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出乎意外,我們根本想像不到!”
“賺了!今年,我們賺了!”
在臨海白水洋鎮,一說起今年的收成,梅農們就抑制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

伴隨著盛夏的到來,臨海白水洋鎮的楊梅季也落下帷幕。據統計,今年該鎮楊梅產量和價格都創下歷史新高,銷售收入近5億元,比去年增長50%以上。但就在一個多月前,面對即將到來的豐收,梅農們還在為疫情下傳統渠道銷售不暢而發愁。為此,該鎮全盤謀劃,梅農全民動員,線上線下齊發力,確保楊梅豐收又暢銷。

“從大愁到大賣
今年是白水洋楊梅瘋狂的一年”
“受疫情影響,我市上半年上市的水果銷售都不是很樂觀,此外,我們從今年福建、云南的楊梅銷售情況來看,售價、銷量都不理想。于是,我們一開始就在為今年的楊梅銷售而發愁,思考著如何打開銷路。”臺州市楊梅產業協會秘書長、臨海市鼎鴻源水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軍說。
據了解,去年以來,楊梅生長期間氣溫較往年高,成熟期提前了一星期左右,產量較往年增長約30%。面對楊梅的大豐收和梅農的擔憂,白水洋鎮黨委、政府提前介入,盡早謀劃,引導合作社和梅農把銷售重心放到網上。

6月16日,2020浙江?臨海(白水洋)云上東魁楊梅節開幕,楊梅王評比、最甜楊梅評比、吃楊梅比賽、尋訪“村播”新型帶貨人等節目點燃白水洋,活動現場游人如織,網上銷售也如火如荼,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除了云購買外,游人們紛紛移步至位于上游村的楊梅交易綜合市場采購。鎮村兩級在做好防疫相關措施的同時有序引流。烈日當頭,楊梅合作社的工人們以及果農們忙碌著分揀、包裝、寄送,市場內交易火爆。

楊梅節期間,該鎮還邀請全國知名媒體和旅游達人等來現場體驗,開展直播訪談,幫助宣傳白水洋楊梅。搜狐、騰訊、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以及抖音、西瓜視頻等新興媒體和自媒體共發布各類文章、游記104篇,短視頻46條,圖文信息216條,微博話題42條,總傳播量高達2945.5萬人次,有力提升了臨海楊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有效帶動了楊梅銷售。
羅蘇芽是當地的楊梅種植大戶,在政府的引導下,她早早瞄準了網上銷售,通過電商、合作社、水果超市等途徑擴大經營范圍,并結合周邊文化旅游資源,聯系物流平臺,打好銷售組合仗。“我們賣的比往年都好,今年楊梅售價高,連續十幾天都沒有下降,收購的人多,到最后我們這里賣光了,他們便到高山上去收。”羅蘇芽說。
“6月初,楊梅剛上市的時候,黑炭梅的市場收購價格較往年略低,市場不太景氣,但隨著云上楊梅節的開幕,楊梅的銷售狀況出現了大反轉。”王軍告訴記者。

今年白水洋楊梅品質好,且豐收期恰逢端午節前夕,楊梅市場頓時變得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了瘋搶的局面,果農從樹上摘下來的一瞬間就被收購走了。同時,價格也高,但凡是東魁楊梅,價格都是從15元一斤起步,高的可以賣到三四十元每斤,最高的甚至達到50元一斤。
“全民總動員,全家齊上陣”

白水洋鎮上游村全村約有4000多畝楊梅樹,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有楊梅樹,今年全村的楊梅產值達到5000萬左右,初算較去年增加了25%至40%。上游村村委會主任王建偉告訴記者,疫情是危機也是契機,梅農們早早意識到今年的特殊性,在政府的引導下,一改傳統的銷售模式,全民總動員,全家齊上陣,自發地加入微商、電商平臺開展銷售。
年輕小伙兒章勝杰在鎮里開了家瘦肉丸店,每日除了打理店鋪外,他還幫著家里做楊梅生意,雖然規模不大,但今年的收益可不小。“家中有30株楊梅樹,幾年前,我便開始在網上銷售了,今年更是成為了主渠道。今年我們家的楊梅個頭大、顏色深、品質好、價格高,是我歷年來賣得最好的一次,比去年銷售額增加了3倍。”章勝杰邊說邊點開了他在抖音平臺上新開設的商品櫥窗。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是他以自己為模特剪輯的短視頻,下方帶有購買鏈接,只要點擊便可直接購買,送貨到家。除此之外,他還通過淘寶、微信朋友圈等銷售途徑銷售、宣傳白水洋楊梅。

