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2020年12月浙江好人公示,他們的事跡你知道嗎?
2020年12月23日 來源: 文明浙江

  經群眾推薦、基層遴選和評委會綜合審議,擬確定杭州市江干區殘聯理事胡志耘等28例為2020年12月浙江好人,現予以公示。

  公示期從2020年12月23日起至12月25日止。公示期間,各單位和個人對上述人選在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遵紀守法等方面如有意見,均可來電、來信向省委宣傳部公民道德建設處反映。個人反映請署真實姓名及聯系方式,單位請加蓋公章,信件有效日期以郵戳為準。電話:0571-87051454 。地址:省行政中心3號樓省委宣傳部公民道德建設處,郵政編碼:310025。

助人為樂(7)

胡志耘

  胡志耘,男,196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江干區殘聯理事,二級肢體殘疾。三歲時身患小兒麻痹癥,整條左腿肌肉嚴重萎縮肢殘。胡志耘咬緊牙關不畏艱難,不僅生活自理,還能帶領殘疾人回饋社會。協助區殘聯開展機動輪椅車主交通法規學習培訓,參與組建杭州市第一支殘疾人“自強”志愿者服務總隊,成立由一技之長的殘障朋友組成的便民服務隊,在全區8個街道服務群眾累計5萬余人次。2007年提議成立由殘疾人組成的義務喊潮隊,13年來,喊潮隊累計志愿服務近18000小時,人均行程5000多公里,多次被央視等媒體報道。(杭州)

孫嘉懌

  孫嘉懌,女,1985年7月出生,海曙區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她是海曙區最為“活躍”志愿者之一,性格開朗、為人熱情的她,對本職崗位盡心盡責,熱心公益事業。2017年,孫嘉懌發起了“我為烈士來尋親”話題,為戰爭年代犧牲的烈士尋找家人,至今已經幫助全國各地604位烈士找到了親人,足跡遍布全國25個省份和包括朝鮮、越南、老撾等7個國家的684座烈士陵園。2020年,孫嘉懌牽頭的“我為烈士來尋親”項目斬獲浙江省和寧波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雙金獎。除此之外,她還積極參與了10+1微助學、寧波紅色力量、志愿軍老兵幫扶計劃、海曙區橫街常青公益等志愿項目。2020年疫情期間,孫嘉懌積極奔走,為湖北省60余家大小醫院,送去了超過1000桶84消毒原液、5萬瓶手部消毒液、30噸新鮮蔬菜,直接助力抗疫一線。其個人榮獲全國無償獻血貢獻獎銅獎 、浙江省志愿服務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寧波)

姚華琪

  姚華琪,男,1978年2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湖州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醫生。他作為“微笑行動”志愿醫療隊成員,利用休假時間一次次遠赴貴州、新疆、西藏等偏遠地區救治貧困家庭的唇腭裂患兒。他參加一次玉樹活動前突發感冒,臨行前靠掛鹽水和霧化強壓住了癥狀。他三天內完成85例患兒手術,高強度的工作和高原反應引發咳嗽,一直持續了2個多月,也因此落下來病根。有一次,他斷了5根肋骨,但吃了止痛藥綁上繃帶后依然堅持在臨床一線工作。被評為2018年湖州市最美醫生和2019年湖州市優秀志愿者。(湖州)

馬偉華

  馬偉華,男,197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浙江海鹽,海鹽縣豐義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他從最初的湖羊養殖探索到最終成為海鹽湖羊產業的帶頭人,先后帶領幫扶周邊152戶群眾養殖湖羊致富。他殫精竭慮,面對湖羊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率先建立首個湖羊交易市場,通過專門銷售網站,讓農戶及時了解行情,提高養殖效益。他扶危濟貧,累計投入扶持資金35萬余元,向周邊的貧困戶和殘疾人家庭開展造血式扶貧,先后為70多戶貧困戶和100余戶殘疾人家庭贈送湖羊母羊300余頭,家庭平均增收4000元以上,馬偉華成為當地百姓人人稱頌的“放羊倌”?。闻d)

