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晨練愛好者合影
在市區市民廣場一角,有一群晨練愛好者,他們年齡各異,從事不同行業。每天清晨,只要不下雨,他們就雷打不動地相約打球、鍛煉,享受著健康快樂的運動時光。
市民廣場一角,掀起晨練新潮
5月23日早晨,陽光明媚,記者來到這群晨練愛好者的聚集地。樹蔭下,七八個人激情澎湃地打著氣排球,另一邊還有人打乒乓、飛飛盤,個個玩得不亦樂乎,歡聲笑語夾雜著運動喘息聲,給早晨的廣場增添了不少活力。
這群晨練愛好者中有位領頭人,他叫莫海峰,溫嶺人,今年49歲,大家都稱他為“師傅”。因為志同道合,這群人組團一起晨練,他們的運動熱情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人,團隊從一開始的七八人,到如今已經增至60多人了。
從一開始的健步走,到自學玩飛盤,莫海峰對晨練的熱情仿佛有個引力場,讓他認識了不少晨練愛好者。因為興趣相投,大家組建了一個群,相約一起晨練。
去年上半年,莫海峰還帶動這群健友們一起玩氣排球。集體運動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晨練愛好者。這群人中,大多都是四十來歲的中年人,其中,年紀最大的有60歲,年齡最小的只有十一二歲。
“一個人的晨練,變成了一群人互動晨練,不但鍛煉了身體,還放松了心情,運動也不再那么單調了,每天都有期待早起去運動。”莫海峰說。
熱心人自費買器材增設備
為了大伙兒能愉快地晨練,莫海峰自掏腰包買了不少運動器材,包括乒乓球桌、氣排球網。
“玩氣排球時經常需要彈跳,為了緩震,我去路橋找了鋪設球場的墊子,買來晨練打球用,這樣運動起來更安全,身體不容易受傷。”莫海峰說。
器材置辦得越來越多,每天來回帶也不方便。團隊成員“超人”主動把自家閑置的面包車貢獻出來,用來放運動器材。
莫海峰和“超人”的熱心感染了不少人,七八位健友一起湊了2000多元做了一個鐵柜,經過申請等相關程序,把鐵柜放置在晨練地點附近,用來存放一些小型運動器材。
有了放置器材的地方,運動設備越添越多。飛盤、鐵鞭、氣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豐富多樣的運動項目更增長了這群晨練愛好者的運動樂趣,廣場一角也變得熱鬧了起來。
“我每天要在電腦前坐十來個小時,但是沒有一點頸椎問題,可能就得益于晨練了。”莫海峰說,不少人因為晨練,身體好了很多。
他帶動身邊人養成晨練習慣
莫海峰創業多年,從做金銀首飾行業到金融行業,身材一直保持很好,體重從沒上過130斤。
2010年,莫海峰定居椒江,家住市民廣場附近。當時,莫海峰正處創業后期,健身養生成了他生活的重心。從那時起,市民廣場上每天清晨都會有一個繞著廣場健步走的身影。
“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莫海峰經常提。而他健康的生活方式潛移默化中影響了身邊不少人,包括健友和家人。
“‘師傅’他很自律的,沒有壞習慣,生活作息很健康,你看他的身材就知道了。”健友“超人”豎起大拇指稱贊道,“我現在也天天早睡早起,晚上八九點鐘睡覺,早上五點起床早鍛煉,每天精神飽滿,身體也舒暢。”
健友壯壯今年26歲,人如其名,身材比較健壯。“我以前食量大,人家吃一個嵌糕,我能吃四五個,體重曾經飆到200多斤。”壯壯說,幾年前認識了莫海峰,他對晨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堅持早起鍛煉,現在瘦了不少。
有位企業家健友叫洪冰素,平時工作忙、壓力大,但自從加入晨練隊伍后,感受大有不同,“多樣化的運動既能鍛煉身體,又有娛樂性,很有趣,讓我覺得很解壓。”
不少年輕人也被帶動著養成了好習慣。八九歲小健友阿哲養成了早起晨練的習慣,莫海峰今年二十出頭的兒子小莫也在他的影響下,改掉了熬夜打游戲的習慣,每天早起跟父親一起去打球。
莫海峰的親弟弟和表弟也加入了晨練隊伍,好習慣加上多運動,讓他們原本忙于應酬留下的啤酒肚也不見蹤影了。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