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婕媭是溫州人,是第一批去大陳的墾荒隊員之一。剛上島割草時,一只大螞蚱鉆到她褲腿里,嚇得她上躥下跳,魂都嚇掉了。
麥子長出來了,溫州青年們興高采烈地嚷嚷:這么多的韭菜啊。于是刷刷刷,麥苗被割倒一大片。又有一次,一個女孩在地里喊:快來看快來看啊,這里插著個雨傘柄!大家圍上去一瞧,是個地雷!后來,隊員們又陸陸續續地發現各式各樣的地雷,幸運的是,并沒有爆炸傷人。
戴婕媭性格開朗,能歌善舞,又不怕艱苦,學什么像什么。
她和一批男隊員被分配到一個無人荒島——竹嶼島去養海帶。最快活的要算星期天了,隊員們可以去礁石的縫隙里摸螺貝。辣螺,觀音手,“清兵帽子”,一摸就是兩臉盆。螺貝又鮮又肥,太美味太有營養了。
有一個星期六的下午,聽說大陳島上放電影。大家都高興壞了,那年月,看場電影是多大的享受啊。于是他們6男1女,駕著一條小舢板,向大陳島進發。
那時候沒有天氣預報。事實上那天是有大風的,可是年輕人都不知道。竹嶼離大陳島很近,如果沒有意外,半個小時就到了。可那天船一出去,風就大起來了,小船不聽使喚,竟往外海漂去。中隊長盧國華用盡了力氣,舢板卻離大陳島越來越遠。風高浪急,海水直往船里灌。盧國華擔心嚇著五個小的,命令說:躺下!都別動!拿雨衣把頭蒙起來睡覺!
盧國華死死地把著舵,另一人則拼命地把涌進來的海水往外舀。
戴婕媭偷偷地往外看看,茫茫大海,一條船的影子都沒有,只有他們的小船像個雞蛋殼在海面上漂浮。又聽那個舀水的隊員絕望地喊:國華大哥!我們的船挺得住嗎?
盧國華沒有回答。
許是老天爺保佑,傍晚5點,小船漂到溫嶺縣釣浜鎮外面一個小島上,系住了。
這時候盧國華對雨衣下面的隊員喊道:起來吧,沒事了!戴婕媭這才松了口氣,說,平安無事了,我們總算撿回一條小命了。
經過了這次狂風惡浪的洗禮,戴婕媭變得更堅強了。
她在島上待了21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了,百廢待興,上頭給墾荒隊員們陸續安排工作。當時的黃巖縣勞動局把她安排在當年頗有名氣的臺州繡衣廠。戴婕媭高興啊,繡衣可是個美麗而精致的工作,最適合女人干了。可是她到了繡衣廠,那人事科長卻把她的名額給了別人。她不肯就此罷休,天天纏著據理力爭。后來那科長說,就幼兒班有個名額,你去不去?戴婕嬃說,幼兒班就幼兒班。誰知報到那天,幼兒班的名額又被人搶走了。最后把她弄到食堂里去洗碗、洗菜去了。
說到這里,戴婕媭大聲對我說:這反而好,太好了!
原來戴婕媭是個有心人,廚師做菜,她看著,學著,在心里記著。這為她以后的創業打下了基礎。退休之后,她就開起了快餐店,起早貪黑,親力親為。墾荒歲月的艱苦創業精神,這時派上了大用場。
可是做餐飲的人越來越多,競爭太厲害。戴婕媭就在菜品上下功夫。他們做菜堅持不放味精和雞精,只用熬好的豬骨頭湯調味。做饅頭,連發酵粉都不用,只用最傳統的方法發酵。這就保持了菜品的綠色和美味。就這樣一步步,一年年下來,生意越來越紅火。她家的快餐店,就是全臺州婦孺皆知的心心連鎖快餐。
戴婕媭這位女墾荒隊員,成了發家致富的帶頭人。溫州老隊友來去大陳,她都要慷慨地請他們品嘗心心快餐的拿手好菜。她的家,也成了隊員們的臨時旅館了。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