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浙江省地方金融條例》(下稱“《條例》”),包括總則、地方金融組織監督管理、金融風險防范與處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法律責任以及附則六個章節共52條,將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這是我省采取地方立法形式,進一步規范地方金融活動的法制化舉措。那么,此版《條例》具有哪些特色?對臺州的地方金融發展有何意義?對此,記者采訪了臺州市金融穩定發展中心工作人員郭艷。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民間借貸實行備案制
《條例》明確,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和其他地方各類交易場所、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國務院授權省人民政府監督管理的其他地方金融組織從事相關金融業務,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有關金融監督管理規定,取得相應行政許可或者辦理備案。民間融資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省有關規定向設區的市地方金融工作部門備案。
對于民間借貸,《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民間借貸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當存在單筆借款金額或者向同一出借人累計借款金額達到300萬元以上;借款本息余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累計向30人以上特定對象借款的情形時,出借人有權督促借款人履行前款規定的備案義務,也可以自愿履行。
同時第四十四條規定,民間融資服務企業、民間借貸的借款人不履行備案義務,或者提供虛假備案材料的,由設區的市地方金融工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按規定予以處罰。
對民間借貸相關情形進行備案,有什么好處?郭艷告訴記者,江浙地區向來是中國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區域,臺州的民間金融借貸活動也比較活躍。以往各個部門出臺的相關規章制度約束性不強,而《條例》以立法的形式,使民間借貸有章可循。
“備案制度將大額、多數人借款納入政府行政管理范疇,是對規范引導民間融資行為的良好探索,同時可以排除非法集資等犯罪行為的‘非法性’要件。過去,金融監管部門往往是在問題爆發后開始介入,監管制度將風險掌控環節前移,對于防范化解民間金融風險、維護民間融資市場秩序、促進地方民間金融不斷規范具有重要意義。”郭艷說。
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臺州經驗獲推廣
記者注意到,《條例》強調了“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并將其單獨列為一章。
近年來,我省在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中探索形成了許多好的經驗做法,臺州實踐也一再獲得認可和推廣。如臺州市通過建立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并通過發揮信用信息平臺功能,幫助金融機構有效甄別企業信用狀況,鼓勵金融機構對信用良好的企業給予融資優惠和便利,多措并舉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條例》對上述做法進行了提煉和吸收,第三十六條作出相應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建立和完善為小型微型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立健全風險補償和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的資本持續補充機制,鼓勵融資擔保公司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合作和擔保責任風險分擔機制。
第四十條規定: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推動金融信用環境建設,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將市場主體相關信用信息納入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鼓勵金融機構對其認定的信用狀況良好的市場主體在貸款授信、費率利率、還款方式等方面給予優惠或者便利。
“臺州小微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為全省乃至全國信用體系建設探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在全國率先成立的信保基金,破局了小企業擔保難、互保煩難題,是我市在探索銀擔風險分擔機制、完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的有力實踐。”郭艷說,接下去,我市將繼續發揮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作用,積極落實《條例》內容,引導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