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一個寫起來并不復雜的詞
卻包含著比天高、比地深的責任與愛
這是臺州一位老父親的“心酸”故事,卻詮釋了父親這個名詞!
從養豬到賣豬肉,年過八旬的應老漢撐起了一整個家。每個月一湊齊5000塊,應老漢就會去銀行柜臺,將錢存到法院指定的執行賬戶。存完錢,他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又輕了些……
應老漢賣豬肉的辛苦錢
為何存到了法院指定的執行賬戶?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兒子欠錢超26萬
無力償還成了失信被執行人
“我的兒子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一聲不吭,誰知竟欠下這么多錢。” 說起他那恨鐵不成鋼的兒子,應老漢直搖頭,眼角泛著淚光。
兩筆債
? 應還:147000元及利息
早在幾年前,應老漢的兒子小應開了一間包裝公司,由于經營不善,拖欠某公司貨款,被訴至臺州市路橋區法院。經法院調解,小應需償付原告貨款147000元及利息,卻一直未履行。
? 應還:146581.45元,僅支付了29500元
上一個買賣合同糾紛案還沒結案,小應的另一個案子又來了。他開車通過路口時,不小心撞上了一輛電動自行車,導致車主受傷,車輛局部受損。經路橋法院判決,小應應當賠償原告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146581.45元。但他僅支付了29500元,便無力償還剩余部分。
無力還債,小應成了失信被執行人。當執行法官通知小應來法院還錢時,他卻以沒錢為由拒不履行,甚至還拒接了電話。眼看著案件進展不下去,執行法官趕往小應家了解情況。
再窮也不能丟了信用
兒子不還錢,我來!
從執行法官那里得知兒子欠錢的事,應老漢激動地握著法官的手說:“兒子不還,我來還,這錢一定要還!”
但這26萬余元的債務,對于一個80多歲的老人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他表示自己并不富裕,一下子拿不出這么多錢,希望能寬限一段時間,先把交通事故的救命錢還上,再還剩下的錢。
“再窮也不能丟了信用。”應老漢不忍心兒子在失信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主動扛起了還錢的重擔。
考慮到應老漢家里的實際困難
執行法官盡力與申請執行人協商
幫助老人減輕負擔
向申請執行人說明情況后,他們都同意了應老漢提出的分期付款請求。老人東拼西湊,拿出所有積蓄,分別償還了車主56999元,某公司20000元。
兒子受父親感染一同省吃儉用
應老漢一家如約還完一筆債
還錢的日子里,應老漢比平時更加緊衣縮食。
“現在豬肉店生意不景氣,每個月也就掙個5千塊左右,賺來的錢基本都用來還債了。”為了節省些錢,應老漢夫妻倆人將生活的開銷降到了最低,咸菜配飯就是一餐。
應老漢說,再苦再累也要把錢還上,欠款零頭2塊錢也要還上,一分都不能少。
每個月只要一湊齊5000元錢,我就第一時間轉賬到法院賬戶。雖然生活苦了些,但欠下的債款不斷減少,我心里也是欣慰。
應老漢
應老漢的默默努力和堅持小應都看在了眼里,慢慢地,小應也改變了自己之前抗拒執行的態度,繼續經營著自己的小廠,與應老漢一起還錢,一起過著省吃儉用的生活。
終于,余下的60082元湊齊了,應老漢一家如約履行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的全部債務。
應老漢長舒一口氣:“還完了錢,才能挺直腰板做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