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并濟嚴控社區傳播,全流程服務境外來華人員——專訪中共臺州市黃巖區委書記陳建勛
對確診病例實施“一人一專班”,封閉村落“點單式”物資供應;改造集裝箱作為臨時人員安置點,“敲門行動”為特殊群體提供必備物資;整租賓館、大巴,幫助熔噴布模具、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第一時間復工復產;主動詢問、“點對點”接送、個性化服務,全流程管理境外來華人員。
新冠肺炎疫情洶洶來襲,臺州市黃巖區一度被視為疫情比較嚴重區域,防控工作面臨巨大壓力。黃巖區如何開展疫情防控突圍戰和復工復產主動戰?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進入了境外輸入為主的階段,當地政府在開展防控境外輸入方面,面臨了哪些問題?如何認識這些問題?如何部署回應?圍繞這些議題,3月20-21日,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郁建興教授調研了黃巖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對中共臺州市黃巖區委書記陳建勛進行了專訪。
郁建興:陳書記您好!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黃巖區是全省輸入型病例較多的地區,疫情防控壓力非常大。盡管如此,黃巖區仍然有效地控制了社區傳播,較快地實現了風險降級。在疫情防控方面,黃巖區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舉措?
陳建勛:黃巖區的風險等級在浙江省發布“五色圖”初期一直處于中風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黃巖區早期的輸入型病例較多。
回顧起來,黃巖于1月21日晚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按照全省統一部署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揮部,我和區長任“雙組長”,涵蓋32個成員單位,下設12個工作組,聯動全區910個網格,每個網格“捆綁”7個人,包括駐片鄉鎮街道領導、駐村干部、村干部、專職網格員、流動人口管理員、責任醫生、公安民警,累計“捆綁”7370人次,把整個網格的作用最大化,所有責任落實到“最后一公里”。光靠專職網格員一個人,影響力還是有限。同時,我們要求所有鄉鎮,給每個村派駐2名干部,與村干部共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這樣一來,雖然那個時候還是有些緊張,但心里比較有底。還有一個關鍵舉措就是群防群控。在1月21日,很多單位已經進入半休假狀態。我們要求所有黨員到社區報到,8000多名黨員第一時間下沉到一線充實防疫力量,并動員社區志愿者、居民等共同參與疫情防控,保證社區有能力實現24小時值守。我們的廣大志愿者也積極參與到交通節點檢查工作中,與黨員干部、民警一起守住黃巖的出入口。
1月24日,黃巖出現首個確診病例,到1月30日,確診病例達到14人,并且均發生在院橋鎮。黃巖隨即被列為重點風險區。確診病例比較多,但我們堅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開展地毯式排查。為扭轉形勢,我們在全區實施“三級分類管控”,將全區354個村(社區、經聯社)分為疫情村、隔離村、觀察村三個等級,實施不同強度的統籌管理,特別是把居家隔離和集中隔離人員管控作為最為要緊的工作來抓。這里的一個關鍵舉措是,我們對所有確診病例實施 “一人一專班”管理,嚴密開展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排查。以感染者為核心,從家庭成員、社會關系、行蹤軌跡等方面入手,對一級接觸者和二級接觸者進行全方位的“溯源”排查,并根據不同情況,堅決落實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整個黃巖區累計居家隔離八千余人。因為大多數確診病例都是在院橋鎮,自2月1日起,我們對院橋鎮實施全區域硬隔離,進出10條主次干道全部封閉,除醫療救護車、消防應急車、生活物資配送車、垃圾清運車“四類”車輛外,其他人員和車輛一律不準出入。我們也在第一時間動員黨員和老百姓嚴把村口卡點、緊盯居家隔離人員、強化宣傳引導、開展環境消殺等。
郁建興:上述舉措得以有效執行,得益于哪些重要因素?