童開軍

  童開軍,男,1970年11月出生,金東區孝川救援隊隊長。他長期熱心于公益事業,于2015年組織一批愛心人士建立了孝川救援隊并擔任隊長。5年來,他帶領隊員開展救助走失人員、參與山地救援和各類公益服務共計1400多場。今年以來,面對疫情,他問險而動、勇于擔當,第一時間組織200名志愿者協助孝順鎮疫情防控入戶排查、一線執勤檢測管控工作。作為隊長,他以身作則、日夜連軸,24小時在防疫一線,運輸防護物資不停歇,入戶排查見身影,崗位執勤不落下,有召必到,已組織開展防疫工作1萬多人次。面對醫療物資生產企業人手緊缺的問題,他迅速召集100名救援隊員和志愿者趕赴企業生產一線,幫助生產醫療防護產品。他的戰“疫”故事也被《浙江日報》頭版報道,孝川救援志愿隊也獲得金東區第一批“戰疫尖兵團”、浙江省最美戰疫志愿服務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金華)

張帥

  張帥,男,1993年9月出生,共青團員,籍貫浙江舟山,他是舟山市慈善總會阿福哥工作室的助理,舟山市慈善總會同心互聯網分會會長,舟山市慈善救援隊常務副總隊長。2019年11月至今,張帥立足阿福哥工作室,幫助困難群眾解決求助,完成接訪140起,為因病致貧求助對象籌集幫扶款物150余萬元。還策劃開展了 “書循環”“慈善菜籃”“微心愿”“公益一杯水”“夏日送清涼”“為莘莘學子筑夢”“愛心義+醫”等活動。在疫情防控期間,張帥帶領同心互聯網分會共募得款物26.08萬元,為一線送去大量防疫物資。帶領市慈善救援隊完成54起求助任務,直接或間接幫助救回48人次,還積極投身校園消毒和抗臺搶險任務。曾獲“浙江省慈善戰疫群英優秀個人獎”“浙江省志愿服務工作先進個人”“舟山好人”“舟山市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舟山)

龍璽

龍璽,男,1982年12月出生,籍貫貴州畢節,千禧梵義剪志愿社負責人、溫嶺市千禧梵志愿服務社工會委員會法定代表人。多年來,他每燙一個頭發,每賣出一個洗護產品,都會拿出1塊錢作為公益基金,并堅持在每月9號為60周歲以上老人免費理發。疫情期間,他組織發起“致敬抗‘疫’一線,美發人在行動”活動,奔赴村莊、社區、機關單位等地,開展義剪活動33次,服務群眾2500余人次。為給更多需要幫助的老人和行動不便的人群提供服務,他帶頭成立了“溫嶺市千禧梵志愿服務社”,每月常態化開展義剪活動。志愿社還發揮自身優勢,為殘障人士進行免費的理發培訓活動,讓他們學會一技之長。今年7月,在他的推動下,溫嶺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孵化基地,孵化出了“愛心義剪”“志愿維修”等志愿服務項目,為7000余名群眾提供志愿服務,其項目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等媒體報道。曾獲臺州好人等榮譽。(臺州)

見義勇為(5)

劉永紅

  劉永紅,女,1974年1月出生,籍貫溫州蒼南,蒼南縣融媒體中心廣電網絡有限公司熱線座席員。她是一位樸實無華的媒體工作者,面對危險的貨車,她以柔弱之軀,勇救素昧平生的孩童,自己卻身受重傷。2020年10月13日,橋墩鎮一位三歲小男孩跑到馬路上去撿球,此時,一輛小貨車急速開來,察覺危險的劉永紅立刻揮手示意司機。但小貨車沒停下來,危急關頭劉永紅一個箭步沖向前去,抱起小男孩,而小貨車急左拐,劉永紅和小男孩被小貨車帶倒,被拖行了五六米。劉永紅的英勇事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浙江日報、浙江新聞、溫州日報等媒體紛紛刊發報道,曾獲2020年“最美蒼南人”榮譽稱號(溫州)

