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看誰來看你了?”
6月23日上午,伴隨著一陣腳步聲,一群穿著“恩澤”字樣白汗衫的醫護人員就圍到了李卓君的周圍。“明明”是李卓君的小名,他的脖子已經無法自如轉動,他用力用眼珠子環顧四周,看到許多張熟悉的面孔,禁不住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李卓君是臺州臨海一名漸凍癥患者,從小行走困難,到18歲以后,他甚至連自己坐穩的能力都沒有了,如今36歲的他已經臥床數十年,一直默默與病魔抗爭著。
去年12月,臺州醫院急診科黨員走進李卓君的家中,主動與李卓君結對。“有啥事盡管說,我們整個科室的黨員隨叫隨到?!钡浆F在,這份承諾已經履行了半年,急診科黨支部先后幫助李卓君安排住院兩次,去李家為其檢查身體、送藥、換管、抽血20多次,微信解答上百次……對李卓君來說,這不僅解決了他的諸多難處,溫暖了他的心,更讓他明白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這位“漸凍人”異常堅強
臺州醫院急診黨支部決定幫幫他
一張破舊的醫用床、一套簡易呼吸機和吸痰器,一臺固定在床頭鐵架上的電腦,一點點艱難挪動著鼠標的手,這便是李卓君賴以生存和與外界溝通的所有日常。
李卓君是臨海市古城街道松一村村民,16歲時被確診患上了肌營養不良,肌肉逐漸萎縮無力,俗稱“漸凍人”。3年前,由于病情加重,李卓君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說話太困難,大多時候只能通過控制鼠標,借助電腦軟件合成語音與人溝通。
目前的李卓君,除了手指還能彎一彎,頭部還能動一動,身體其他部位已經完全不聽使喚。即便是在這樣的身體條件下,李卓君依舊不忘為自己找點事情做,幫家人分擔一些生活壓力。這些年,他張羅網店,自學網頁制作、動畫flash等軟件應用,學習外語……而這一切,他都是躺在床上,靠著手指挪動鼠標艱難完成的。
李卓君的境況和自強不息的精神被當地媒體多次報道,也得到了臺州醫院急診科黨支部的關注。
2018年12月17日上午,急診科主任單仁飛、護士長兼黨支部書記陳建萍、護士鄭寧宇第一次來到李卓君的家中,見到身殘志堅的李卓軍,大家都很感動,宣布急診黨支部和李卓君結對,定期組織黨員上門服務,幫李卓君一家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出門求醫困難重重
“愛心群”里對他“有求必應”
對于一般病人,去趟醫院就診,無非是路途上的一番奔波。但對于李卓君來講,挪動一下都是牽一發動全身的難事,更何況要出門去一趟醫院。
因為長期臥床,喉嚨有積痰,李卓君的喉嚨被切開了,隨時都要插管吸痰,出一趟門,要帶電瓶和吸痰機。加上李卓君完全沒有行動能力,坐立都無法獨立完成,外出一趟,全家幾口人要全部出動幫忙,他才能順利被抬上車送到醫院。
現實往往比這些更困難。“其他不說,找一輛合適的車子都難如登天。”李卓君的母親錢春芳說。因為普通私家車車門不夠大,搬運極其不便,他們每次還要預約鄰居的電動三輪車。還沒出門就已頗費周折,更不要說一路顛簸和醫院里的排隊等候了。
為了幫助李卓軍,急診支部特別建起了“幫助李卓君,世界充滿愛”微信群,只要李卓軍有什么需要幫助發在群里,大家看到就能快速作出回應。醫生護士們也會關注李卓君的朋友圈、微信群,主動詢問他的病情,時常叮囑他“有需要你就和我們說一聲”。
對接上后,李卓君有不舒服和需要上醫院的時候,他在群里說一聲,醫院就會安排救護車免費上門接送,專業的醫護人員全程服務和吸痰,人還沒到,醫院急診病區已經給他安排好了一切。
今年1月24日,李卓君在微信群里求助,“我天天胸板疼得厲害,不知道怎么回事?!奔痹\支部立即安排救護車,將李卓君接到醫院檢查。醫生初步分析他可能是長期置管引起肺部炎癥,但經過輸液、吃藥,疼痛仍然反復。為了早日找到病因,急診科聯系臺州醫院醫務部,組織院內專家團隊為他進行多學科會診。經過反復檢查和分析,5月初,李卓君的胸骨疼痛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由于他日漸消瘦,導致套管側翼硌到了氣管,引起疼痛不適。醫生琢磨著給他增加了兩枚墊片和兩塊紗布,胸痛得到了明顯緩解。
一舉一動牽動整個科室的心
急診黨支部送物送服務勝似一家人
醫院的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對李卓君的牽掛卻一直沒有減少。
在一次看望李卓君的過程中,急診科支部書記陳建萍和黨員秦杰副主任醫師為李卓君檢查氣切口過程中,發現李卓君的內心非常豐富,渴望和喜歡和他人交流,但是發音的不便,讓他難以自如地表達自己。
回到醫院,秦杰醫生立即多方咨詢查找,為李卓君找到了可以讓他重新發音的“人工說話瓣膜”,將其銜接在套管上后,李卓君就可以順利地發出聲音了?!肮矣帜苷f話了!”李卓君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要不是他身體動不了,他肯定會手舞足蹈起來。
在住院的過程中,發現李卓君使用的無創呼吸機管道已經很臟了,但舍不得更換,支部立即給予更換一副新的管道。出院后,支部又送上李卓君經常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物品。
就在6月23日上午的這次探望,急診黨支部成員給李卓君帶來新的一批醫療用品,幫他做了身體檢查,還幫忙把李卓君的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爸x謝你們,一直幫助我家明明!”母親錢春芳感動得淚流滿面。
李卓君很堅強,盡管自己“寸步難行”,但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靠著巨大的毅力,在網上張羅起網店,幫媽媽錢春芳在網上銷售自家的土特產,比如梅干菜、楊梅等。急診黨支部的成員會特別照顧他們家的“生意”,一看到李卓君在網上吆喝開了,他們很快組團上門“團購”,以“高價”買下錢春芳他們自制的土特產?!斑@樣的幫助更容易讓這不幸的家庭接受,讓他們感受到尊嚴?!?/p>
現在,李卓君干脆將自己的醫保卡交給了黨支部書記陳建萍保管,免得有時候出門匆忙忘記帶了。如今在李卓君一家看來,急診黨支部的成員已經是他們的家人了。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是醫務人員的座右銘,急診黨支部表示,李卓君與漸凍癥抗爭的路子還很長,李卓軍不曾放棄,他們也會一直陪伴下去?!拔覀兙褪抢钭烤碾p手和雙腳,有我們在他不會孤單?!标惤ㄆ颊f道。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