陳建勛:就重要因素而言,首先,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英明果斷決策,每個節點都踩得非常準,統籌得當。第二是黨的領導,在疫情期間,我們充分發揮了黨委協調各方、統領全局的核心作用,從區四套班子到基層村組織都進行了全面動員,切實形成了全區“一盤棋”。第三是網格化管理體系,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構筑了基層的第一道,也是最堅實的一道防線。第四是群防群控,黨員、志愿者、社區居民,都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三化十二制”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最后是物資保障,我們主動幫助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協調解決復工問題,推動全區10家企業復工投產,有效緩解了防護服、口罩等防疫物資緊缺難題。同時,區財政累計下撥2678.6萬元,開辟了綠色采購通道,允許對防護類應急物資緊急調撥、購買,確保應急物資儲備充足。我區企業積極作為,助力疫情防控,比如,臺州曦禾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向市場供應了糧食26噸,蔬菜30噸,并先后12次向臺州恩澤醫院、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黃巖中醫院贈送有機大米和蔬菜5299公斤,價值13萬元。
郁建興:您對這些重要元素的歸納非常精彩,與我在其他幾個區縣調研中看到的情形基本一致。我這次在黃巖寧溪鎮調研時聽到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在疫情防控期間,寧溪鎮一位村民迫切需要跨鎮就醫,當地黨委政府在嚴防死守的情況下,給予特殊的政策照顧,指定專人負責監督“點對點”運送,確保“不停留、不接觸”。疫情防控,硬核是故事的一面;但硬核的手段難免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封村后的正常生活保障、被困人員的關懷、弱勢群體、特殊群體照護等。黃巖區在開展硬核抗議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剛柔并濟體現人文關懷的做法和案例?
陳建勛:在院橋鎮實施全域硬隔離之后,我們專門落實工作小組對鎮里的群眾進行“點單式”送菜服務,共配送豬肉76303斤,蔬菜153700斤,禽蛋22695斤,大米55900斤,食用油1734瓶,總價值2861329元。2月18日,院橋鎮解除封鎮,整整18天里,鎮里的老百姓非常配合,毫無怨言。
針對疫情期間被困于高速公路、火車站等的人員,我們從2月4日開始在臺州火車站東北角和臺州奧特萊斯廣場西側兩個南北對應區塊安裝了200個集裝箱,每個集裝室都配備了水電、衛浴、空調等配套設施,截至目前已為560人提供了免費食宿。
對于困難群眾,我們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敲門行動”、“洗樓行動”,短時間內走訪全區3345名特殊困難群眾,送上大米、食用油、口罩、消毒液等必備物資,對特困供養對象、孤兒、困境兒童提供500/人補助、養老機構在院老人和工作人員200/人補助,給予養老機構在院養老人員5元/天/人的慰問金。同時,把“防疫巡查”和“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緊密結合,在車站、橋梁、涵洞、廢棄建筑物等區域開展常態化巡查,及時為流浪群體提供服務。對養老機構進行精準閉環管控。制定了包含防疫管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養老機構封閉式管理細則,并組織了1221人次的服務巡查小組,每日不間斷對養老機構和照料中心防疫情況進行檢查。我們還利用閑置公房,為孤寡老人、無家可歸人員提供臨時住宿。
針對疫情期間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員,我們開展了“春風舒心”心理紓困行動,組織具備心理咨詢資格的黨員干部前往社區網格為留觀人員開展心理咨詢和疏導。
在疫情期間,黃巖區連續7天為全區群眾提供5萬只免費口罩,居民通過網上預約,工作人員送口罩上門。針對部分群體無法通過上網獲得口罩,我們專門預留了一部分口罩提供給這些群眾,確保免費口罩在更大范圍的覆蓋。
郁建興:浙江省以2月9日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為標志,全國以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為標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抗疫情、保運行”兩手抓的新階段。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明確提出,“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要以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為抓手,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要按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原則,以縣域為單元,確定不同縣域風險等級,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分類管理、精準施策、縣為單位,構成了新一階段疫情防控的12字方針。這為“抗疫情、保運行”兩手抓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同時,以縣域為單位,也給縣級政府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在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兩手抓”的新階段后,黃巖區開展了哪些工作?