李猛

  李猛,男,199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96712部隊戰士。李猛在部隊曾多次榮獲優秀學員、優秀士官和嘉獎等榮譽,2020年6月的一個晚上,他回長興探親,突遇群眾意外溺水,他不顧自身安危,毫不猶豫跳入三米多深的河中施救,由于天色已晚,還下著雨,再加上多天下雨河水水位不斷上漲,李猛施救起來并不容易。他奮力拖著落水男子攀爬上岸,雙手、雙腿和雙腳踝處不同程度受傷,在配合將男子送往醫院救治后就默默離開。他的事跡相繼被浙江在線、中國火箭軍等媒體報道,引起社會各界稱贊。(湖州)

李國良

  李國良,男,1982年11月出生,籍貫浙江桐鄉,中共黨員,桐鄉市崇福鎮錢家埭村黨總支書記、桐鄉市藍天救援隊隊長。今年4月18日,李國良接到求救信息,3公里外的一條河道中有人落水,李國良火速趕往現場,跳河施救,僅用6分鐘成功救起落水者。4月29日,李國良與隊員又在當地河道中成功救起一名落水女子,至今他已成功救起3人。李國良參與志愿服務10余年,2017年自掏腰包成立桐鄉市藍天救援隊,在他的帶領下,隊伍發展到180人,曾參與消防救援、抗臺救災、醫療救助等各類救援200余次,轉移受災群眾100余人,挽回經濟損失數百萬元。(嘉興)

徐鋼、劉金和

徐鋼

劉金和

  徐鋼,男,1977年1月出生,衢江區橫路人;劉金和,男,1978年2月出生,常山縣紫港街道人,他倆合伙經營常山縣輝美衛生潔具經營部。7月9日,受強降雨影響,常山縣招賢鎮多地被淹。魯士村59歲的村民徐正仙不幸落水,正幫助朋友轉移物資的徐鋼毫不猶豫地跳入湍急的洪流中,奮力救起幾乎昏迷的徐正仙。落水處離岸邊較遠,徐鋼的妹夫劉金和發現情況后,立即從周邊商戶店里借來簡易救生船,踏入水中支援,兩人合力挽救一條寶貴生命。(衢州)

周孝長

周孝長,男,1970年1月出生,籍貫浙江天臺,天臺縣城區環境衛生事務所河道保潔員。11月1日,他正在打撈水草時,發現有人落水,馬上劃著竹筏往落水處趕去,二話不說抓住落水者的衣領,使勁往上拉,好幾次都差點自己也被拉下去,后來一鼓作氣,最終把落水者拉到了竹排上,成功救起落水者。而這已不是他的第一次救人,早在去年7月,他就救過一名70多歲的老人。(臺州)

誠實守信(7)

詹有耕

  詹有耕,男,1951年9月出生,臨安奧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創業四十七年來,堅持誠信的經營理念和穩健的經營作風,他的企業連續15年評為AAA級企業,還先后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誠信示范企業。長期以來,他對供應商也做到恪守信用,按時付款,從不拖欠,也從未發生過拖欠利息、貸款逾期現象,銀企關系十分融洽。公司對員工的各項承諾也件件落實,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辦廠四十多年來,從未發生拖欠工資、偷稅漏稅情況,也沒有發生過一起因本公司責任引起的糾紛。先后獲得省杰出領袖企業家、省杰出社會企業家、省優秀退伍軍人、市優秀共產黨員、臨安區勞動模范等榮譽。(杭州)

周洪富

  周洪富,男,1937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浙江奉化,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壺潭村村民。溪口鎮壺潭村是抗日時期的重要根據地,作為土生土長的壺潭村民,周洪富從小就聽著革命故事長大,心里早已種下一顆“紅色種子”。1992年從教育系統退休后,周洪富堅持為壺潭村烈士墓地清掃雜物、揩擦供臺28年,一年用壞掃把20余把。與此同時,他還自告奮勇擔任當地烈士陳列館的講解員,通過他的講解,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青山底下的故事。如今,已經80多歲高齡的他即使身患中風,行動不便,仍一如既往,堅持拄著拐杖繼續他的守墓之路,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活著,就要堅守”的承諾和宣言,堅守這一種不斷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他的事跡被中央電視臺、人民網等媒體宣傳報道。(寧波)

