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萬元買來的敞篷寶馬車,抵押給某投資公司借款5萬元,實際到手4萬元。
車主按照約定定期還款,還了兩次后,投資公司以車主違約為由,竟將車子出售。
在披著民間借貸外衣的“套路貸”案件中,不法分子往往以小額貸款公司的名義,與被害人簽訂明顯不利的合同,并通過“虛增債務”“偽造證據”“惡意制造違約”等方式要挾被害人支付高額費用,未果則將車輛變賣,非法侵占財物。
日前,溫嶺市法院對這樣一件“套路貸”案件作出判決,3名被告人陸續獲刑。
借錢4萬元,還款要7萬多元
不還錢就賣車
林女士有一輛紅色的敞篷寶馬車,于2015年購買,當時花了36萬余元。
2017年年底,因資金周轉緊張,林女士經中介介紹,到溫嶺市城東街道匯頭王村一家投資公司借款。
在投資公司,毛某接待了林女士。
林女士想借5萬元,毛某說借款可以,但需要將你的車子抵押給我公司。
林女士同意了,毛某稱需要把這幾份合同和承諾書簽一下,并且需要留下一把車鑰匙和車輛行駛證復印件,并在你車上安裝GPS。
林女士也同意了。
最后,扣除中介費、GPS安裝費、服務費等,林女士實際拿到手的借款為4萬元。雙方約定,林女士每10天還一次款,每次還4667元,12次還清借款。
林女士守約,按時歸還了兩期。
2017年12月31日上午,林女士開車陪朋友到路橋方林二手車市場買車。
當天中午,兩名陌生男子在二手車市場找到林女士,稱林女士來賣車,違反了合同的約定,不由分說將林女士的車開走了。
林女士當即聯系投資公司。
對方稱:“去二手車市場賣車就是違約,合同里都寫得清清楚楚。要把車子拿回去,需要支付1.5萬元的違約金和1萬元的拖車費,加上之前未還清的本金和利息,總共是7.5萬元,抹去零頭,算7萬元。”
林女士這才想起,簽合同時,她根本沒仔細看里面的內容。
“我簽字的時候,毛某幫我翻頁,并在指定文件中讓我簽字,簽字后他馬上就翻頁,翻頁速度很快。我當時急著借錢,也沒想到去看這些文件里的內容,而文件我簽完后對方就收走了,沒有給我留底。”
借到手4萬元,還款要7萬多元,實在太多了。林女士提出看合同,對方拒絕了。
2018年1月底,投資公司打來電話,說一星期內再不還清7萬元,就把車子賣掉,他們的手續都是正當的,即使去派出所報案也不怕。
幾天后,林女士聯系投資公司,對方說車子已經賣掉了,而且已經轉了好幾手,不知道賣到哪里去了。林女士到交警部門查詢,發現對方說賣掉車子的第二天,車子還在路橋行駛過。
林女士懷疑對方詐騙,報了警。
玩的就是“套路”!
去年2月,溫嶺市警方對此事進行立案偵查。同月,該投資公司的毛某、郭某被抓獲歸案。去年12月,應某也歸案。據悉,這是臺州市司法機關辦理的首例“套路貸”案件。
2017年8月,毛某與郭某、應某等人合伙,開了這家投資公司。這家公司對外宣傳是小額貸款公司,經營車貸業務。但實際上,該公司沒有在工商部門注冊過。
公司具體的經營模式為,先確定客戶名下有無車子,讓客戶簽訂一系列的合同等文件,在客戶的車上安裝GPS定位器,拿走客戶車子的備用鑰匙,再扣除一定的押金、服務費等費用后放款給客戶。貸款的利息非常高,月利息一般為2.5分。
客戶貸款后,如果在還款期被發現違約行為,投資公司就會扣走客戶的車子,要求他們支付違約金、拖車費以及剩余全部欠款和利息,否則,投資公司就直接把客戶的車子變賣。
他們認定借款人違約的理由也都非常苛刻,手機不通、車輛離開本市未經公司許可、市區道路行駛時速超過50公里、備用鑰匙不可用等均視為違約。
郭某等人交代,他們和客戶玩的就是套路。簽訂的合同、承諾書、委托書等里面有很多不利于客戶的條款。他們盡量不讓客戶知曉里面的具體內容。合同、委托書等都只有一份,客戶簽名后就由他們收走保管,不會留給客戶。而且,合同、委托書等文件里面留著很多空白沒填,這是為了到時發生什么事情方便他們操作。而要求違約客戶交的違約金、拖車費,也是套路,目的就是讓客戶多交錢。
他們說,林女士的這輛車,價值26萬元左右。從一開始,他們就打著客戶還不起錢,把客戶的車子賣掉的主意。當初簽訂抵押合同和車輛委托買賣合同時,里面就寫著,如果林女士還不起錢,車子就由投資公司賣掉,賣車的錢歸投資公司所有。在扣林女士的車之前,他們剛好在商量,怎么才能把她的車拖回來賣掉。
毛某稱,林女士的車在銀行作了抵押貸款,還有15萬元的貸款沒有付清,如果走正規手續,公司要先墊付15萬元給銀行才能賣車,加上手續費,我們公司到手的只有10萬元左右。為了賺得更多,我們將該車作為黑車賣出去,賣了13萬元。這筆錢,被我們平分了。
被“套路”的受害者,不止一人
2017年9月25日,黃先生到該投資公司以自己的大眾轎車作抵押借款。黃先生借款2萬元,實際到手為17350元,借款分12期還款,每星期還一期。
還到第八期時,黃先生手頭緊張,要求對方寬限幾天。但對方第二天就將其車子開走了。
黃先生過去處理,對方給他列了一張單子:違約金7500元,拖車費6000元,加上未還的幾期錢,總共為22050元,減免一點,算21500元。如果黃先生不支付,他們就將車子賣掉。
無奈的黃先生找親戚借了錢,支付給了對方,才取回了車子。黃先生說,他要求對方把合同等給他,對方不肯,說是公司內部的東西,到時候會銷毀。
2017年12月18日,陳先生以妻子名下的豐田轎車作為抵押,向該投資公司貸款5萬元,實際收到本金4.6萬元。
去年1月,陳先生接到投資公司電話,稱他的車子GPS信號檢測不到,要求他當天下午開到公司檢查。陳先生當天沒時間,詢問第二天行不行。當晚,他的車子就被開走了。
陳先生趕到投資公司,對方說其車輛很久沒有移動了,認為其車子已轉押給其他公司,要求其支付違約金和拖車費。
陳先生提出異議,并拒絕對方提出的要求。但投資公司一口咬定陳先生違約,根據合同約定,他們可以變賣陳先生的車子。
最后,陳先生付給對方6萬元,并寫了一張5000元的借條,才拿回了車子。
法院審理后認為,毛某、郭某、應某與人結伙,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威脅、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敲詐勒索罪,系共同犯罪。
日前,應某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此前,今年1月,郭某和毛某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10個月、處罰金5萬元和有期徒刑4年8個月、處罰金5萬元。
檢察官提醒
借款人要盡量到規范的金融機構借款,如果在民間借貸過程中,遇到貸款門檻特別低、“陰陽合同”、單方面認定違約等情況,必須提高警惕。對于要簽訂的合同條款,要看清、看懂,還要留痕,提高防范意識,謹防受騙。一旦發覺受騙,要保留證據,及時報警。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