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編劇的數學老師不是一個好的導演。
臨海的一名數學老師,自己當編劇、導演、攝影、剪輯、演員,把數學拍成電影,他成了中國第一人!他就是:包彥禹。
看,他就是這么教學的。
《24號數學》
↓↓↓
厲害吧!神奇吧!
抽象而枯燥的數學
被演繹成一幀幀鮮活靈動的影視畫面
知名數學教授汪曉勤看到這一部部的影視作品后,甚是驚訝:“只有英國的BBC(英國廣播公司)和美國的PBS(美國公共電視網)有過類似作品!一個數學老師怎么會做出如此高品質的作品呢!”
他是怎么想到
拍一部教數學的電影呢?
緣起
一次偶然的機會,學校需要在報告廳給近500名學生上一節數學課,這個極富挑戰的任務交到了包老師手上。包老師一直從事數學教學,當過中學校長,對教育滿懷理想,接到這個任務后激動不已,多年來他一直在構想——能否給當今的教育注入一股清流,挑戰一下傳統的教學。
說干就干,無數個通宵達旦,一部近二十分鐘的數學教學電影就這樣做成了。
觀影現場的聚精會神,后續答疑解惑的思維碰撞,現場的500多名師生都被震撼到了。而此時,付出極大辛勞的包老師卻還沒有如釋重負。
“二十多年的教學歷程中,我從未感受到學生的求知欲望如此被激發出來,有著深刻思維深度的提問接踵而來,我似乎看到了未來的數學家!”包老師無比激動地告訴大家。
從此,再也沒有節假日,也放棄了他熱愛的籃球、游泳等愛好,夜以繼日地奔赴在這條看似沒有盡頭的崎嶇路上。一個人重寫教材、編劇、拍攝、剪輯、配置學習鏈……
一口氣看了上百本的國內外數學專著,嚴重的頸椎病,鼠標抓得手指腫痛,貼了所有工資收入……同事們說他瘋了,朋友們無數次問他圖啥?
一個教育公益路上的“唐吉坷德”,就此誕生。而他的回答是“值!”
建構
當包老師拿出這副思維導圖時,我們發現,他做的不再是簡單的電影,而是在架構一個基于核心課程的學習生態。他,發起了對傳統課堂的顛覆!
他說,教育困局的四個方面看得精準,思考也頗具新意。有如互聯網金融倒逼銀行業改革,教育的變革迫在眉睫。倒逼的關鍵在知識傳播效率的提升,在于順應家長望子成龍的愿望,調動最優的資源真正地服務于教育,雞蛋從內部打破才會有新生!
他把傳統的課堂比作生產隊:
“單干戶”能極大的提升勞動效率,讓勞動力從傳統的生產隊中解放出來,教學亦然。班級授課是基于語言、文字這兩個維度的知識傳播,那是2g的話,那在他的課程架構里,可能就是4g,甚至5g,并且不再是整齊劃一的課堂授課,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是“單干戶”。
不僅在傳播要素上具有強大的優勢,更重要的是,開發的課程作為一種工具,可以線上分享,惠及所有師生。城鄉教育的不均衡,根本上是鄉村缺少優秀的師資,課程資源分享會極大地彌補師資不足。
學習流程
我想他不是為了成為電影大家,而是希望成為一位新教育的引領者。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