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8月中國好人榜公布 83歲仍在車間打拼的池幼章入選
2019年09月05日 來源: 中國文明網

  近日,中央文明辦發布8月“中國好人榜”,全國共103位好人光榮上榜。其中,來自黃巖區的民營企業家池幼章,入選為敬業奉獻好人,他也是此次評選中臺州市唯一入選的“中國好人”。

  

  池幼章1936年11月8日出生,臺州市黃巖區人,浙江利民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級經濟師。畢業于浙江臺州農業技術學校,1995年5月,任政協臺州市第一屆常委,1996年8月被選為臺州市工商聯合會和總商會會長。

  他是黃巖民營企業發展的領軍人物,代表了黃巖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的發展史。他實事求是、自強不息的性格,使他成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市場經濟的積極探索者。他寫小說,當老師,生產皮鞋,做汽配,他不管干什么都能干出自己的特色,如今80多歲高齡仍活躍于一線。先后多次被省、市各級評為優秀企業家。1992年5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浙江省勞動模范稱號;1995年4月榮膺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入選2018年度風云浙商30強;被評為臺州改革開放40年民營經濟十大功勛人物;2018年11月獲“浙江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時代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表彰。

  耄耋老人,還將再起

  1979年,池幼章創辦了黃巖利民皮鞋廠,經過系列改革和特色經營管理,企業裂變發展,從創辦初期僅有幾十人的小廠,一躍成為年產上億、稅利上千萬的省內同行老大。天牌皮鞋獲省部優產品稱號。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由于對市場變化不夠敏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沒有及時掌握瞬息萬變的市場信息,加上溫州鞋業異軍突起,“利民”的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幾乎在一夜之間,企業陷入了困頓,利民皮鞋由盛轉衰。

  2003年,瀕臨破產的利民鞋廠開始變賣資產清償外債,全面轉型。在現任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幫助下,決定生產汽摩配件,零基礎再出發。那一年,池幼章67歲。

  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這之前,池幼章連注塑機都沒摸過。但他認為,臺州汽車配套產業完善,且汽車產業科技含量高,產值、利潤也高,符合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毅然決定轉行。

  于是,池幼章和工人們一道扎在一線,沒日沒夜地汲取新行業的新知識。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利民實業就完成了鞋廠到汽摩配件廠的全面轉變。3年后,他也從一個外行變成了內行。如今,利民實業已經成為黃巖區首屈一指的汽摩配生產商,2018年產值超過8億元。利民生產的汽配產品在整車中占5%,是吉利控股集團的核心供應商。

  池幼章已經辦了40年企業。40年來,“實事求是、自強不息”,一直是企業的廠訓。而“利民”二字,就取自“利國利民”,他認為這不僅是企業的名字,更是他們的服務宗旨。他認為,作為一名企業家,就要有所作為,做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貢獻的人。

  今年,池幼章已經83歲了,依然奮斗在工作一線,斗志不減。經常有人問他,你年紀這么大了,該去含飴弄孫了,為什么還這么拼?他回答,這是一個能充分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的時代,我們有幸生長在這么好的時代,更要努力工作,回饋社會。他告訴自己,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繼續奮斗,把利民實業的產值做到20億元、30億元,把利民實業做成民營經濟的典范。

  池幼章的成功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敢于肯定自己、勇于否定自己、善于重塑自己的過程,更是浙商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

  生活給以苦難,他卻報之以歌

  1951年,15歲的池幼章還是一名學生,在一次練粉筆字時,把“抗美援朝”誤寫成“抗朝援”,盡管立馬擦掉重寫,不料還是被同學檢舉,大會大批小會小批,被定性為“反革命”。之后,又被子虛烏有的“圣母軍事件”牽連,此后的人生,因為“這兩件事”,勞教批斗檢討管制開除公職……直到1980年徹底平反。

  即便是至暗時刻,池幼章始終相信總有出頭的日子,始終相信人性的光亮。

  池幼章對文學情有獨鐘。18歲時,小說處女作在《浙江文藝》發表。21歲時,成為慈溪文學刊物《杜湖》主編。1963年勞教期滿回故鄉黃巖務農時,化名在《浙江日報》副刊和《東海》雜志發表小說,起了個新筆名敦夫,人稱“敦夫先生”。他發表在《東海》雜志的《石俊力戰難碰毛》,于1964年5月1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全文播發。在黃巖城關中學當語文老師時,池幼章特別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養成,他撰寫的關于加強寫作教育的多篇論文,署名黃巖城關中學語文教研組發表在《文匯報》和《中國教育報》上,在教育界引發震動。

  雖然由于種種原因,池幼章的文學夢沒有實現,但是他對文學的熱愛和關心卻沒有就此放下。幾年前,他獲悉自己1957年在慈溪創辦的《杜湖》雜志又重新出版了,他激動得熱淚盈眶。

