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3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徐子淵 市委報道組 曹思思 林俐)3月14日18時,浙江玉環大麥嶼港對臺直航碼頭,2個裝有干制蝦米的冷凍集裝箱乘坐著“中遠之星”客滾輪,朝著臺灣基隆港駛去。這是玉環東海魚倉現代漁業有限公司獲得自營出口權后交付的首筆訂單,兩個貨柜共計50噸,價值80萬美元。
“雖然這批貨價值只有80萬美元,但接下來我們每周至少有2個集裝箱從大麥嶼港發往臺灣基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玉環東海魚倉現代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招永的話語中滿是興奮。自2月18日,玉環第一批拖蝦漁船疫情解禁出海以來,當地漁民海上作業逐漸恢復正常,捕撈的鮮蝦經海上加工中心母船現場加工成蝦米后陸續運抵岸后,新訂單接連不斷。
去年,企業獲得臺州海關最終頒發的《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證明》后,無需通過外地港口代理出口,能為企業節約不少成本。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復工復產時間有所推遲,但林招永信心十足,“疫情對我們影響并不大。目前海上各方面作業已基本恢復正常,市場是供不應求。”
2018年,玉環市開創全國先河,組建集加工母船、過駁子船、生產船為一體的海捕蝦全產業鏈海上加工中心。“東海魚倉”浙玉漁加99999船是全產業鏈里的加工母船,并配有6艘過駁子船,持航能力達5個月,與海上作業的玉環118艘拖蝦漁船形成生產加工無縫對接,從鮮蝦入倉到蒸煮、烘干、篩選、去殼脫肉再到出盒裝成品,整個過程僅需28分鐘。
目前,“東海魚倉”干制的蝦米主要銷往日本、美國、臺灣等地。干制蝦米暢銷,鮮蝦米的身價跟著水漲船高。“以前鮮蝦米的收購價每斤只有2元左右,自從有了‘海上加工中心’,鮮蝦米的‘身價’翻了一番。”林招永算了筆經濟賬,現在玉環的拖蝦船不需要花費五六天時間返港銷售,鮮蝦直接在海上收購,一年加工深海蝦米1500至2000噸,算下來一年可為玉環所有拖蝦漁民增收近1億元。
據了解,拖蝦作業是玉環捕撈業的支柱,全市共有139艘拖蝦漁船,占捕撈漁船的31.9%,涉及蝦類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相關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年產值達6億多元。
“現在我們不愁銷路,‘海上加工中心’能有多少產出,我們都能銷完,今年的年產值有望達到2億元。”林招永信心滿滿地說道。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