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1月5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 許峰 通訊員 童昕 池貝)“沒有你們,我哪能住上新房!”遠遠望到路橋區委第十四組巡察干部的身影,金清鎮金北村村民陳海軍迎了上去,握著巡察干部的手,深表感謝。
陳海軍是金北村的低收入農戶。因為巡察干部的走訪,他的家從“蝸居”變成了“安居”。
今年6月,路橋區委第十四組巡察干部利用村社巡察之際,對轄區低收入農戶進行排摸走訪。
“低矮毛坯房、悶熱集裝箱”,是巡察干部對陳海軍家的第一印象。
“海軍,你好,今天來主要是為了了解些情況,你是什么時候開始,因為什么原因參加低保的?低保補助金每個月都有收到嗎?平時還有其他收入嗎?”巡察干部先照例了解常規的情況。
陳海軍是典型的“因病致困”,已有近10年重度糖尿病史,需要常年吃藥,時常腿部潰爛行動不便,和年邁“三高”老父親同吃同住。
面對著巡察干部,陳海軍打開了話匣子。
剛生病時,陳海軍還能干點輕松的活貼補家用,但近5年來,他的身體狀況讓他失去了微薄的收入,靠低保補助過日子。
陳海軍的家,是一間矮破的小屋,空間狹窄,墻體微微開裂,過道堆滿雜物。
“這房子下雨天漏嗎?邊上集裝箱做什么用的?”看著墻上的水漬,巡察干部問道。
“漏水的,補了也不頂用。我平時就住在隔壁集裝箱里,這里給我爸住。”說到這里,陳海軍沉默了。
雖有家,但根子上并未實現“安居”。巡察組走訪結束后,隨即與金清鎮紀委取得聯系,要求督辦跟進、精準幫扶。鎮紀委接到“接力棒”后,積極組織多方協調,多次召集民政、城建、慈善等部門進行座談商議,最終決定在其老屋基地上重建一間小屋。
得知這個消息后,陳海軍和父親既高興又發愁。“事情是好事,但我哪有錢蓋房子。”陳海軍說。
的確,對于陳海軍來說,建新房簡直是天方夜譚。
為實現低收入村民的“安居”,陳海軍的擔心,金清鎮已經考慮到了。“鎮里經過討論,由村里幫助他們辦理慈善捐助和危舊房重建補助的申請手續。”金清鎮紀委副書記潘立志說,為了讓陳海軍的新房盡快落實,村監察站也后續跟進,確保資金到位。
這間新房的建設,出人意料的快。
申請的補助需要一定的時間,當地村干部接過了援助的接力棒,紛紛出謀劃策。“泥水老師先叫上,工錢我墊付5000元。”“水泥、磚直接從我場地里運,又便宜又快捷。”最終,通過“眾籌”,陳海軍父子籌集到5萬余元建房款。
在巡察組、金清紀委和當地村干部的接力幫助下。打樁、砌墻、上梁、結頂一氣呵成,短短15天,新房就建造完成。
于是出現了開頭的一幕,陳海軍如愿住上了安居的小屋。這正是,干部用“暖心”換取群眾“安心”,用“硬核”監督筑起“幸福”堤壩。
今年以來,路橋區紀委區監委聚焦低收入農戶“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發動全區113名紀檢監察干部,堅持逐村逐人實地走訪、逐人逐項精準核查,足跡遍布10個鎮街、216個村社、3679名低收農戶,發現住房安全問題36戶,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