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在臺州市黃巖區富山鄉半山村的一幢兩層舊民居內,一場特殊的答辯會,吸引了眾多村民的關注——來自浙江工業大學環境與藝術專業的3名碩士研究生,正在面對由浙江工業大學、中國美術學院6名專家教授組成的答辯委員會,進行以“鄉村振興與鄉村設計 ”為主題的畢業論文答辯。
盧倩雯(右一)參加答辯
“在村子里答辯,感覺很新穎,也很有意義。”盧倩雯是第一個上臺答辯的學生,她的論文主題是半山村半嶺堂自然村的文化旅游景觀設計研究。
3年來,在導師帶領下,盧倩雯等浙工大師生對半嶺堂自然村古法造紙博物館進行了全方位設計和指導建設,將一幢破舊廢棄的小學校舍,改造成了集博物館、鄉村客廳、文化禮堂等為一體的村莊亮點景觀。該博物館,也成為盧倩雯畢業論文的重點研究對象之一。
2015年底,浙江工業大學小城鎮城市化協同創新中心與黃巖區簽訂“校地戰略合作協議”,并在中國傳統村落——富山鄉半山村建立產學研基地。
從村莊規劃、景觀提升到文化挖掘,3年多以來,浙江工業大學鄉村設計與建設團隊師生,為半山村的國家級古村落保護建設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半山村,也從一個破落的古村落,搖身一變為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成為臺州當地旅游休閑熱門地。
答辯委員會討論表決
“憑借浙工大的人才資源優勢,近年來,半山村完成了溪口臺地、村口長廊等村內19個景觀節點提升工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答辯委員會特邀委員、富山鄉黨委書記童菁菁對浙工大師生們的工作非常贊賞。她說,目前,在浙工大師生團隊的指導下,半山村正沿著半山溪兩岸,大力推進青年旅舍、半山書院、鄉聚廣場等工程建設,打造一條公共建筑和文化景觀帶。
“安排畢業生到村里進行論文答辯,在我們大學,還是首次。”浙江工業大學小城鎮城市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建筑工程學院執行院長陳前虎說,目前,浙工大已在全省各地建立了十幾個產學研基地,依托產學研基地,為鄉村振興提供社會服務,帶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今后,他們將安排更多的畢業生到各產學研基地進行論文答辯,鼓勵學生走進鄉村,將論文寫在浙江大地上。
當天下午,經答辯委員會投票表決,盧倩雯等3名學生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均順利通過了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