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根小木棍將魚肉輕輕敲打,敲打成小圓形薄餅,包進肉餡……一次次重復地敲打魚肉,手不停歇地攪拌蛋清的場景,出現在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的校園中。
6月28日,“非遺薪傳”浙江傳統美食展現場終評活動,在浙江旅游職業學院舉辦。臺州共有四個非遺項目參評,最終,臺州府城傳統小吃制作技藝和玉環魚面小吃制作技藝兩個項目入選。
現場制作魚皮餛飩
臺州府城傳統小吃蛋清羊尾
臺州府城傳統小吃制作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在吳國人沈瑩所著《臨海水土異物志》中記載:“已出現炙和羹兩種烹調方法。”宋《嘉定赤城志》中提及“加工烹飪技術已日臻完善,已出現炙、膾、煎、鹵、糟,和鹽腌、風干等方法”。此時,臺州府城傳統小吃已具雛形。
臺州府城傳統小吃品種繁多,以面食為主,包括蛋清羊尾、麥蝦、馬蹄酥、羊腳蹄、烏飯麻糍、糟羹、麥油脂、垂面飯、青團、青餅等。作為口味上具有特色風格的食品,小吃作為早點、夜宵和席宴間的點綴,具有制作時間短、儲存時間較長等特點,且就地取材,隨吃隨取,突出反映了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
玉環魚面小吃,更是詮釋了“靠海吃海”的精髓。魚面小吃里主要分魚面和魚皮餛飩兩大類。將鮸魚、鰻魚去皮剔骨,專取魚肉,濾干水分,捏成球狀,置于撒有番薯粉的砧板上;用一根小木棒輕輕敲打,邊敲打魚肉邊撒番薯粉,以防魚肉粘住砧板;將敲好的一張張“大餅”放到鐵鍋臂上烘烤,待正反兩面烤至七分熟時,將其取出卷成筒形,用菜刀切成幾毫米寬的條狀,撥拉開后,就成了魚面。按照敲魚面的方法,把魚肉敲成小小的圓形“薄餅”;再包入事先備好的肉餡,用手捏緊縫口;放入鍋中蒸至八分熟,取出后即為成品的魚皮餛飩。魚皮餛飩形狀晶瑩剔透,融色香味于一體,是一道備受推崇的玉環地方特色名菜。
玉環魚面和魚皮餛飩同為“玉環十大地方特色菜”,曾被央視《天天飲食》欄目作了專門介紹,還曾在《中國食品》雜志評出的我國28種著名風味小吃中,雙雙金榜題名。
此次,臺州府城傳統小吃制作技藝與玉環魚面小吃制作技藝的入選,讓臺州美食再次嶄露頭角,進一步推進臺州市美食類非遺項目的活化與傳承。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