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2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李攀)戰“疫”硝煙未散,另一場“戰役”悄然打響。繼采用包車、包專列、包機等一系列“超常規”方式接外來務工者返崗復工后,近日,杭州、寧波、溫州等地紛紛推出貨真價實的人才“禮包”,創新啟用“云端招聘”等舉措,傳遞出共同的信號——浙江,戰“疫”引才兩不誤。
在此之前,省委人才辦專門下發通知,從落實關心關愛人才舉措、靈活組織實施人才計劃等8方面,要求各地實現疫情防控與人才發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在疫情防控還吃緊的時候,浙江為什么騰出手布局引才“先手棋”?
線上線下雙輪驅動
2月24日深夜,杭州發出一封飽含深情的“求賢令”,重磅推出“戰疫引才、杭向未來”八大舉措。其中,對于應屆畢業生,杭州將在發放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一次性生活補助的基礎上,再給予每年1萬元租房補貼,最多可享受6年。這一誠意滿滿的政策一經推出就被網友送上了“熱搜”。
同樣是2月24日,在寧波,一場前所未有的“云端招聘”開啟,一口氣推出2000多個高薪崗位。招聘活動由政府一對一排摸用人單位需求,點對點接受企業預訂開設云面試室,還有城市品牌直播間、雇主品牌直播室、政策咨詢直播間等平臺為求職者答疑解惑。在溫州,當地啟動了“千企萬崗雙線招才月”活動,計劃組織1000家以上重點用人單位,推出1萬個以上工作崗位,線上線下雙輪驅動招才引智,力爭引進一批復工復產緊缺急需的各類海內外人才。
除了杭甬溫等傳統引才“大戶”,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臺州等引才“新秀”也不甘落后。短短兩個多月,嘉興就通過“云招聘”“云簽約”等方式,開展網上對接人才項目200余個,引進博士及以上人才30多人。
從危機中看到轉機
疫情之下,從危機中看到轉機,著眼未來搶抓人才,并非一次突擊“考試”下的匆忙抉擇。事實上,從2003年開始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到如今積極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省,浙江始終把人才這一資源擺在戰略地位來抓。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口紅利正逐漸向人才紅利轉變,抓緊吸引人才進入,一方面為浙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浙江經濟抵御各類風險的能力。在戰“疫”中,相比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人才科技型企業不僅受影響較小、復工復產較快,更是在抗擊疫情中大顯身手,比如依托大數據使出3件“法寶”:五色疫情圖、個人健康碼、精密智控指數,既有效推動了疫情防控,又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又比如智能AI外呼機器人代替人工逐人逐戶打電話了解情況,1小時就能呼出2萬個電話,大大緩解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壓力。這背后,正是浙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深入實施以來,產業提升、人才集聚所帶來的風險抵御能力提升。
人才生態是不變“法寶”
疫情之下,人們更理解“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話所蘊含的深意。
在浙江,這些“安心”的要素早已全部被納入一個叫“人才生態”的系統中,戰“疫”期間,這也成為浙江引才的“法寶”。最近在杭州人才圈里流傳的一個小故事足以佐證:一名德國工程師是杭州特種紙業有限公司簽約的核心技術骨干,受疫情影響,遠在海外的他難以回到杭州。企業通過24小時人才服務熱線反映情況后,富陽區委人才辦立刻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開設了人才返富綠色通道,按規程為他辦理健康碼、通行證等,讓他如愿回到了第二故鄉。
從人才的工作到生活,類似“店小二”式的溫暖故事還有很多。在臺州,20家人才服務型銀行對人才創業企業進行針對性融資需求排摸,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減低利率、提升信貸額度,這對正在起步的創新型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在湖州,市、縣、鄉三級聯動選派干部“一人一企”開展駐點服務、“一企一策”落實幫扶措施,對企業反映的人才方面問題實行銷號管理。衢州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契機,成功開發了衢州市政策信息服務平臺人才獎勵資助系統,加快推進人才政策兌現線上辦理,同時制定疫情一線人才優先選拔、破格評審的操作流程,重點面向醫護人才開展“火線”選拔……這波看似疫情期間的“非常規”操作其實是浙江“人才生態”系統的正常“衍生”。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