與章勝杰一樣,同村的王蕭宇也在工作之余幫助父母賣起了楊梅。“因為疫情,擔心家里楊梅的銷路問題,我便利用空閑時間幫爸媽賣點楊梅,主要是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王蕭宇說,今年生意好,僅自己一人一天就能賣出一百來箱,一箱六斤左右。每日,她在接受了一部分訂單后,便會聯系順豐等快遞公司,將楊梅迅速裝盒裝籃,放入裝有冰塊的泡沫盒里迅速寄出。而隨著物流技術、保鮮技術的進步和網絡銷售的全面鋪開,王蕭宇家中楊梅外銷到上海、北京、哈爾濱等大中城市的數量和范圍將進一步擴大。該鎮的一些梅農甚至加入到海外市場銷售的隊伍之中。

據了解,今年白水洋楊梅通過順豐快遞寄出了50萬箱,僅快遞費就達2000多萬元。楊梅坐上了筋斗云,賣出了“云”速度。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楊梅品質”

楊梅是小眾水果,口碑很重要。白水洋楊梅的好口碑,既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來自于持之以恒對品質的堅守。早在2008年,白水洋鎮便率先試行楊梅統防統治工作。2011年,該鎮被列入國家農業部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示范區。
“楊梅是裸果,農殘一旦超標,將直接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為此,統防統治直接關系到我們梅農的切身利益,我們都自覺支持。”楊梅種植大戶王曰杰說。
每年5月中下旬,該鎮便會召開楊梅統防統治綠色防控大會,安排統防統治巡邏隊、駐村干部、村民到各個路口把關值守,嚴禁梅農私自上山打藥。白水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屈劍波表示,若果農私自上山打藥,一旦造成果品安全問題,將危及整個白水洋楊梅的品牌形象,斷送產業前途。所以,該鎮13年來,一直堅持做好統防統治工作,站好崗、守好口,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楊梅品質。
阿布了解到,為全面保障農產品品質安全,該鎮持續強化組織領導,落實質量安全管控措施,做到鎮級有專人負責,村級配備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日常監管經費有保障。建立農產品生產主體追溯體系,督促生產主體張貼“二維碼”標簽上市。加強對農產品定性速測,全年檢測300批次以上,合格率達到100%。全鎮納入農產品生產可追溯體系的監管企業和專業合作社23家,規模生產主體可追溯率達到96%。
自該鎮開展特色農業強鎮創建以來,無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和重大農業生產安全事故。農業品牌建設卓有成效,“臨海楊梅”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及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的認證,全鎮共獲浙江名牌產品稱號2個、浙江名牌農產品稱號1個、浙江省著名商標4個,屢次榮獲各類農博會金獎。

以民為本,因時而異,精準施策。白水洋鎮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及時轉變思路,拓展市場,為疫情之下化危為機,提供了水到渠成的全鏈路對接和全方位保障,實現了楊梅由銷售難到供不應求的大轉變,帶動了全民致富,更讓臨海楊梅名聲遠播。
“白水洋鎮目前是全省首個也是唯一的楊梅特色農業強鎮,下階段,我鎮將大力支持發展楊梅深加工產業,以梅為媒,推動楊梅產業與休閑旅游產業深度融合,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產業創新轉型,全面提升特色農業競爭力和區域品牌影響力。完善企業、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農民收入,走出一條以楊梅為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真正實現鎮美、村強、民富。”白水洋鎮黨委書記程衛國說。

今年白水洋的楊梅很“瘋狂”,也讓梅農們喜上眉梢。
雖然現在楊梅產銷季已經落下帷幕,但“梅妹”這位白水洋楊梅網紅代言人,又發出新的邀請,待到楊梅再紅時,別忘了再約白水洋。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