盛素紅

  盛素紅,女,1971年6月生,中共黨員,湖州南潯菱湖盛江家庭農場農場主。盛素紅從事水產養殖27年,始終秉持“質量為先,誠信為本”的理念。她堅持生態養殖,杜絕高毒、高殘留漁藥的使用,大力推廣生物漁藥和有機漁藥。她建立了湖州市首家“跑道魚”池塘循環水養殖系統,有效地改良了水質,達到養殖尾水的零排放,用行動守護了綠水青山。經過她多年的努力,盛江家庭農場水產品在2016年獲得了無公害產品認證,質量檢測合格率一直保持100%,用質量和服務贏得市場,闖出了一條生態致富路。(湖州)

江一瑋

  江一瑋,男,1976年3月出生,籍貫廣東普寧,浙江三川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1998年,江一瑋從廣東到柯橋創業,2004年注冊成立自己的紡織公司,專業從事襯衣面料和襯衣開發銷售。20多年來,江一瑋創建自己獨特的襯衫文化,先后開發新型功能性纖維等多個系列產品,與諸多上市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無論在開拓內銷市場,還是在國外打造自己品牌上,江一瑋始終堅持誠信基石。為了信譽,400萬元訂單損失他自己承擔;為了信譽,即使不是自己產品的質量問題,他也接受下游客戶全部退回,并重新制作。江一瑋還為中小紡織企業搭建平臺,組建成立紹興市中小紡織企業促進會,為更多的中小紡織企業抱團合作共贏注入新動能。2020年入選“紹興好人”。(紹興)

章建利

  章建利,男,1960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紹興新昌,新昌縣小將林場羅坑山林區護林員。36年來,他與大山為伴、與林木為伍,始終堅守在護林第一線,用腳步丈量林區,用行動踐行承諾,防火防盜、植樹造林、封山撫育、防蟲防災,守護著小將林場23195畝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的蒼翠與安然,把最好的青春年華無私奉獻給廣袤的森林。這一切只為踐行36年前的一個承諾:“羅坑山是新昌江的源頭,保護好這片森林,就是保護好新昌人民的水源。”曾被評為浙江省公益林建設優秀護林員。(紹興)

陸亞飛

  陸亞飛,女,1959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浙江舟山,舟山市普陀區華必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30多年來,陸亞飛以女性的堅韌和智慧在自主創業的進程中取得了出色成績。她除了夠膽大、能吃苦、肯創業之外,更多的是靠堅定不移的信念、謙虛謹慎的思想、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誠實守信的經營之道,也正是這些精神為她贏得了現在所擁有的財富。她心系公益事業,資助貧困學生、捐款捐物支援災區等累計30多萬元,她用辛勤的付出為自己和企業贏得眾多榮譽。曾獲第六屆舟山市道德模范、省“三學三比”創業女能手、省“三八”紅旗手、省級“巾幗創業者”、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舟山)

柳土林

  柳土林,男,1975年5月出生,籍貫浙江龍泉,龍泉市城北鄉金黃鶴村鶴場村民。二十年來,柳土林一直從事綠色農產品收購工作,城北鄉90%的茄子、四季豆都是由他收購,為了保護種植戶的利益,他每年會提前和農戶簽訂保價協議,承諾只要有他在,產品銷路就不用愁,即使市場銷售不好也會以協議價如數收購,保價協議讓村民吃下了“定心丸”,農戶們紛紛放開手腳,大膽種植,兩年間全鄉茄子種植面積增加到1000多畝。2019年,四季豆在市場賣不上價格,柳土林還是以高于市場價2倍的協議價將農戶的四季豆全部收購,虧損了近20萬元,他表示:承諾了就要做到,這才是長久生意。(麗水)

敬業奉獻(6)

