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居北門老車站附近的安達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員工宿舍,42歲的鄭愛玉有12名“家人”。在這個家里,除了她、老公和孩子外,還有3位孤寡老人,1個腦癱青年,1個流浪漢和2名孤兒。從2005年起,鄭愛玉開始義務照顧孤寡老人,她用善良和熱心撐起了一個大大的“家”。
這個員工宿舍,因為租金便宜,鄭愛玉一家在這里住了3年。最近,這個“愛心房”沒法續租了。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房子,這么一大家子該怎么安頓,讓鄭愛玉十分發愁。
特殊人群“組合”起來的家
7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鄭愛玉的家。這是一棟破舊的兩層小樓,鄭愛玉每月花320元在2樓租了三間房,還有1個房間是別人借給她的。
鄭愛玉的“家人們”
每間房大概十幾平方米,除了擺放著2到3張床外,基本被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填滿。走廊上堆滿了輪椅、桌凳、老舊電視機等物,雖然現在沒什么用,但鄭愛玉一樣也舍不得扔掉,“以后要是家里添人,還能用上。”鄭愛玉招呼記者進屋。
家雖破舊,但很熱鬧。住在這里的人,年輕一點的都管鄭愛玉叫媽媽,老人則把鄭愛玉當女兒。
楊真乃是鄭愛玉救助的第一個老人,他身體殘疾,雙臂痙攣變形,沒有一點力氣。13年前,鄭愛玉就開始照顧楊真乃,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把食品、衣服和錢送到老人家里。為了方便照顧,2016年,鄭愛玉把老人接回家來,一直照顧至今。“我拿碗都困難,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得靠她,她真是個好人。”楊真乃說。
“媽媽對我們可好了,住在這就像在自己家一樣。不過,她只顧著我們,自己卻過得太辛苦了。”小李今年20多歲,患有腦癱,平時生活全靠鄭愛玉來照料,他習慣叫鄭愛玉媽媽。
小趙原本是一個流浪漢,是鄭愛玉把他接回了家,雖然他今年已經40多歲,但也管鄭愛玉叫“媽”。平時,鄭愛玉出去做家政服務,也會帶上小趙一起去干活。
目前,鄭愛玉和老公都從事家政服務,工作不穩定,收入也微薄。但問她要不要讓被救助者離開,減輕生活壓力時,鄭愛玉斬釘截鐵地說:“這樣的事,我做不來,相處了那么久,他們就是我的家人,不能拋棄。”
企業要收回出租房
“愛心房”將無法續租
3年來,這特殊人群“組合”起來的家,安在仙居安達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員工宿舍。因為該員工宿舍房間眾多,又比較老舊,所以這兒房租廉價,所以鄭愛玉從2016年5月開始,就一直租住在這兒。
“最近運輸公司通知我們,說這房屋是危房,已經催了好幾次,讓我7月15日前搬走,逾期就要停水停電。”見到鄭愛玉時,她一臉愁眉苦臉,“我們那么多人,很難找到有這么多房間、租金又那么便宜的地方了。”
記者也了解到,鄭愛玉居住的員工宿舍,建于上世紀60年代,居住環境存在一定危險性,仙居安達汽車運輸有限公司開會決定,員工宿舍不是職工居住的一律收回,走廊雜物一律清除,鄭愛玉的“愛心房”也被列入清理范圍。
當天下午,記者找到仙居安達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有關負責人。他說,“由于部分職工居住的北門巷,面臨舊房拆遷,該單位職工用房日趨緊缺,再加上這里的房屋年代久遠,需要維修,所以要收回出租的房屋。”
“單位已經提前通知過他們,考慮到她家情況特殊,如果實在來不及搬,那我們再寬限一個月。”經過記者現場溝通,該運輸公司負責人最后答應延期一個月。
鄭愛玉帶上小趙一起去做家政服務。
“愛心房”新家難找
誰能幫一幫
隨后,記者聯系上仙居縣民政局,一位分管此項工作的工作人員說,像鄭愛玉這種社會上自發的愛心行動,民政部門無法進行正常的管理,也不能直接提供幫助,如房租補貼等。“對正規登記的慈善組織,符合條件的,我們這邊會根據規定進行補貼。”
十多年來,鄭愛玉先后義務照顧100多位孤寡老人,她像最親的親人一樣為那些孤寡老人養老送終。“雖然眼前有困難,但我還是會堅持下去。”記者離開時,鄭愛玉表示,接下來她將繼續尋找便宜的出租房,為她的一家老小找到一個新家。
如果你正好生活在仙居城關,知道或能提供一處價格低廉又適合多人租住的場所,希望你伸出援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幫好人鄭愛玉,幫幫這個特殊的家!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