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1號臺風“白鹿”(強熱帶風暴級)23日17時其中心位于距離臺灣省鵝鑾鼻東偏南方向約5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19.5度、東經125.0度,985hPa,10級(25米/秒)。
預計,“白鹿”將以每小時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并向臺灣島東南部沿海靠近,將于24日白天登陸或擦過臺灣島東南部沿海(10-12級,28-35m/s,強熱帶風暴級或臺風級),爾后向閩粵沿海靠近,將于24日夜間到25日早晨在福建惠安到廣東汕尾一帶沿海再次登陸(9-11級,23-30米/秒,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我市受"白鹿"外圍環流影響,24~25日有陣雨或雷雨,部分地區雨量中等,局部大到暴雨,沿海海面有7~9級大風。
根據《臺州市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市防指決定于23日20時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請各單位密切關注臺風發展變化情況,按預案做好各項防臺風工作。
拓展閱讀
11號臺風“白鹿”
“白鹿”前世是臺風“海燕”
曾在菲律賓制造嚴重傷亡
今年11號臺風“白鹿”目前預測來看強度不強,但它的前世可是大名鼎鼎的2013年第30號臺風“海燕”。
“海燕”是有氣象紀錄以來全球最強熱帶氣旋之一,登陸菲律賓前后,最大風速達到75米/秒,風力17級以上,超過了風力等級劃分的最高標準(61.2米/秒),與1983年第10號臺風“Forrest”和1990年第25號臺風“Mike”并列為1981年以來西北太平洋上最強臺風。
根據2014年4月17日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事后發布的最終報告,“海燕”共造成菲律賓6300人死亡、1062人失蹤、28688人受傷,經濟損失1813.25億菲律賓比索(約合36.4億美元)。
2014年2月10日至13日,由于“海燕”給菲律賓造成了嚴重災情,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ESCAP/WMO)臺風委員會第46次屆會上,菲律賓提出將“海燕”除名。
2015年2月,在臺風委員會第47次屆會上,作為“海燕”名稱的提供國,中國提出用“白鹿”一名作為“海燕”的替補名,臺風“白鹿”,也是首次在西北太平洋上登場。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