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深讀︱“志愿之城”仙居 近半人口都注冊成為志愿者
2019年09月04日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徐子淵 羅亞妮 通訊員 鄭登科 應芳露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9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徐子淵 羅亞妮 通訊員 鄭登科 應芳露)“吳老師,明天我們就開學了,什么時候能再來學唱歌呀?”8月30日,仙居“東籬之家”埠頭學苑暑期最后一節課才剛結束,志愿者吳玉燕就被現場的孩子圍著詢問下一次上課的時間。對于埠頭鎮的20名留守兒童來說,這個成立不久的“小學堂”給了他們一個暑期看書學習的好場所。而這樣的志愿服務場景在仙居縣里隨處可見。

  仙居是一個山城,地處偏僻,卻擁有全國出名的應急救援隊,從山地到水域、從應急救援到心理干預,已形成立體化、社會化、制度化的專業志愿服務體系。雖然只有50多萬人口,仙居卻擁有280多個志愿服務團隊,注冊志愿者20多萬人,而經常性參加活動的超過3萬人,“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蔚然成風。

  近年來,仙居的志愿服務事業異軍突起,成為我省志愿服務領域一支具有代表性的新銳力量。2018年2月,該縣提出打造全國最溫暖的“志愿之城”。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在仙居是如何書寫的?記者近日前往一探究竟。

  

  志愿救援人員和黨員干部在南峰街道清口園村轉移被困群眾。

  救援時刻

  他們沖在一線

  “真正的生死考驗!”說起迎戰超強臺風“利奇馬”的那幾個日日夜夜,浙江省紅十字(仙居)應急搜救隊隊長方浙,這個帶隊曾在今年上半年的全國首屆社會救援力量華東賽區技能選拔賽上取得前三名好成績的“主將”,也不由得感慨萬千。

  “利奇馬”是近70年來登陸浙江的第三強臺風,也是近70年來對仙居影響最大的一場臺風。貫穿全境的“利奇馬”給仙居造成嚴重損失。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以省紅十字(仙居)應急搜救隊為代表的仙居多支專業應急救援隊,發揮了超強戰斗力。

  從仙居飯蒸巖絕壁救援,到括蒼山冰天雪地中的搜救;從成功救援八角金盤的11名驢友,到梨沖巖51名寧波驢友順利脫困;從麗水里東山體滑坡救援,到浦江縣失蹤兒童搜尋……“與這些救援行動相比,這次任務更重、時間更長、要求更高?!狈秸愀嬖V記者,早在8月9日,應急搜救隊就啟動防臺預案,50名搜救隊員24小時待命。

  3條沖鋒艇、3條無動力艇、1條摩托艇、1臺無人機、6輛救援越野車……8月10日凌晨6時起,搜救隊派出4個救援中隊分赴仙居各地,為被洪水受困的群眾帶去生命的希望。連續18個小時的不間斷救援中,省紅十字(仙居)應急搜救隊先后成功救出被困群眾、轉移人員112余人。

  搜救隊員向記者介紹了其中最驚險的一次救援。那是8月10日7時,兩名村民被困在40省道永安溪大橋旁的一處村公房內,溪水即將漫到2樓。被困的是一對老夫妻,60多歲的丈夫項保和還身有殘疾。隊員們駕駛沖鋒舟試圖靠近,3次嘗試都未成功。此時,溪水漫過2層樓面,房頂瓦片不停掉落。大家決定由水性最好的一名隊員,用皮劃艇從上游順流而下靠近被困人員。然而,在將腿腳不便的項保和穿好救生衣,移到橡皮艇上,由其他救援隊員牽引繩索逆流往回拉時,一個浪頭打來,橡皮艇被打翻,兩個人瞬間被洪水沖走。生死關頭,所幸隊員反應神速,順勢拉住房子的一個臺階,和老人一起回到房屋2樓。隨著溪水不斷上漲,房屋北邊墻體出現了垮塌。搜救隊員從下游駕駛沖鋒舟強行沖過激流,終于將被困人員安全救出,“好幾次都是生死一線,但為了受困群眾的生命安全,我們必須得上?!?/p>

  駐地就在重災區下各鎮的仙居獵鷹搜救隊,同樣也經受了無數次的生死考驗?!皸铐深^大壩有危險!火速救援!”10日5時,仙居獵鷹搜救隊夫妻隊員陳太堯、陳革委收到求援信息,提著鐵鍬和麻袋就往外沖。“灌沙包,堵大壩!”隊員們到達時,水位離壩頂僅有0.8米,一旦漫過大壩,村子就完了。灌沙、背沙包、堵壩,40多位搜救隊員和村干部用了600多袋沙包,終于堵住了洪水。隨后,隊員迅速分成4個小組到各村救援。

  當晚9時回家,陳太堯夫婦疲憊得連家門都邁不進,當看到年邁癱瘓的老父親躺在被洪水淹沒過半的床上,挨餓一天,床邊只有一杯開水時,夫妻倆頓時痛哭道歉:“爸,對不起!”

