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紅樹林是什么?為什么要保護它們呢?
紅樹林被稱為“海上衛士”,在保護海洋生態、凈化海水、防風減災、防止赤潮發生、維持沿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上森林”紅樹林。
浙江是中國紅樹林栽植的北界,曾多次較大規模引種造林活動,在全球紅樹林遞減的大趨勢下,浙江紅樹林面積逐年遞增,累計種植紅樹林面積約2萬多畝,目前保存面積約5000多畝。

浙江省紅樹林主要分布區域
紅樹林愛穿“綠衣服”,為什么要稱它們為紅樹林?
紅樹林不紅,相反,它是一片綠油油的存在。然而,紅樹內富含單寧酸,尤其樹皮里含量最高,單寧酸遇空氣氧化后變成紅色,所以被稱為紅樹植物,成片生長即為紅樹林。
和很多樹木不一樣,紅樹林可是胎生的呢!
長條狀的胚軸就是紅樹林的種子。圖為“龍港秋茄母樹林”
紅樹的種子沒有離開母體就開始萌發,發育到一定程度后脫離母樹,掉入淤泥,幾個小時后就能長成新的植株,或是隨波漂流,在幾千里外扎根生長。
那些年,浙江“追”過的紅樹林
早在1957年,浙江就開啟了人工引種紅樹林的歷程。隨后多年里,紅樹林去過浙江鰲江、甌江、樂清灣、椒江、象山灣和舟山群島等地。
1957年,西門島漁民先后從福建省引種紅樹林122株,是當時全國最北端的一片紅樹林。經過二三十年后自然繁殖至第二代、第三代,數量達數千株,面積曾擴大到150畝。2001年開始,西門島不斷進行大面積人工補種紅樹林。
2005年,西門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正式獲批,紅樹林再次躍入人們視野。島嶼最北端的南岙山村收回了200畝養殖用灘涂,再種紅樹林。

樂清灣紅樹林
2016年,玉環順利獲批建立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面積為306.69平方公里。2017年,玉環海山鄉茅埏島紅樹林已經成為一道風景線,自2006年開始種植,到2017年成功地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800多畝,最早一批種植的紅樹林已經長到2米高,玉環一度超越樂清灣西門島的種植緯度,成為我國緯度最北端、種植面積最大的紅樹林景觀區。

玉環茅埏島紅樹林
紅樹林的移植,最關鍵的是如何解決耐低溫問題。2018年5月,在舟山魯家峙大橋西側一片2萬平方米的灘涂上,一棵棵30厘米高的小樹整齊地排列著,織成了海岸線上的一片綠意。這意味著,舟山魯家峙島這個比西門島和茅埏島緯度都要更北的區域,成功超越我國紅樹林人工引種的最北界,成為新的“最北端”。

溫州龍灣樹排沙島紅樹林
溫州龍灣樹排沙島紅樹林位于甌江入海口,引種紅樹林以后,樹排沙島的生態狀況大為改觀,紅樹林成了名副其實的“海岸衛士”。2019年,龍灣樹排沙島獲批為浙江省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目前該區域紅樹林面積為1000多畝。

蒼南沿浦灣紅樹林基地
近幾年,浙江開始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和海岸線整治修復,作為“濕地之腎”的紅樹林在海洋生態環境凈化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溫州龍港新美洲灘涂上的紅樹林基地,已于2017年被列為浙江省濕地公園,是各種海洋生物和鳥類棲息的天堂。
經過長期的優勝劣汰,浙江最終培育出生長旺盛、樹形優美、抗寒性強、存活率高的秋茄品種,2018年這一品種被認定為省級良種“龍港秋茄母樹林”,每年可提供種苗300萬株。
這幾年,浙江紅樹林造林保存率已高達80%以上,目前紅樹林在臺州、溫州的部分地區已長成一片片的樹林啦。
在浙江,紅樹林的主要品種有秋茄、桐花樹、苦檻藍、海漆、無瓣海桑和濱海木槿等。

桐花樹
苦檻藍
海漆
紅樹林對水中的氮磷、有機物質和有毒重金屬有很強的吸附和固定作用。
紅樹林神奇的樹根可以保護灘涂,凈化水質,為淺海魚群和軟體動物營造覓食和繁衍的寶地。
紅樹林在抵抗風浪襲擊方面,有著其他植物和設施不能代替的作用,它們柔中帶剛,能將海洋風暴帶來的破壞力化解于無形……
這么好的紅樹林,叫人如何不愛它?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