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6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趙靜 通訊員 江文輝)“我因走路困難、雙手發抖,兩耳只聽聲音,講什么都聽不清楚,因此都未參加支部活動,請原諒。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黨齡70周年,在這兩個政治生日到來之際,繳納特殊黨費人民幣柒仟元整……”日前,溫嶺市松門鎮離退休老干部黨支部書記江夏生收到一筆7000元的特殊黨費和一封熱情洋溢的信。
信中言語樸實,字字真情,令人動容。
這封信來自94歲高齡的老黨員、老戰士、老干部邵愛喜。
6月24日下午,松門鎮組工干部賀意特意尋訪到邵老位于溫嶺市城東街道百丈路的禧樂養老院233房的家中,為他送上黨費收據。
床頭放著一根拐杖,邵老一身白襯衫黑西褲,胸口別著黨徽,雖病痛纏身,卻精氣神十足,保持著軍人風范。
“邵老,這是我們鎮里開給您的‘特殊黨費’臨時收據,我們會把您的這筆7000元‘特殊黨費’層層上交到中組部,屆時中組部會給您開具‘特殊黨費’的證明,謝謝您了。”賀意一邊給老人遞上黨費收據,一邊躬身附在老人的耳邊說。
邵老祖籍山西省寧武縣,出生于戰火紛飛的1925年,1948年5月他加入了人民解放軍,1949年3月入黨,6月轉正。后來,他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榮立三等功一次,獲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軍功證,出席過華東軍區炮兵第一屆英模代表大會,1956年被授予少尉軍銜。
一枚枚閃耀的軍功章鑄滿故事與鮮血。“抗美援朝期間,我們一隊人馬出去,只有我一個人躲過了敵人的尖刀,活了下來。”老人堅毅的面孔沉淀了傷痛,他說,回來后他大哭了一場,活下來的每個人都是從在死人堆里爬出來的。
復員后,邵老被先后被分配到溫州、溫嶺工作,1983年因病辦理了離休手續。離休后,老人做過心臟、眼睛等7次手術。每次生病,黨組織都會過來慰問他。
邵老說:“離休后,我也沒給國家做出大的貢獻,還享受著黨和政府的關心照顧,心里很是過意不去。”6月15日是松門鎮離退休老干部黨支部的學習日,老人把7000元交給大女兒邵青萍,轉交給黨組織,并附上一封信,由老人口述,其女兒邵慰敏代寫,表達自己矢至不渝跟黨走的決心。
老人雖有退休金,但住在養老院里每月要花上5000元的費用,還要每月給體弱多病的兒子2000元的醫藥費,這7000元是邵老從退休金里省吃儉用一點一點攢下來的。邵青萍說:“交出‘特殊黨費’是爸爸多年的心愿,我們作為他的子女,都是非常支持。特別是對黨有意義的事,我們更是支持。”
在這個養老院里,老人是唯一一位每天都能收到黨報黨刊的人,而老人最大的喜好,就是每天閱報、剪報,獲取新鮮的知識。
“透過窗戶能看到石夫人山,這里環境好,住在這里心情也舒暢。每天早飯后的第一件事,我就會拿出工作人員給我送上來的報紙,從頭到尾地看過去,我這里有訂六份報紙,除了松門鎮、老干部局給我訂閱的各兩份黨報外,我還訂閱了參考消息等報紙。看到自己比較關心的內容,我就會把報紙給剪下來,然后存放在檔案袋里。”邵老說。
日前,在松門鎮退休干部集中學習時,江夏生將邵老的信讀給大家聽,“邵老本人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精神內涵的生動實踐,值得廣大黨員一同學習。”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