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前夕,玉環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我在玉環過春節”系列活動,并發布“致全市新玉環人的倡議書”,呼吁新玉環人留玉過大年。為此,各相關部門、各學校紛紛開展留玉行動,以實際行動為新玉環人子女、非浙江籍教職工送上暖心關懷。
在合垟小學
“我倡議,留在玉環過大年,隨時保持良好習慣,不扎堆不聚集……”
1月19日上午,玉環合垟小學組織開展“愛在玉環·留玉過春節”主題班會課,學生大聲朗讀“留玉”倡議書,并收到了學校下發的借書證。
合垟小學校長盧躍告訴記者,學校共有516名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為倡議學生及家長留玉過年,學校下發借書證并在寒假開放閱覽室,讓學生隨時隨地能回到學校借書,豐富他們的假期課外生活。另外,學校還將開展留玉繪畫比賽、拍下玉環的年味等系列活動,讓留玉過年的孩子們能度過一個快樂春節。
合垟小學301班學生宮子昂是江蘇徐州人,每年過年他都會跟隨父母回老家。由于疫情影響,他成功說服父母留下來,在玉環過一個別樣假期。“今年是我第一次留在玉環過年,我要好好體會下玉環的年味。”宮子昂說。
“我可喜歡看書了,有了借書證,我寒假就可以到學校借書看了。”同樣留下過年的還有合垟小學學生岑晴。她來自安徽,這段時間經過政府、學校的動員,他們一家選擇在玉環過年。
“我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假期計劃,比如堅持看書,多跳繩等。”岑晴說。
在玉環市雙語學校
在玉環雙語學校的財務室內,教師徐玲玲領到了學校贈送的留玉過年大紅包,即留玉教師和行政人員照常報銷的春節返鄉交通費。徐玲玲告訴記者,自己是安徽池州人,在學校執教已有6年,今年因疫情決定留下過年。
“本以為我們留下過年,就不能像往年一樣享受返鄉交通費報銷,沒想到學校照樣給我們發了這筆錢,感覺十分溫暖。”徐玲玲表示。
和徐玲玲一樣,玉環雙語學校初三教師焦華山今年也決定留下過年。焦華山來玉已有6年,他覺得玉環就是他的第二故鄉,學校也在真真切切地關心著他們,希望今年能在玉環過個安全健康年。
據介紹,玉環雙語學校共有32名外地教師,來自安徽、河南、湖南等地。為減少人員流動,確保春節后順利開學,學校早在一個月前就發出倡議并為留玉教職工及家屬提供假期免費自助餐、贈送溫暖大禮包(毛毯、床上用品、炊具等)、報銷臺州市內景區一日游門票等暖心舉措。截至目前,學校近九成外地教職工選擇留玉過年。
1月19日12時50分許,一輛“留玉過大年 把愛帶回家”娘家人關愛直通車緩緩駛入新希望學校,一份份新春大“福”包的發放為學生們帶來冬日的溫暖。
第一個拿到新春大“福”包的學生李卓越告訴記者,之前每年春節,她都會與家人一同回老家過年,但今年他們決定留在玉環過年。
“玉環是我們的第二故鄉,疫情當前,雖然我們都很想回家,但是我們更應該留在玉環過年,為疫情取得最終勝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李卓越說。
“拿到新春大‘福’包感覺很開心,我覺得疫情當前,我們大家都應該要萬眾一心,響應號召,我今天回家后也會向父母倡導,留在玉環過年,感受玉環的年味。”學生王明說。
“我們這個活動籌劃了3天,從昨晚才開始組織了28個志愿者連夜打包的。新春大‘福’包里面有防疫口罩、愛心圍巾、祝福春聯、玉環手繪地圖和留玉倡議書。”
玉城街道白巖村李雯芳執委工作室負責人李雯芳一邊打開新春大“福”包一邊向記者介紹,“希望通過新春大‘福’包,讓新玉環家庭感受到玉環溫度,讓他們能留在第二故鄉玉環過年,體驗一下玉環的年味和溫馨。”
活動中,學生們紛紛在“致全市‘新玉環家庭’的倡議書”展板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當天,娘家人關愛直通車共為7所民辦隨遷子女學校捐贈了4600余份新春大“福”包。
“同住一座城,共愛一個家,我們希望今天的活動能倡議新玉環人留在玉環過一個幸福安康美好年,同時,也希望他們能留下安心、留下放心、留下暖心。”玉環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孫夢璐說。
據了解,為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開展的“我在玉環過春節”系列活動,市婦聯還推出健康宣傳、家風傳承、幸福連線、兒童關愛、“姨娘”送法、婦干助企等一系列“把愛帶回家”暖冬行動,充分發揮“娘家人”作用,讓新玉環人真切感受到玉環溫度、感受到家的溫馨。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