陳建勛:黃巖謀劃復工復產較早,這也是企業的迫切需要。1月27日,就有企業主動聯系我,討論復工復產的準備工作。針對疫情期間的特殊防護要求,我們建立了“一企兩專員”制度,每家企業派駐1名疫情防控指導專員和1名復工指導專員,線上線下全天候指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準備工作。2月18日開始,取消審批制,全面推行“備案制+負面清單+承諾制”。我們將“三服務”工作與推進復工復產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隊進駐企業開展組團服務,共組建了450個服務專班,實現規上企業全覆蓋。我自己承擔了7家企業。同時,出臺優企惠企“13條”、稅收惠企“20條”等系列政策,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措施。
為了幫助企業招工,我們出臺了最大力度的復工補助政策,初期階段每人800元,后來增加至每人2000元。我們組織了招工專班,由統戰部長負責,專門派出了三組招工組分赴安徽阜陽、貴州黔西南、河南平頂山“駐點招工”,累計接返務工人員23214人。目前全區規上企業員工到崗率達到97%。截至2月29日,黃巖區的復工率達到98.91%,位列全省第4位,以電力指數為計算標準的產能恢復率達到92.87%,位列全省17位。
郁建興:這些做法是黨委政府進取心的生動體現。我在杭州市余杭區、富陽區和寧波市鄞州區調研時,也看到了企業防疫專班、地方化的惠企政策、政府出面組織人員復工等做法。除此之外,黃巖區的復工復產工作,是否有一些特別的內容?
陳建勛:黃巖區的復工復產工作的確有特殊之處。為什么呢?黃巖區承擔了部分防疫設備和物資供應的工作。黃巖區是老工業基地,靠著制造業發家起步,其中一項重要的產業就是模具生產。黃巖區擁有國內唯一一家生產口罩核心熔噴布設備模具的企業——精誠集團。在疫情期間,精誠集團臨危受命,按照國家發改委要求,緊急生產多套3.2米熔噴模頭,產量為原先的50倍,可保障國內日生產口罩4億只。黃巖也有多家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是全省防護服供應的重要來源。比如黃巖求新旅游用品廠作為2003年迎擊“非典”的應急物資生產重點企業,在此次抗疫戰爭中再次出征,大年初一即召回員工開展醫用防護服生產,車俊書記到企業調研,給予充分肯定。為了保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快速復工復產,我們區委區政府積極幫助企業在本地招工,以最快速恢復防疫物資生產,現場辦公改良生產設備,加大財政補助力度。我們把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員工單獨集中在一個賓館里居住,由政府派大巴車定點接送,保證防疫物資正常生產。
郁建興:黃巖在努力做好突圍戰的同時,還為全國其他地區的防疫物資供應提供了重要保障,這實在太贊了。您剛剛提到車俊書記的調研。3月11日,車書記在寧波調研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時提出,要推動復工復產過程變為轉型升級過程。在這一方面,黃巖有什么樣的思考和部署?
陳建勛:這次疫情肯定給我們的經濟造成巨大影響,但同時也給一些產業、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黃巖。黃巖的原料藥產業本來就初具規模,目前疫情防控對原料藥的需求大大提高,這部分企業已經嗅到了市場前景,紛紛謀求轉型生產新冠病毒相關的原料藥。同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企業發現,繼續走原來的勞動密集型道路,附加值已經越來越低。在“兩手抓”工作中,我們發現一個現象,越早完成數字化轉型的企業,不僅受疫情影響越小,同時還能搶戰先機。這充分說明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也說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遠大前景。所以,黃巖區委區政府將深入貫徹落實剛剛召開的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在企業用地、政府性資金獎勵、技術改造立項等方面制定相關政策,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牽引創新發展,幫助企業“轉危為機”,同時,大力引進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團隊,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
郁建興:目前,嚴防境外輸入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新目標、新任務。在這一方面,黃巖區做了哪些部署?
