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站號58666!這個海島氣象站60多年同祖國共興盛
2019年05月16日 來源: 中國氣象報

  在天氣復雜多變的浙東沿海,氣象預報員要算出難得的好天氣是難上加難。

  1957年4月1日,大陳海軍氣象站正式成為國家基本氣象站,保障軍事需求,徹底粉碎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幻想。

  1982年,大陳島氣象站開始轉制。9月30日20時,新站發出第一份天氣預報。

  這是中國大陸最后一個解放的地方。60多年前,它滿目瘡痍,因墾荒青年涅槃重生。

  60年后,它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成熟了很多,成為了浙江東海之濱第一站······它就是浙江省臺州大陳島。

  建成“58666”站

  初生牛犢王寶源

  1956年,十八九歲的王寶源從北京氣象學校畢業,登上大陳島時,他傻了眼。島上布滿國民黨撤逃前建的戰壕、地堡,到處都是地雷。而他的任務是在海拔204.9米的黃夫樵山頂建立海軍氣象站。

  為徹底粉碎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幻想,在此建站填補浙江中部沿海氣象資料空白,保障軍事活動迫在眉睫。

  島上除了駐軍以外,就是陸續前來的墾荒隊。

  王寶源與200多名駐島官兵一道,填平戰壕,開辟出一片觀測場。在之后的一個多月內,完成了安裝儀器、測量海拔、制作圖表等工作,大陳海軍氣象站投入試運行。

  1957 年4 月1 日,它正式成為國家基本氣象臺站。從此,中國天氣圖上多了“58666”(站號)。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工作人員接收探測數據

  天氣報的誕生

  首位站長老倪的故事

  在海島上, 經常山頭云霧繚繞, 海面卻風和日麗, 要想更好服務航運和生產生活, 原站址顯然不滿足需求。倪永湘接受了建站任務。

  1982年初,大年三十,前一晚聽說運磚船終于能出海,倪永湘天沒亮就叫醒了大家。大伙兒睡眼蒙眬, 到了碼頭大家立馬泄了氣——三萬塊磚堆成一座“山”。

  “不如叫碼頭上的搬運工幫忙,付工錢好了。”大家七嘴八舌。

  老倪猶豫了,還在創業時期的臺站各方面都要節約。給大家打完氣后,同志們受到鼓舞,顧不上手指磨破皮、鮮血直流, 以最快速度把磚運上船。

  到了下半年, 氣象站有了模樣, 省氣象局開始調撥儀器。

  20歲的倪永湘剛來島上時激情澎湃,心想75公斤的水都可以自己挑,發報機也可以人工運。

  后來,觀測儀器到位,探空儀器到位,發報機到位,觀測場終于趕在海軍氣象站10月1日撤離前,順利投入業務運行。老倪成為首位站長。

  9月30 日20 時,轉制后的大陳島氣象站,發出第一份天氣報。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大陳工作人員檢定探空儀

  臺風夜,氣球也上天了

  探空人胡志來

  十幾個省份的年輕人陸續上了島,最先受益的還是漁民。大陳島氣象站運轉之后,流動預報臺可以立馬看到天氣實況,預報準確率大大提高。

  1989年中秋之夜,“8923”號臺風以平均14級大風,在19時30分襲擊大陳。那正巧是探空氣球施放時間。

  外面黑風黑雨,啥也看不見。探空組的胡志來用盡全身力氣推開門,卻寸步難行。

  七八個小伙子一起用球罩包住氣球, 以防被樹枝刺破。短短十幾米路,他們幾度失去平衡。

  風太大了, 接連放了三四個球, 數據都沒有成功接收。直到20時20分,在業務規定的最終時刻,值班室終于成功收到了數據。

  胡志來現任臺州市氣象局副調研員, 曾在臺風中拼命的他留下兩個遺憾:“ 外婆去世時,(在島上) 出不來;老婆生兒子時,出不來。”

  大風天氣眾人協力施放探空觀測氣球

  驚險!臺風登陸瞬間

  匍匐前進的觀測員

  2004年8月12日,眼看臺風“云娜”要在臺州沿海登陸,大陳在15時21分出現58.7米/秒的瞬間大風后,突然失去聯系。

  國家現代化建設如火如荼, 島上氣象觀測自動化后, 只有少數觀測員留在大陳。

  15時7分,幾經加固的百葉箱頂板被刮跑,溫濕度探頭進水損壞,觀測員立即開始人工讀取。三個觀測員捆在一起,匍匐通過值班室到觀測場的那段10米的天橋。15時21分,測得58.7米/秒大風,瞬間,避雷針砸向屋頂,整座樓都在晃動,通信中斷。好在,經過搶修,通信恢復。正點資料全部發了出去。

  臺風云娜來襲

  正是因為這些寶貴的資料,2018年,上海臺風研究所在大陳建立臺風外場觀測科學試驗基地。

  小島煥發新活力

  大陳的傳承與發展

  漁業資源逐步衰退,漁火點點成為過去。

  2012年, 在外打拼的陳招德, 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大陳搞起銅網養殖。但2015年的一場強臺風把銅網打散,魚全部跑光,損失幾千萬元。

  每到臺風季,陳招德格外關注天氣預報:“臺州提供的天氣預報每小時更新一次。臺風來前,我們會加固;臺風靜下來,會去補救。”

  除了養殖業, 大陳島近些年開始發展旅游業,客運航線迅速增加,氣象服務也隨之拓展。

  去年8月11日,臺風“摩羯”來襲,景區開始疏散游客。傍晚,經過一天的撤離,島上還有游客近300名,夜間航行不安全, 大陳航運公司焦急地詢問, 能否明早再撤。

  大陳的預報員通過數值模擬、海浪模式、概率統計等, 研判航線風浪,給出12日上午的窗口時間。12日早晨5時,趕在風力超過8級前客輪載滿游客順利回港。

  “如果沒有大陳氣象站的資料,航線預報不可能如此準確。”臺州市氣象服務中心主任李建糧說。

  現代黃魚養殖

  盡管大部分人跟隨氣象現代化事業發展步伐,從大陳調離,但他們都覺得,大陳是“東海明珠”,它讓艱苦奮斗、自主創新的墾荒精神開枝散葉,激勵著浙江沿海氣象事業發展。

  如今的大陳氣象站,基礎設施和交通都方便了很多,自動觀測解放出大量人力,但它在氣象業務中仍然重要,尤其臺風指標站的作用更加突顯。

  記者手記:

  60多年風雨,和祖國共興盛。大陳氣象站記錄的不僅是冰冷的數據,還留存著時代的溫度。作為浙江東海之濱第一站,它的數據成為防御臺風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資料,為航線氣象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島上養殖、風能、旅游等新興產業提供了科技支撐和安全保障,臺風試驗基地更是賦予了臺站更高的科技價值。

標簽: 臺風;氣象站; 58666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夏逸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