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在黃巖官河古道卷洞橋施工現場出土了一塊刻有“卷洞橋”字樣的石梁,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10月19日,經有關部門工作人員鑒定,該石梁漸漸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原來,該石梁是橋梁構件中用于放置橋欄的額梁,這也是目前黃巖出土的唯一一件刻有名稱等字樣的橋梁構件。

據黃巖博物館館長羅永華介紹,石梁上刻的“卷洞橋”即原先老橋的名字,年號是“咸豐元年”,也就是1851年,石梁上還刻有“歲次辛亥”,應該也是年號。

但是,在光緒5年編撰的黃巖縣志上,并沒有關于該座橋的記載,專家推測這或許與太平天國運動有關。
咸豐13年,太平軍占領黃巖縣城毀了數座橋,卷洞橋或許就是其一。

據了解,“卷洞橋” 周邊有著孔廟、五洞橋等諸多歷史文化古跡,眼下,黃巖正在通過建設官河古道串珠成鏈,而這塊出土的石梁就是原汁原味的古建,它有力地增厚了官河古道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底蘊。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