  “山洪救援太危險了,但我們是專業力量,我們不上誰上!”隊長張李飛介紹說,67名獵鷹隊員先后支援9個村,超30小時無休息,全員帶傷,但成功救援和轉移群眾517人。還有一支專業的仙居水域搜救隊,也奔赴全縣各地展開救援,成功救援和轉移群眾601人,多數救援隊員超過30小時無休息。而搜救隊的本部房屋倒塌,物資全部被沖走。

  

  “東籬之家”全家福。

  奉獻愛心 雷鋒就在身邊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比缃裨谙删樱@已成為難能可貴的事實。

  共同的理想信念,純樸的愛心善意,自覺的責任擔當,讓蓬勃發展的仙居志愿服務事業,形成了人人可學、處處可為,良性競爭、攜手共進的良好氛圍。

  “這次防臺抗洪就是最好的見證。不用號令,全縣各支志愿服務隊就根據自己的特長主動作為,從應急救援,到心理干預、災后消毒、家園重建、農作物減損等,幾乎沒有一支閑著?!毕删涌h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仙居的志愿服務團隊不僅服務在特殊時期,也活躍在平時的每一個需要里。而這些志愿服務隊,基本上都是發于草根、興于民間,來自各行各業,用愛心不斷溫暖著這座城市。

  仙居的盂溪畔,就有這樣一群“河小二”志愿者。他們在抗洪時,曾冒著生命危險將被困群眾從家中救出。而平時他們堅持7年如一日,采取“河長帶班制”,每周堅持對盂溪開展全流域、全覆蓋的巡查。

  令記者頗感驚訝的是,這個名為城東企業群志愿服務隊的隊員,竟然大多來自企業,而發起人則是仙居縣市場監管局的普通職工吳福明?!拔覀兎贞牫闪?年,有成員500多位,其中熱衷公益事業的企業家、個體業主占了多數?!?nbsp;吳福明對記者說,企業往往是造成河水污染的主要源頭,讓企業家自己來體驗巡河,不僅能保護環境,還能增強他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覺提升企業環保標準,從源頭上消除對河道的破壞。

  想成為一個合格的“河小二”志愿者,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志愿隊規定,每名“河小二”每年至少需參加兩次巡河活動,并輪流當“巡河河長”,不然就會被踢出群?!叭绻颦h境污染而被查處的,自然也會被踢出。那時面子就更掛不住了?!眳歉C髡f,這種形式的倒逼效果非常好,盂溪上不文明的行為已經越來越少了。

  已經連續3個炎夏,仙居城區的街頭都會出現很多愛心冰柜,里面有充饑的蛋糕、冰鎮的礦泉水,還有應急救援箱,主要免費服務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執勤交警等高溫工作者。這一暖心活動的發起者,也是一個志愿服務團隊——陽光義工協會。陽光義工是由一群網友于2006年2月發起,并在2013年正式成立的,現有個人會員900多人,單位會員20余家。多年來,陽光義工開展助學結對、公益宣傳、消費維權、敬老服務、賽事禮儀等公益活動1100多次,受益人群6萬多人次,累計服務時間超20萬個小時,募集捐贈善款和物資340多萬元。

  還有專門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的縣愛心助老協會,由各級勞動模范組成的縣勞模義工服務隊,免費輔導廣場舞的虹虹舞蹈義工服務隊,開展無償獻血的紅心社服務隊……

  類似的隊員上規模、服務常態化、品牌已打響的志愿服務團隊,在仙居比比皆是。目前,仙居全縣90%以上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都有志愿者提供長期結對幫扶服務,為他們在家庭網、親情網的基礎上編織了社會服務網,填補了親人照顧不到的漏洞。

  

  福應街道志愿者與孩子們一起活動。

  政策引導 百姓廣泛參與

  55歲的胡衛明,是仙居縣官路鎮萍溪村一名普普通通的村民。但他卻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組織開展的2018年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活動中,被評為最美志愿者。

