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邢先生和臺州的朱先生素不相識,卻因為一件事情聯(lián)系到了一起:兩人雖然相距2000多公里,但“座駕”卻是一模一樣。
誰是李逵?誰是李鬼?
來自2000公里外的舉報:“我的車子可能被你們那的人‘克隆’了。”
邢先生是深圳人,平時在成都做生意。從年前返回老家,再到疫情影響,邢先生已經有4個多月沒到成都了,但是放在成都的私家車已經到了年檢的時間。
邢先生的“座駕”是一輛價值上百萬的悍馬,黑龍江牌照。幾天前,他委托朋友給愛車安排了年審,結果卻讓他意外。好朋友反饋:車子有一條違法記錄要先處理才能年檢。
讓邢先生不解的是,違法地點竟是在距離成都2000多公里的浙江臺州。
“臺州是哪里?我人一直在深圳啊!”邢先生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城市,更別說人去過了。但是,從當?shù)亟痪块T調出來的違章抓拍截圖里,邢先生一眼就看到,確實是自己的車。
邢先生想來想去,判斷臺州那輛車很可能是“克隆車”。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4月17日中午,邢先生給臺州臨海古城交警中隊打了投訴電話,希望交警能幫忙查查。

民警找上門他一臉委屈:“這個車子是別人低價處理給我的。”
臨海古城交警中隊接到舉報后立即開始排查。民警發(fā)現(xiàn),這車夜間都在臨海市白水洋鎮(zhèn)某小區(qū)附近出現(xiàn),基本判斷車主就住在那個小區(qū)。
17日下午,當這輛車出現(xiàn)在小區(qū)時,古城交警警航隊出發(fā)前往。民警用無人機偵察,不出5分鐘,果然發(fā)現(xiàn)停在小區(qū)北門附近的這輛白色悍馬“克隆車”。
車主為旁邊那幢5樓的朱先生。很快,交警就找到了他。
朱先生拿出證件,都是齊全的。乍一看沒有問題,但仔細甄別后交警發(fā)現(xiàn),證件全是高仿的。
朱先生一臉茫然。“這個車子是跟別人買的,那人說這個車子是拿來抵債的車子,只要十幾萬,我覺得好便宜,就買了。”
朱先生因為購買“克隆車”,將等待交警的進一步調查和處理。
交警揭開“克隆車”秘密:“豪車低價賣肯定有貓膩。”
古城交警中隊副中隊長康凱在接受小時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克隆車”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xiàn),“就在十天前的8號晚上,我們在城區(qū)也查扣了一輛原車在杭州,‘克隆車’在臨海出沒的白色保時捷卡宴。”
康隊長表示,這類“克隆車”大多都是豪車,但是卻往往只有同款原裝車十分之一左右的價格,非常便宜。“這些車往往是走私過來的或者偷盜倒賣過來的‘問題車’,走正常的檢驗和上牌手續(xù)通不過,無法上路,只好采用這種‘偷梁換柱’的方式。”
據(jù)悉,“克隆車”可以理解成“套牌車”的一種延伸,“套牌車”僅僅是對汽車的牌照進行模仿,而車子的外形,品牌,顏色可能完全不同。“但‘克隆車’所有的信息,以及外觀和顏色,甚至是車架號都打磨得一摸一樣,一般沒有經過專業(yè)的甄別,是很難判斷出車子是不是‘克隆車’的。”
交警告訴記者,目前車主發(fā)現(xiàn)車子被人“克隆”的主要途徑就是“克隆車”在異地違章,但是車主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沒開車去過那個地方,才會引起警覺。
“我們建議車主在購買車輛時一定要認真核查車輛信息,切不可貪便宜買價格明顯大大低于市場價的車輛,哪里會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一般肯定有貓膩在里面的。”交警提醒,購買“克隆車”很可能給車主本人引來諸多麻煩,甚至觸及法律,到時追悔莫及。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