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區)、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等6個試點省市被授予“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牌匾,正式啟動試驗區創建工作。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宣讀了《<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通知》,介紹了《方案》內容。浙江省介紹了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經驗和做法,以及積極創建試驗區的設想和打算。
接下來,各試驗區將結合自身特點,在數字經濟要素流通機制、新型生產關系、要素資源配置、產業集聚發展模式等方面開展探索,著力打造我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旗幟標桿。
臨海、溫嶺2017年成全省試點
早在2017年,我省就印發了《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行動計劃(2017—2020年)》。
目前,全省已在臨海、溫嶺等18個縣市推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試點。一個個搭載著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產業集群,在浙江遍地開花。
浙江將工業互聯網,作為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在全國率先推進建立“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和行業聯盟,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引入supET平臺有效提高了工藝效率和經濟效益。同時,培育了行業級、區域級和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47個。
今年,省經信廳、省財政廳對18個振興實體經濟(傳統產業改造)財政專項激勵縣(市、區)2018年實施情況進行了年度考評。臨海獲得優秀縣(市)稱號,溫嶺獲得合格縣(市、區)稱號。
數字經濟,臺州全國第31
其實,臺州的數字經濟做得也不錯。2018賽迪數字經濟百強城市榜單中,臺州位列全省第四,全國排名31位。
↓↓↓
回眸我市數字經濟(信息經濟)“進擊高階”之路,一個個文件的出臺、一家家企業的蝶變、一場場高端精準的“數字會談”,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腳印。在這條新時代的跑道上,我市秉持勇立潮頭的干勁,促轉型、引產業、立規范,戮力同心書寫臺州風云。
5年目標
2018年,臺州市還專門出臺《關于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今后5年的“奔跑”目標:
實施數字經濟“211”培育工程,即到2022年,臺州數字經濟規模實現倍增,增加值總量達到2000億元,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億元,規上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100%覆蓋。
緊盯“E蝶變”
增進臺州數字化版圖
蜘蛛將八只腳都掛在網上,身體可以在空中360度旋轉。近日,記者在浙江銀輪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也見到了這樣神奇的場景:
該公司最新研發的自動疊片蜘蛛手,三個不同位置的智能相機做位置定位,0.8秒即可抓取一個產品,實現超高節拍生產。
“這項新興設備利用先進的機器視覺技術、智能控制算法、創新的機械結構設計,解決了困擾行業多年的鋁油冷器難以高速精確定位的難題,實現了鋁油冷器產品智能化生產。”該公司自動化裝備部部長項昶斌表示,作為銀輪股份旗下一家從事智能化設備生產的子公司,其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推動“E蝶變”。
這是我市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臺州市緊緊圍繞“制造之都”建設目標,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主線,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全力打造全省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
臺州這方充滿生機的經濟熱土之上,“E蝶變”發生在各個角落。
?吉利汽車“機器換人”加大建設引擎;
?銀輪股份蜘蛛手機器人、四軸機器人、六軸機器人等簡化流程,節省90%人員和60%的場地;
?歐路莎、星星便潔寶“互聯網+”推動大健康智能馬桶走得更遠……
一組數據更能系統化展示
臺州市的數字化進程
2018年,臺州市實現企業上云近2萬家,超額完成9000家的考核指標,9家企業列入省企業上云標桿企業,利歐列入省大數據應用示范企業、天網網絡列入省行業云應用平臺名單,椒江、溫嶺、三門列入省兩化深度融合示范區;
新界泵業、長鷹信質等7家企業新列入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永高、雙環等15家企業通過專家評定,通過評定企業數是2015-2017年合計通過4家的近兩倍;
6家企業列入省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企業,3家企業列入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數字化企業不斷“點亮”,臺州的數字化版圖正在與日俱增。
擴大“朋友圈”
廣結數字產業“良緣”
去年11月,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這場全球數字化盛典吸引了眾多大咖前來。在我市的積極推動和指導下,溫嶺東部新區與北京熱刺激光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在會上正式簽約,總投資達15億元。
在數字經濟這場征程中,臺州市積極走出去,將數字觸角伸向各個領域,不斷擴大“朋友圈”,廣結數字產業“良緣”。
臺州市分別與新華網、騰訊、浪潮、三盛宏業等知名企業對接,起草和提出了一批合作框架協議;
智慧信息、臺州學院等與萬企動力、邁迪科技、浙江坤谷、博拉科技、銳制軟件等一批信息服務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鼎復數據、奇宏科技等一批企業落地……
回顧2018,臺州市推動數字產業招商引資步伐,明顯從容穩健。
“廣交朋友”的同時,我市注重厚植家底,不斷推進經濟提升和發展。近年來,我市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現已形成電子材料、電子信息機電產品、電子元器件、光伏電池、電光源等五大特色行業,并涌現了一批重點骨干企業。
目前,臺州市正在建設未來信息技術與產業研究院,希望將其打造成為數字經濟背后人才培育的重要平臺,進一步發揮項目孵化、項目招引作用,加快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到企業、落實為項目、孵化成產品,推動“制造之都”升級為“智造之都”,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
政策引領
堅持“一號工程”定位
近日,記者從市經信局了解到,2018年1-11月,全市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40.5億元,同比增長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9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臺州市一系列的政策“開路”。
在其高屋建瓴的方向引導下,我市包括經信局在內的各部門分工明確,不斷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兩個月前,我市還出臺《臺州市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今后5年的新目標——實施數字經濟“211”培育工程。
去年以來,數字經濟產業得到市委、市政府及市級各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市政府領導在多種場合明確提出抓數字經濟為一號工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加快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新年伊始,市委領導提出抓好四個一百項目(百項千億產業培育示范、百項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百項落地開工優質項目、百項零地技改項目),市經信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局正在著手編制重點項目推進實施方案,助推臺州全力打造成為全國數字經濟新高地。
在全市大抓數字經濟的浪潮中,《天臺縣數字經濟五年行動計劃》于年初新鮮出爐,天臺也成為全市第一個出臺數字經濟五年行動計劃的縣市級。
最后來了解一下
什么是數字經濟
↓↓↓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