  別人說,這是胡衛明30多年堅持義務幫助鄰里的結果,但他自己更愿意把功勞歸于當地政府,“我一個人力量有限,如果不是政府關愛,幫忙成立村志愿服務隊,吸引了70多名村子內外志愿者的加入,也就不可能有現在的作用和影響?!比缃瘢l明這個小小的村級服務隊,就有1個隊部、4個服務基地、8個服務小組,可免費為村民提供維權、科技、醫療等8大類、30多個項目的志愿服務。

  曾獲得全國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愛助成長計劃“十大杰出愛心人物”榮譽稱號的王雪娟,也有與胡衛明類似的感觸。她是下各鎮路北村人,2004年的一個偶然機會,她開始照料幾位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從此便走上了愛心之路。2010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她成立“東籬之家”。在那里,留守兒童不僅感受了家的溫暖,還獲得了豐富多彩的課外學習機會。目前,“東籬之家”已成為當地關愛留守兒童的一塊“金字招牌”,剛剛上個月,在縣文明辦和婦聯的推動幫助下,“東籬之家”在埠頭鎮振興村率先成立分苑,讓王雪娟“王媽”的這份母愛在其他鄉鎮、村莊延續。下一步“東籬之家”還計劃在其他鄉鎮開出更多的分苑,讓關愛留守兒童的文明之花在全縣開花結果。

  

  仙居志愿者協會到敬老院幫老人洗菜。

  “志愿服務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溫暖他人、奉獻社會?!毕删涌h委書記林虹表示,地方黨委、政府和各部門,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黨員,都有責任與義務參與志愿服務,引導和幫助一支支志愿隊伍,樹起一面面公益旗幟,擎起一個個道德標桿,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加入志愿服務行列。

  為此,早在2014年,仙居就建設了志愿服務中心,向社會群體辦理志愿者注冊、登記等手續,并通過項目推介和組織培育,為處于初創期的青年和社會公益組織提供必要的資金、場地、設備、業務指導。仙居在各地各單位和基層黨組織普遍組建黨員志愿者隊伍之外,還在各鄉鎮(街道)、村居社區發掘和培育鄉土志愿服務隊,做到村村都有志愿者、戶戶都見志愿服務;在企業組建志愿者隊伍,使之成為新時代工人的代表;引導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發揮青少年學生在志愿服務中的生力軍作用。

  鄭怡沁是仙居縣國稅局工作人員,2016年9月,她在微信上看到團縣委在招“小仙綠”青年禮儀志愿者的消息,就報名成為了第一批“小仙綠”?!俺蔀橹驹刚吆螅h里還專門為我們組織了嚴格的禮儀、解說培訓,讓我們在更好開展志愿服務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素養,變得更加自信了?!?nbsp;鄭怡沁微笑著說。

  不僅如此,為鼓勵更多的人踴躍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仙居還專門設立了兩個雷鋒公園,并將每月5日、20日定為全縣“雷鋒日”。仙居縣出資500萬元,建立公益項目孵化基金,對公益項目、公益團隊予以扶持;聯合農村信用聯社推出“慈孝貸”,為優秀志愿者個人創業提供便捷、優惠的金融服務;推薦志愿者代表成為各級道德典型等;建立和完善“志愿仙居”服務平臺,實現志愿者實名制注冊、隊伍管理等環節的信息化;將服務平臺與市民卡相結合,即有市民卡就能成為注冊志愿者,實現志愿服務生活化;探索積分制管理,依托服務平臺,志愿者在參與服務中獲得相應的積分,將積分、時長、質量作為志愿者和志愿組織評優評先主要依據,進行表彰和獎勵;推出志愿通訊網,志愿者可通過短號相互聯系,享受每月1500分鐘暢聊、一年不限流量等優惠。

  去年,仙居又提出了打造全國最溫暖“志愿之城”的目標,將依托互聯網、大數據實現志愿服務供需的動態匹配、科學對接,推動志愿服務組織實現信息聯通、資源對接、服務融合、發展共享,從而進一步擴大志愿服務范圍,覆蓋社會治理各領域、群眾生活各方面,覆蓋廣大城鄉鎮街、村居。

  “志”和“愿”兩個字,都有一顆心,當心和心靠近,城市的脈搏更強勁。人與人加人人,變成了眾人,匯聚眾人的力量,“志愿之城”的溫暖觸手可及。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在仙居會越來越多。

標簽: 志愿者;服務;仙居縣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夏逸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