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此前習近平還在尼泊爾媒體發表題為《將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推向新高度》的署名文章。
其中提到:中國在尼泊爾蘭毗尼建設的中華寺,成為中尼宗教文化交流的標志。
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中華寺的建成,有著這樣一群臺州人的辛勤付出。
△尼泊爾中華寺
浙江省臨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他們專門從事傳統建筑的新建與修復工作,尼泊爾中華寺就是出自他們之手。
為此記者聯系采訪了浙江省臨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下稱臨海古建公司)總經理黃大樹先生。
榮幸的行業佼佼者
尼泊爾中華寺是中國響應由聯合國開發署、教科文組織、尼泊爾王國政府組建的藍毗尼開發委員會和世界佛教聯誼會的邀請而建立的,是中國有史以來在國外的第一座正式寺院。中華寺項目于1993年開進入籌備階段,1997年3月動工興建,1998年10月建竣第一期工程,1999年全面完工,耗時兩年之久。
中華寺之于兩國關系有著重大意義,為什么會選擇浙江省臨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呢?“當時有好多家公司在競爭這個機會,我們能夠被選中是非常榮幸的!”公司總經理黃大樹回憶,他們公司自成立到被選中,已在國內新建或修復了不少的寺廟,建筑質量頗高,在行業中也是佼佼者,因此贏得了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信任,最終被派去建造中華寺。
不理想的建造環境
1997年春節一過,臨海古建公司的三十多位臺州工匠就踏上蘭毗尼之旅,中華寺的建造自此拉開了序幕。
因為技術過硬以及擁有充足的經驗,把圖紙化為實物對他們來說難度不大,但是當地的環境著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那邊的夏天太熱了,最高氣溫常常能到40度,每天要喝好多水。”黃大樹告訴記者,雖然抬頭就能看到遠處喜馬拉雅山上的白雪,但他們施工的地方可是中暑高發地,不過好在他們專門帶了醫護人員。值得一提的是,隨行的醫護人員還為當地百姓看了不少病。
△尼泊爾中華寺進入驗收階段
除了環境,語言交流也是這項工程的麻煩之處。建造中華寺,臨海古建公司還在當地招了大量的工人,他們講的尼泊爾語對黃大樹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書”,團隊里的兩個翻譯面對這么多人也是分身乏術。盡管有著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挑戰,但是他們也都一一克服,在工期內完成了建造。
不忘初心的文化傳承人
在得知中華寺受到習近平主席的肯定時,黃大樹表示自己相當高興:“這是一件為國爭光的事,能夠得到肯定是最大的褒獎。”
從普通泥水匠到如今的古建專家,黃大樹個人也有不少功勛,在2018年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筑分會召開的會員代表大會及高峰論談會議上,他還獲得了“優秀傳承人”的稱號。“我是一名臺州人,做到這些也是想為臺州爭光,想讓大家看到我們公司修復、建造的傳統建筑時,腦子里就能浮現‘臺州’二字。”
△湖州飛英塔
臨海古建公司已經在國內修復和建造了許多“中國第一”的工程:
例如位于湖州市的飛英塔,這是我國第一個修復的宋代磚塔,該塔堪稱我國最復雜的高塔之一,而臨海古建公司一次性完成了修復,順利通過實地驗收;
福建黃檗山的萬福寺有著大片木結構的仿唐建筑,這也是臨海古建公司的杰作,是我國歷史上一次性建成規模最大的建筑群。
目前,臨海古建公司正在廣東韶關的南華寺新建一座高108米的磚砌仿唐塔,預計明年竣工,屆時該塔將成為傳統建筑中的“中華第一高塔”。
41年過去了,臨海古建公司還將繼續他們的事業。在修復與建造的同時,黃大樹團隊也在不斷設計與研究,并開辦了培訓班。
“我們希望將這門技術傳承下去,通過教育讓傳統建筑后繼有人,向世界弘揚我們的傳統建筑文化。”黃大樹說這是他的初衷。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