米娜瓦爾·艾力

  米娜瓦爾·艾力,女,198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維吾爾族,現任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九年來,她牢記“民族團結”使命,為學生搭建平臺,拓寬就業渠道,以分類、分層、分時段服務管理的“米娜工作法”培養出197名優秀的少數民族人才充實到政治、公安、教育等領域成為興疆穩疆的一線骨干,成為了推動甬疆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民族團結的“生力軍”。該模式和育人成效得到了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時任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省長鄭柵潔等領導的肯定。先后榮獲浙江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國家教育部“第十一屆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浙江省首批“和諧融入之星”等二十余項榮譽,其事跡被中央電視臺、浙江電視臺、人民網、今日頭條、中央統戰部官網、浙江新聞網等50多家媒體報道宣傳,她還作為浙江省優秀少數民族代表赴北京參加國慶系列活動,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寧波)

謝胡飛

  謝胡飛,女,1982年8月出生,籍貫溫州永嘉,永嘉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發,作為兩個年幼孩子的母親,將孩子托付親朋照料后,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一線抗疫工作,連續隔離工作一個月不曾回家,為抗疫工作作出了自己的努力。4月初,剛從疫情隔離解除出來,她便積極響應溫州市委組織部的號召,奔赴海拔3507米的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人民醫院開展東西部扶貧協助工作,為國家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的目標書寫最美的青春。在七個多月的工作中,成功救治30多例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6月23日,為了搶救一名羊水噎著的新生兒,不惜冒著被感染乙肝的風險,爭分奪秒地拿起吸引管,用嘴去吸引新生兒咽喉部的羊水。利用空閑時間認真規范了紅原縣人民醫院各類危重孕產婦的搶救流程及產程管理,自告奮勇地做好“幫扶帶、師帶徒”工作,為科內醫務人員做產時胎心監護、產程管理及新生兒復蘇等方面的培訓,不遺余力地幫助當地醫務人員提高理論業務水平和操作技能;助力紅原縣紅十字會開展“讓草原媽媽更健康”為主題的公益活動。(溫州)

馬志勝

  馬志勝,男,1973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生前系東陽市南馬鎮人民政府副鎮長。他心系群眾,是沖鋒在前的“排頭兵”,臺風天為轉移群眾自己被洪水圍困3小時;他勤政務實,是埋頭苦干的“老黃?!?,參加工作后沒在家里度過一個完整的春節;他勤懇工作,是轄區群眾的“貼心人”,化解矛盾糾紛上百件。2020年國慶期間,他放棄休假到村里查看施工進度,因積勞成疾,不幸突發疾病猝然離世,年僅47歲。東陽市委追授馬志勝為東陽市優秀共產黨員,號召全市黨員干部向他學習。《浙江日報》《金華日報》等報道了他的事跡。(金華)

張樹水

  張樹水,男,1964年2月,中共黨員,浙江華電烏溪江水利發電有限公司物業公司總經理組。組織上派我到湖南鎮湖南村任駐村幫扶干部。在國家打響脫貧攻堅總決戰時,身為農民的兒子,心系農民的他雖知責任重大卻義無反顧,他勇挑重擔,助推一個個促農增收的金點子落地。結合湖南鎮湖南村的村情實際,用好幫扶資金,統一購買雞苗,讓老人養雞,村里統一收購,并開通網絡直播進行“云”上規模銷售。他還對接華電浙江公司,合作建立一個120多畝的高山蔬菜基地……一個個“金點子”紛紛落地,讓村民的生活更有盼頭,他又幫助村民建成蓄水池,讓村民用上清潔水源。(衢州)

王炳華

王炳華,男,1973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浙江玉環,招商銀行臺州分行資深三級專員,云南省武定縣掛職副縣長。2018年10月,他被組織選派至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云南省武定縣開展扶貧工作,期間借鑒臺州小微金融經驗,首創了“無償捐贈+委托貸款”的扶貧模式,幫助1334戶苗族同胞改造危房和建設4個“金葵花苗寨”項目,開創了云南省金融扶貧先例。他還找準農產品定位,發揮浙江互聯網+基因優勢,推出“武定核桃”,通過“電商+扶貧”機制,將核桃打開銷路,被當地百姓譽為“核桃縣長”。他還自愿延長扶貧期限,幫助武定縣于今年5月實現脫貧摘帽,實現了“不脫貧不脫鉤,脫了貧也不脫鉤”的扶貧承諾。曾獲云南省楚雄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云南省楚雄州州管優秀干部、臺州好人等榮譽。(臺州)

