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9月20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余磊 記者 金晨)9月18日下午,臺州市椒江區前所街道某水產公司在運輸河豚魚途中不慎將三大袋一百余條河豚掉落在公路邊,河豚含有劇毒,烹制不當后果不堪設想……
路上百余條河豚魚被人撿走
“一輛水產車經過人渡路上時,掉下三大袋河豚魚,被人撿走了……”9月18日下午4時許,前所派出所接到前所街道農業銀行工作人員的報警電話。
河豚魚的血液和肌肉、內臟等部分含有河豚毒素,毒性極強,0.5毫克即可致人死亡。河豚魚中毒,死亡率為60%,且死亡多發生在中毒后6~24小時內。
值班民警蔡曉蔚獲悉這一險情后,意識到問題嚴重,迅速帶領4名輔警趕到現場處置。經向報警人員及周圍群眾了解到,當天下午3時30分左右,一輛水產公司的送貨車在運輸過程中,因為繩子松動,三大袋百余條河豚不慎掉落在了路邊。這時,有兩名經過此地的群眾看到路上遺失的這三袋魚,在明知道河豚有毒的情況下,他們不顧周圍群眾勸阻,將河豚分別裝到自己的三輪車上帶走。這一幕,恰巧被附近的農業銀行營業點工作人員看到,為防范群眾中毒,于是他們聯系上了派出所民警報警。
此時,已是下午4時多,離做晚飯時間已經很近,萬一群眾自己烹飪或者分給鄰居食用,后果不堪設想。為此,蔡曉蔚緊急通知所內的工作人員通過事發地周圍視頻監控查找兩名撿走河豚魚的群眾,同時他們在現場周圍調查走訪,以便快速獲得兩名群眾的身份信息。
半小時就發現河豚魚下落
很快,通過民警的多方努力,兩名撿走河豚魚的群眾身份已經鎖定,一人是住在附近的一名環衛工人,另一人是前所街道某村的居民。
隨即,蔡曉蔚聯系前所街道工作人員和村干部幫助查找兩名群眾。幾分鐘后,環衛工人的電話通了,他告訴民警自己將一袋河豚丟在了馬路邊的垃圾桶內,另一袋則帶回了家中準備食用。
經過尋找,蔡曉蔚等人在離現場不遠處路邊的一個垃圾桶中找回了這袋河豚。隨后,民警通過環衛工人提供的住址,在其家中找回了最后一袋河豚。
下午4點半左右,村干部也電話聯系上了另一名撿拾河豚的群眾,在村干部的告誡下,該名群眾主動將一袋河豚送了回來。
經過仔細確認沒有其他人拿走河豚魚時,安全隱患消除了,民警懸著的心終于落地。
歷時僅半個多小時,民警成功尋回了丟失的全部河豚魚。經過詢問,撿拾河豚的兩名群眾都知道河豚魚有毒,但他們沒認識到河豚的毒性如此危險,好在還沒有來得及食用,險些釀成大禍。
民警當即對這兩名群眾進行批評教育,他們最終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警方提醒:普通群眾千萬不要私自加工食用河豚魚,只有是通過專業培訓過的人處理野生河豚才能達到可食用的標準。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