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各種各樣的集福、送紅包活動在我們的朋友圈里熱鬧地開展,身邊參與的親朋好友越來越多,動不動就有小伙伴表示又參與了幾個億的“大項目”。
1月16日上午,三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方小超的一個8000萬大項目的微信群也炸開了鍋。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這個微信群是一個P2P案件錢款兌付群,群里的大部分人相互都不認識,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三門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受害人。
2017年年初,該公司在其手機軟件上發布了財富系列理財產品,以高收益為誘餌,誘導2.8萬余名投資人將8000余萬資金投入平臺。
2018年9月,該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兌付出現困難,多名投資人選擇了報案。三門公安成立了專案組對該案進行偵辦,拉開了這場總金額8000余萬、涉及人員2.8萬余名的“大項目”攻堅戰的帷幕。
大型經濟案件由于在最初發案階段介入不及時,犯罪嫌疑人有機會轉移財產、毀滅證據,甚至潛逃出境。為規避這一類問題,專案組雙管齊下,一方面將公司實際控制人、負責人、財務、技術維護等主要崗位人員實施管控,在實時掌握人員動向的前提下敦促平臺實際控制人對平臺的投資戶進行兌付,減少投資人的損失;另一方面到該公司服務器所在地杭州、上海等地調取了最原始的用戶核心資料,牢牢握住了整個案件的命脈。
在專案組的努力下,6個月里,該案未兌付金額一降再降,從8000余萬降至2600余萬,最后降到了800余萬。
2019年3月,該公司無法再兌付剩余的800余萬金額。專案組決定對剩余涉案贓款去向開展擴散深挖式調查。兩周之后,專案組將目標鎖定在該公司的合作公司—上海某支付有限公司,并在第一時間凍結了兩家公司關聯的資金賬戶。最終,剩余的800余萬也被全部追回。
追回全部錢款后,專案組和檢察院開始著手錢款返還工作。2019年12月24日,最后一筆錢款被成功返還至投資人李先生的手中,他和朋友特地從杭州開車到三門一起將一面印有“神警雄風,犯罪克星”的錦旗送到了方小超手中。"原本以為平臺爆雷了,錢都虧沒了,萬萬沒想到,被你們全部找回來了,一分都沒少!”李先生激動地說道。
馬上就要過年了,群里的投資人認為民警幫助他們挽回了損失,想要動員群友發紅包感謝民警和檢察官,這才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大家的好意我們心領了,破案追贓本就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領了你們的紅包,我又得花好幾個月挨個去‘返還’呀。新的一年就要到了,各位也要擦亮眼睛,謹慎網絡投資!”方小超在微信群里這樣回復。
警方提醒
網絡投資一定要謹慎,保持理性,高額回報的背后往往帶著巨大的陷阱,應當正確甄別投資風險和詐騙陷阱,以免上當受騙。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