郭偉燦

  郭偉燦,男,1968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浙江省特種設備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郭偉燦堅持“勤奮、吃苦、求真、奉獻”的人生態度,明知一線苦,偏向一線去,面對著專業性、風險性、危險性很高的特檢工作,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三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刻苦鉆研,成為全國無損檢測領域知名專家和系統技術標兵。作為院首席研究員,為特檢科技創新工作嘔心瀝血,在本質安全、風險評價及機器人智能檢測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解決了多項行業共性難題,研究過程中共發表核心期刊以上論文78篇,編制國家和行業標準8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2項,取得7項省部級二等獎及以上科技獎勵,技術成果得到了央視7頻道、中國質量報頭版頭條、浙江衛視等主流媒體的肯定報道。(省直)

孝老愛親(3)

沈志林

  沈志林,男,1957年5月出生,籍貫浙江海鹽,海鹽縣望海街道永福社區居民。沈志林的哥哥沈志高因先天智力殘疾,沒有生活和學習能力,長大成年后的沈志林便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大哥的責任。隨著智力殘障的侄女和侄孫的出生,大嫂自殺致精神疾病和侄女婿的生病離世,沈志高一家的重擔幾乎全都壓在了沈志林的身上。沈志林一天要往大哥家跑兩三回,每天給大哥一家送飯洗衣,給大哥洗頭洗澡,要等大哥一家睡下,檢查完煤氣水電后才回家。沈志林把侄女和侄孫當成自己的孩子,給他們洗衣喂飯,到處奔走為侄孫找工作,每天陪著他坐公交車上下班。常年照顧大哥一家,沈志林花費了幾乎自己全部的精力。對于自己的妻女,他覺得非常虧欠,但是他說:“大哥一家更需要我,如果我不管,還有誰能管?!保闻d)

吳錫全

  吳錫全, 男, 1954年12月出生,籍貫麗水慶元,慶元縣舉水鄉爐山村黃山自然村人。1997年,吳錫全村里遭遇特大火災,全村變為灰燼,后工作時因火災精神恍惚受傷,右手只剩下大拇指和小指,成了一名殘疾人。同年5月,其妻溫金英承受不住雙重打擊成了精神病患者。剛遭大災的他不愿送妻子回老家,并四處借錢給她治病,他說病可以治,但是少了妻子不行。其妻發病癥狀:不吃飯、很多話、不睡覺、到處跑;他給妻子喂飯、說高興的事“哄”她開心、緊跟在她身后,好多次跟到凌晨三四點她才累了回家。23年來,其妻每日與藥為伍,發病時就要住院治療,至今已住院16次,每次他都陪伴在妻子身邊,目前病情已有好轉。如今他已經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了,他說:“不管有多艱難,將妻子照顧好是我應該做的,我會一直伴她到老。”(麗水)

李紅雨

  李紅雨,女,1979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浙江縉云,縉云縣七里小學教師。新婚才8個月,丈夫就不幸患上腦干腦炎,導致半身偏癱,生活無法自理。一邊是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一邊是搖搖欲墜的家庭,一個弱女子從此挑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重擔。每天凌晨4點起床,替愛人按摩兩小時,再扶起洗漱、喂飯……6點準時出發學校,翻越崎嶇山路……等愛人休息了,又趕緊拿起課本備課……這一扛,就是整整17年……“屋漏偏逢連夜雨?!奔依镒児什粩啵瑡寢尰肌澳X干膜瘤”,手術后留下嚴重后遺癥。哥哥、嫂子、婆婆患病相繼離世。期間,每月獨自駕五小時的車程陪護婆婆上??床?,瘦小的身軀肩負三個家庭的照顧任務,可她從沒半句怨言。由于身體超負荷運轉,全口牙齦出現嚴重萎縮,連吃飯都是一種折磨,盡管如此,她卻從不耽誤學生們的學習,每天必定準時出現在講臺上,憑著頑強的意志獲得了眾多教學榮譽。丈夫也在她的悉心照料、鼓勵下,在浙江省殘運會上創下佳績,女兒也快樂成長。(麗水)

標簽: 籍貫;出生;浙江省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