陳建勛:3月初,我們抽調了公安、僑辦、僑聯、外事等10多個部門的業務骨干,組建涉外人員工作專班,實體化進行辦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深入排摸。嚴格執行涉外人員“一人一檔”登記制度,發動19個鄉鎮(街道)、2813個微網格、全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進行地毯式排摸。二是全程閉環管理。制定涉疫高危人員管控工作流程,規范境外人員從入境到交通運輸、隔離防護等全流程的管理細則。對浙江省內、上海口岸入境的人員和通過臺州機場、車站、高速進入黃巖的人員,落實專車和工作專班24小時待命,實行“點對點”接送。同時,根據入境人員始發國或途徑國的疫情等級,分類落實集中觀察、居家觀察、全程跟蹤登記等措施。3月7日工作專班實體化辦公以來,入境人員已經全部落實集中醫學觀察和居家醫學觀察。堅持一視同仁,對入境的中外公民無差別執行防控措施,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個性化服務。比如,組建“村管家”工作團隊,為隔離人員統一辦理必需的急辦事項。通過各平臺及時發布海外僑胞回國咨詢熱線電話、回國流程,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協助。考慮到部分群體的身體狀況不適宜集中醫學觀察,我們對疫情重點國家(地區)返回的80周歲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孕產婦、基礎性疾病等人員,經提前申請并獲批準后,可由集中醫學觀察轉為居家醫學觀察。
郁建興:這些做法都非常好。盡管如此,我們在掌握境外人員信息方面,還是無法實現全覆蓋。面對可能的遺漏,您怎么看?黃巖區有哪些工作謀劃?
陳建勛:首先我認為要做到絕對覆蓋很難,但還是要最大限度地做到。我們正在謀劃五方面的工作:一是關口再前移。建立健全“一碼一庫一平臺”的數據支撐(“一碼”是健康碼國際版,“一庫”是境外重點人員及其國內聯系人數據庫,“一平臺”是海外僑胞回國健康信息預申報平臺),發揮好僑團商會和僑胞親屬的作用,強化對入境人員預排查和信息收集工作,全面摸清黃巖籍僑胞以及在外投資商人、在外留學生、返回黃巖工作的外籍人員等底數,前移工作關口。二是智控再精密。要嚴守入黃對接、通道防控、社區管控、隔離管控等智控關口,嚴防外部傳染源輸入。對重點境外入浙人員,做好提前摸排工作,及時錄入信息,盡早落實管控,力爭排名向前移位。三是閉環再嚴密。按照省防指《完善重點空港口岸入境人員受控進入機制工作方案》要求,認真執行派駐工作力量、人員轉運、納入本地疫情防控體系等工作措施,對入境人員的檢疫、轉交、接送、隔觀、解除等所有重點環節進行閉環管理,嚴防失控漏管。同時,強化柔性管理,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做好輿情引導工作。四是短板再提升。強化首站負責制,嚴把車站、高速入口等境外疫情輸入的第一道關口,加強各地各部門聯防聯控。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嚴守基層村社小門。“小門”是境外疫情輸入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守牢“小門”是當前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因信息滯后而無法及時對接的境外歸國人員,我們進一步動員網格、志愿者等強化村居(社區)出入口的把關和問詢,一方面實行閉合式管理,原則上一個村居(社區)只保留一個出入口;另一方面規范通行標準,村居(社區)人員憑“綠碼+測溫”通行,非本村(小區)人員加驗身份證。
郁建興:您說得非常好,我們已經進入風險社會,不能追求絕對的無風險目標。我在多個場合呼吁,社會必須要有一定的風險耐受力。疫情固然可怕,但是整個經濟社會停滯帶來的危害或許更大。相較于區域內管控,管理境外歸國人員的不確定性因素更多,難度更大。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將境外入境人員視為危險的病毒,對待他們,從用語到行動,從工作機制到獎懲體系,既要體現精密智控,應控盡控,又要體現人文關懷,大國責任和擔當。黃巖在前期疫情防控和現在防止境外疫情輸入過程中的很多做法,值得其他地區借鑒。感謝陳書記!
(文/黃飚,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嚴國萍,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教授、報刊部主任;吳結兵,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