  他特別關心黃巖作家們的現狀,特別是一些生活有困難卻堅持創作的文人。“這輩子當不了作家,我就設立‘池幼章’文學獎,鼓勵青年文學創作者。”說起文學,池幼章仍然興致很高。

  創業之路曲折,但不改初心

  在童年時期,一位借住在池幼章家里的老紅軍告訴他,“共產主義就是每個人都能穿皮鞋、住高樓,有電燈、電話”。從那時起,池幼章就覺得,皮鞋代表著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他要讓每個人都能穿得起皮鞋。這樣樸素的愿望,在后來創辦利民鞋廠過程中一直沒有變過。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跟所有普通創業者一樣,池幼章的創業經歷并非一帆風順,而當時復雜的歷史環境,又給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抹“傳奇”色彩。上世紀七十年代,當了16年教師的池幼章,迫于生計,放棄了鐘愛的“文學夢想”,義無反顧地踏上了一條艱辛的創業之路。

  “那個年代,謀生賺錢,并不像現在處處都有大把的好機會,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池幼章時常感嘆。那時,池幼章從最初的羊倌做起,放過牛,也賣過柴,起早貪黑,靠著一身力氣,賺點微薄的辛苦錢。不過,即便是這些“饑一頓飽一頓”的小生意,卻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難以為續。

  接連的失敗,不僅沒能擊倒池幼章,反而為他之后的人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在西部山區拉柴賣柴的時候,忠厚善良的秉性讓池幼章贏得了當地群眾的喜愛,為他累積下豐厚的人脈資源。在山區朋友的幫助下,賣了幾年柴之后,池幼章成功掘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有個路橋的老板開廠要用到木炭,我就從寧溪農戶那里收了一些,拉到路橋賣。”池幼章回憶說。倒手木炭一趟,凈賺500元,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筆巨款。

  1975年前后,國家經濟政策開始松動,池幼章能收購到合適又便宜的木頭,他趁此機會創辦了人生中第一家鄉鎮企業——象棋廠。后來,又因為認識了在罐頭廠工作的朋友,能以處理價拿到不少生產鐵罐后剩下的邊角料,池幼章轉行做起了盤香架子。“靠著象棋和盤香架的生意,才真正解決了我們一家的溫飽問題。”池幼章說。

  1978年,被打成右派的池幼章平反復職后開始到黃巖縣城關鎮工辦工作。1979年,伴隨著改革開放春風,池幼章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發展機遇。當時,國家鼓勵發展市場經濟,與此同時,大批下放知青返鄉回城,卻面臨就業難題。兼任黃巖縣城關鎮工辦副主任的池幼章,認為自己一直以來的皮鞋夢可以實現了,要為解決返鄉知青的就業問題出一份力。于是,浙江利民實業有限公司的前身——利民皮鞋廠應運而生。

  臺州企業改革的先行者

  利民是臺州改革開放的產物,也是臺州企業改革的典范。1979年11月,敢為人先的池幼章在黃巖創辦了利民皮鞋總廠。辦廠伊始,他就在分配制度上打破平均主義,實行嚴格的計件制,員工計酬“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激勵員工的積極性。1982年,利民沖破阻力將5000元獎金獎給一位科技人員,這在當時無疑是一筆巨款,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他為利民制定了這一富有特色的企業管理機制,真正從體制上解放了生產力。不拘一格用人,在當時也曾經被認為是大逆不道。但池幼章敢于大膽用人、容人。有位制鞋專業人員,懷才不遇,頗有非議,池幼章力排眾議,“八顧茅廬”,請他來“打天下”。這位專業人員經使用后,設計的各式皮鞋獲上海市皮鞋評比“金棕櫚獎”。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利民走市場化經營之路,產品自產自銷,自找出路。1985年,他創建的引廠進店、設店建柜、產銷合作的經營模式,在全國市場上起轟動,商業部專門發文推廣這一經營模式。

  在利民特色的經營管理中,池幼章還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融入到企業經營中,現在人們所講的現場管理、文明經營、清潔生產、環境美化,早在80年代就在利民已經實行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催生了一系列別出心裁的創新:廠區專門請人養鳥種花;專門配備清潔員;全員實行三餐免費供應;每周實行五天工作制;每星期一早上舉行升國旗儀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這些做法,在當時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利民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融入企業管理、經營和用人機制之中,產生了特有的利民效應。這就是“利民改革模式”。1994年,全國人大主席吳邦國視察利民并題詞:實事求是,自強不息。德國《法蘭克福報》等媒體稱池幼章是中國當代杰出企業管理者。

  “時代在變,名字在變,但利民回饋社會的初心一直不變。”如今,80多歲的池幼章仍活躍在生產一線,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盡量為國家多作貢獻。

標簽: 利民;黃巖;臺州市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夏逸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