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戰線上的一員,我非常榮幸能站在這里作交流發言,報告三點感想。
一、志不求易,事不避難。2017年初,組織上讓我到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辦公室工作,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作為一名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戰線上奮戰十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飽含著誠摯的為民情懷和沉甸甸的使命擔當。部門擁有過多自由裁量權是長期困擾審批提質的“攔路虎”,改革之難,就難在對這些既有利益的觸碰。我咬定受辦分離這個關鍵環節,堅持原則劃標準,用督查通報、考核扣分、工作約談等辦法,倒逼部門交出受理權。為了推動改革一貫到底,我把辦公桌搬到行政服務中心大廳,每天往返于各窗口之間,與工作人員、辦事群眾直接面對面打交道,在現場抓協調、抓落實,了解改革推進落地的第一手資料。
二、哪里有“硬骨頭”,就往哪里沖。跑改工作沒有先例、沒有捷徑,常常遇到困難和阻力,每前進一步都需要動腦筋、想辦法,打破常規、闖出新路,整合各方力量協同攻堅。不動產登記速度慢是群眾反映強烈的“老大難”問題,為啃下這塊“硬骨頭”,我們拿著任務清單逐個與職能部門銜接,與業務負責人一起研究方案,蹲點窗口與經辦人員一起推演再造流程,促成了不動產登記由原來的3天壓縮為50分鐘。為破解開辦企業審批部門多、流程多、證照多的難題,我們抓住取消銀行開戶許可全國試點的機遇,組織攻堅小組掛圖作戰,在率先完成企業開辦流程3個工作日內完成的目標后,又創新銀行聯合體進駐機制,實現開辦企業全流程“一日一地”辦結,進一步推動打造最佳營商環境。對一些特殊領域的辦事難題,我們設計了“最多跑一次”兜底辦理服務機制,使復雜難事也有了規范暢通的處理渠道。
三、群眾滿意是最大成就。群眾獲得感就是跑改工作的成績單。兩年多的跑改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站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從用戶角度去思考群眾對改革的內在需求,才能提高改革的針對性有效性,讓群眾真正享受跑改紅利。我每天都關注各地改革動態,每周暗訪辦事服務場所,經常體驗網上辦事,不斷改進服務群眾的細節。同時,為了將“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到公共服務領域和基層末梢,我們按照市委提出的“五心”“媽媽式”服務理念不斷拓展改革新領域,今年重點推動了無證明城市創建。目前,全市已取消各類證明材料7285件,一年可為群眾減免提交證明材料350萬件次。基層干部和群眾普遍反映,這項工作給他們大大減了負。
改革永遠在路上,服務群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新的起點上,我將堅守初心,加油奮進,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更廣更深的領域延伸,讓群眾獲得感更足更實在!(作者:臺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辦公室)副主任 邵宣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