙江經研院孫飛飛表示。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浙江新能源裝機占比從4.5%增長至19.2%,較“十二五”末增長424%,其中光伏發電占比從2%上升至15%。

位于玉環市干江鎮的玉環晶科光伏電站,占地5400畝,總裝機容量為20萬千瓦,年發電量2.46億千瓦時,實現全額消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核心是推動能源低碳轉型,要減少化石能源消費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使用比重,光伏發電在這方面優勢明顯。”項目經理張夢秋介紹。

國網浙江電力積極推動新能源及時并網發電,實現全消納。用電負荷高峰期,僅光伏就承擔1500萬千瓦用電負荷。如同一把雙刃劍,新能源在承擔應對用電負荷高峰重任的同時,也讓浙江面臨巨大的調峰壓力:一旦光照不足,上百萬千瓦的供電能力瞬間轉化為供電缺口,潮流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電網調度的難度。

因此,在火電增長乏力、新能源間歇性影響增加的情況下,滿足電力消費增長需求,浙江需要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最近也傳來一個好消息,裝機容量800萬千瓦的白鶴灘-浙江直流工程已經完成省內政策處理,有望年內開工、2023年投運。屆時,將極大緩解浙江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電能需求旺盛,國網浙江電力如何應對?

能源互聯網是時下能源領域的熱詞。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戰略目標。國網浙江電力明確加快構建浙江能源互聯網,全力支撐浙江率先實現“碳達峰”。

對電網公司來講,理想狀態是用電量快速增長,但用電負荷不增長或緩增長。這表明,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持續增加,同時全社會用電行為更科學,這對發電企業、電網企業乃至整個社會都是良性的。

基于此,國網浙江電力提出,建設能源互聯網形態下海量資源被喚醒、源網荷儲全交互、安全效率雙提升,具有高承載、高互動、高自愈、高效能四大核心能力的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利用電網能源供應樞紐和能源服務平臺作用,讓能夠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水平和效率的元素參與電量平衡,推動能源由精細開發向精細使用轉變,實現電力發展由滿足負荷平衡的剛性投資向提升電網輔助服務水平、滿足電量增長的柔性投資轉變,提升社會綜合能效。

圖片

關于高彈性電網建設解釋里,兩個轉變值得注意。一個是能源由精細開發向精細使用轉變,一個是由滿足負荷平衡向滿足電量增長轉變,并釋放了兩個信號。

一個信號是,以能源精細使用方式,浙江電網將通過電網能源供應樞紐和能源服務平臺作用,推動能源科學使用,提升全社會能效水平,降低單位GDP能耗水平。“十三五”期間,浙江單位GDP能耗下降5%,隨著“碳達峰”目標的提出,“十四五”期間,浙江目標單位GDP能耗將再次迎來顯著降低。

另一個信號是,通過喚醒沉睡的用戶側資源,讓電網建設投資從被動滿足負荷增長向主動滿足電量消費增長轉變,提升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進而提升能源清潔化水平,引領浙江率先實現“碳達峰”。

高彈性電網如何兼顧當下和長遠?

面對當下快速增長的用電負荷,去年以來,國網浙江電力加快建設能源互聯網,積極擁抱能源消費革命,聚焦能源精益化使用、能耗精準化管控,提升終端電氣化水平,構建需求側彈性資源庫,引導全社會參與電網柔性互動,喚醒客戶側海量沉睡負荷資源。

國網浙江電力已建成577萬千瓦削峰負荷、322萬千瓦填谷負荷的“資源池”,折算成經濟價值,相當于建成一座500萬千瓦的大型電站,通過能源互聯,讓用戶參與電力平衡,有效應對用電負荷高峰。2020年夏季用電負荷高峰期,國網浙江電力通過柔性負荷調節,智能調節空調功率,讓用戶在無感中削減負荷。建成智能有序充電樁,讓電動汽車在用電低谷時自動充,推動成千上萬電動汽車參與削峰填谷。

2020年,該公司開展了多個儲能側項目。10月29日,全國首座大型電網側鉛碳儲能電站——湖州長興10千伏雉城儲能電站啟動投運,電站可實現快速充放電,具備調峰調頻、負荷響應、電網黑啟動等多種功能,同時在服務新能源消納方面有重要意義。12月30日,全國首個可移動共享儲能應急電源基地在金華投運。基地采用標準化“即插即用”接口模式,提高移動式儲能裝置電網適用性,與省內其他地區的儲能裝置互通互濟,實現儲能共享。

未來,國網浙江電力將加快省內特高壓環網建設,加強配網建設運維,深化多元融合、全要素賦能,大幅提高電網優化能源資源配置能力,引導浙江電源結構和布局優化,支持水、光、核等清潔能源協調發展和全額消納。加快形成以電為中心,多種能源互聯互通、互濟互補的現代能源體系,促進能源生產清潔化、能源消費電氣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推動模式創新,聚焦氫能等儲能載體與電網耦合發展,發展儲能商業模式和應用場景,引導抽水蓄能電站、電化學儲能電站等儲能產業發展,解決分布式電源間歇性、不穩定性等帶來的消納難題,推動新能源全額消納,助力新能源電源發展。

(原標題《1個億,夠浙江用嗎?》,編輯趙靜。)

標簽: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