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感謝一位充滿善意的好心人,并愿意將這樣的善意繼續傳遞。”昨天一早,擁有31年教齡的臺州一中語文老師項先生找到記者,他要感謝的是一位6月13日拾金不昧的好心人。
6月13日下午3點左右,項先生顧不得瓢潑大雨,驅車來到椒江工人西路,欲到那里的打金一條街,為81歲的母親修一根老項鏈。
“項鏈是很多年前我送給母親的禮物,她一直不離身,前段時間不小心被扯斷了,催了好幾回讓我拿去修。”項先生說,“我身上現金不多,擔心修項鏈不夠用,就想著先取點錢備著。”
當天下午,項先生在打金街附近找了一個停車位,便撐傘步行至工人西路的一處取款機。從用了近十年的牛皮錢包里取出銀行卡后,他隨手將錢包放在取款機的臺面一側。
由于是跨行取款,項先生在操作后發現這臺機器只有查詢余額和轉賬的功能。考慮到自己不知道附近哪里有其它取款機,天氣又不適合再去徒步尋找,他便急忙退出了銀行卡,撐傘離開了。
半小時后,在和打金店老板閑聊了好一會兒的項先生,終于拿到了修好的項鏈,準備付錢時,才驚訝地發現錢包沒了。
“當時第一反應,錢包落在取款機那里了。”項先生說,隨后他既懊惱又焦急地一路小跑回到當時的那臺取款機處。
經過這么一跑,55歲的項先生明顯有些體力不支。忐忑地進入取款房間,錢包還在,心里石頭落地的項先生也發現了錢包的不同。
“我當時是平放在臺面上的,等我過了40多分鐘回去拿,發現錢包被豎著靠在取款機上,還貼著一張正方形的黃色便利貼,上面用有些稚嫩的筆跡寫著‘請勿觸碰,等失主前來領取’。”項先生說,“我當時真的覺得一股暖流直擊心底,那一定是一位很善良的人。”
項先生的錢包里,有少量的現金,還有一張身份證和教師的教職工卡。他說,在返回取款機的路上,他很擔心有人即使不拿走錢包,或許會隨意扔到垃圾桶或街上,那就是大海撈針了。
被陌生好心人這一舉動暖到的項先生,當晚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敘述了事情的經過,并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之情。
留言區里一片贊好,很多人猜測這是一位年輕姑娘,但項先生認為,能不能找到這位好心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同一位網友留言中提到那樣,“一直以為能做這種事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沒想到社會還是好人多,以后咱們也要去傳遞這樣的善意,讓善意的人越來越多”。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