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縣檢察院青年干警正在為該院今年“四個一”活動之“叩問檢察初心 言答法治擔當”主題辯論賽緊張備戰。
“啥叫優秀的年輕干部?大道理我們不懂,但能改善我們生活,能幫我們解決事兒的就是好干部。”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優秀與干實事之間劃上了等號。
“百姓眼中,優秀干部的標準因需而異,但在我們眼中,優秀的年輕干部是腳踏實地,能挑重擔,值得信賴。”在基層干部眼中,年輕干部既要有夢想,也要能“過日子”。
“優秀的年輕干部就要下到基層一線、重點項目去淬火歷練,去‘墩墩苗’,被‘壓壓擔子’,然后‘接接地氣’。”在組工干部眼中,優秀的年輕干部離不開一線鍛煉。
雖然評判優秀的標準各有不同,但仙居縣培養好干部的標準正逐漸清晰。近年來,仙居縣遵循干部成長規律,按照拓寬來源、優化結構、改進方式、提高質量的要求,大力發現培養一批年輕干部,不僅有了一定數量規模,還有了質的提升。
據統計,近3年來仙居縣提拔或轉任干部中,年輕干部占總數相比換屆前增加了11.8個百分點,并梯隊培養了一批優秀年輕干部。目前,干部隊伍逐漸形成合理的年齡梯隊結構,為仙居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干部儲備和人才保證。
導師帶領 知人善用
“讓年輕干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精做細去探索,讓他們帶一份‘工匠精神’。”說起年輕干部的培養,仙居縣人民檢察院從事干部管理工作的曹揚媚用“知人善用”來概括:“旎子性子溫和,接待群眾信訪工作總能柔性化解;張捷、貴亞喜鉆研課題,他倆的課題研究屢獲批示;胡強強項在邏輯思維,公訴的工作就很適合……”
在仙居縣人民檢察院,年輕干部都有兩個“標簽”,一個較為固定,一個等待突破。曹揚媚細數了幾位年輕干部的長處,這是他們的“固定項”,也是一段時間內他們的發展方向;而另一面,他們的不足之處、不擅長領域正等著他們去突破完善。
“我們能做的,就是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在年輕干部成長的過程中搭把手、指個路。至于,最終他們能走多遠,取得多大成就,還得看自身修行。”在年輕干部看來,曹揚媚說的自我修行的確重要,但他們心中的那位“師傅”,一樣重要,不可或缺。
今年7月,仙居縣紀委監委專門針對“89后”年輕干部開展競爭選拔,4名干部脫穎而出提拔到中層正職崗位,90后蔡澤彬就是其中之一。說起快速成長的“小秘密”,他說有位良師引路。
監督執紀規則、法規條文、大塊頭的工具書……在蔡澤彬的案頭,書籍的更新從未斷過,他的學習也從未停止。“不同的案件,涉及到的規則不同,需要掌握的知識也各有差異。老師給推薦的書,針對性強,不僅讓我上手更快,也對案件有了更深的了解。”蔡澤彬口中的老師就是仙居縣紀委常委、縣監察委委員、縣委巡察辦主任張志華,也是他的結對導師。
“程序、審批、實操……在關鍵性方面稍稍點撥,他們就懂了。現在的年輕干部成長很快,我們這些‘老人’樂得為他們‘鋪梁架橋’。” 張志華表示,作為導師,他們更愿意放手,讓年輕干部多參與重大案件:“有挑戰,才能有進步!”
據了解,近年來仙居縣各個部門在培養年輕干部上根據部門特色,各有高招。大膽使用、結對幫扶、調動積極性等,一支既想干事,也能成事的年輕干部隊伍正逐步形成。
田市鎮90后干部開展“青年沙龍”,就黨員發展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熱烈討論。
把官做淡 把事做精
如果說,向實踐學習、拜人民為師,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經之路。那么,如何把官做淡,把事做精就是一名合格年輕鄉鎮干部的“度量尺”。
下各鎮村子多、人口多、重點項目多。雖然任務重、情況復雜,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年輕干部卻個個挑起了大梁。85年的羅波,兼著三項重點項目,辦公室一天到晚不見人,施工現場一“逮”一個準;86年的王希,負責城鎮建設,手頭上有著多項政策處理要完成;88年的陳銀武是重點辦副主任,鄉鎮重點項目進展如何他了如指掌;89年的林江陽為了一個農業項目落地,領著投資方滿山跑找合適場地;還有90后的年輕干部王超俊和李高翔,干什么事兒都習慣先為村民想一想,為村民謀福利……
近年來,仙居縣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年輕干部的主陣地,引導年輕干部到基層經風雨、見世面、增才干,鍛造能擔當的“鐵肩膀”。
“年輕人思維活躍,有‘好想法’,但如何變成‘好做法’,還需再加上了解基層、會做群眾工作這兩個要點。”南峰街道組織委員暨建敏表示,街道的重點項目上集聚了大批年輕干部,讓他們在工作中接地氣,向老百姓學習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土辦法”。
從剛到街道不懂如何與百姓打交道,到如今可以與老百姓話家常,三四年時間經歷4個重點項目的潘侃侃笑言“老百姓就是最好的老師”;90后李家皓從沒想過,基層工作如此繁瑣,與老百姓溝通有那么多的“小竅門”,通過不斷摸索學習,他更多了解到百姓的淳樸善良;91年的楊勝,為了污水零直排工作走街串巷,成了街道的“活地圖”……
從校門到“衙門”,在仙居這些年輕干部的身上,看到的不是“官員”二字,而是人民公仆這一形象。
多崗鍛煉 培育全才
“去村民家里就像打卡一樣。”這是90后干部潘俞玲、顧晨輝、項必成3人的共同感受,自從皤灘古鎮拆遷工作開始,他們就被抽調開始了走村入戶,動員拆遷。
雖然3人之前都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但這一次的“大跨越”讓他們成了拆遷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與他們一樣,在仙居正經歷跨部門、跨線條、跨行業鍛煉的年輕干部并不少。原在殘聯負責宣傳工作的吳冰娜,目前在“一戶多宅”整治辦負責宣傳工作,雖然都是宣傳,但剛到新崗位時,“一場會議,大半不懂,專業名詞讓我有些發蒙”;原來在鄉鎮工作的鄭佳麗到了“主題辦”,做起了自己最不擅長的文字工作;朱家琪也從鄉鎮工作到了科協,干起了送科技進校園的重點工作;張聿暘則從鄉鎮到工會翻開了自己新的篇章,“去體會了‘當一天工人’的活動,了解工人們的需求才能更好為他們服務”……這樣年輕干部“三跨”交流學習的例子,在仙居有太多,意外的是,在新的崗位上年輕干部適應迅速,收獲滿滿。
近年來,仙居縣積極推進年輕干部“五線歷練”工作,不斷加大優秀年輕干部跨部門、跨線條、跨行業交流力度,推進縣級機關年輕干部跨部門交流,引導各單位探索年輕干部常態化交流機制,努力打破干部部門化、干部使用內循環,為年輕干部成長創造有利條件,培養了一批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有專業背景的復合型干部。
優秀年輕干部的培養,有規章制度可尋;年輕干部的定義,在人民群眾、基層干部和組織部門眼里各有不同。但在仙居年輕干部看來,在當下崗位,要做好每一件事,無愧于心。至于外在評價“優秀”與否,已經不那么重要了,每一項工作的完結,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