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5月6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鄭仁重)擔當是青春的使命,奉獻是青春的精神。“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近年來,南峰街道80后、90后青年干部人數陡增,在這里時時處處可以感受到他們昂揚奮發(fā)的精神、強烈積極的社會奉獻感。
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街頭巷尾,他們都力所能及地去幫助他人,用實際行動播灑著愛的火種,唱響屬于他們的青春之歌。在“五四10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去基層,找尋那些最美的“青春榜樣”。
情懷
“今天的安排看下河道清潔,浮石園社區(qū)和石板路村的垃圾分類情況。”每個工作日,南峰街道農辦主任王珺總要早早到辦公室安排一天的計劃安排。
作為一個個地地道道的“農林水人”,王珺從小熱愛農村的點點滴滴。工作后,王珺走出“水泥森林”,到基層一線工作,摒棄固定包裝好的“盆景”路線,讓自己身上多點“泥土氣息”。
“做農辦的工作,就是要多走土路、多走泥路,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解決他們最迫切的問題。”王珺說。在浮石園社區(qū),王珺在社區(qū)里面轉悠,看下哪幾個垃圾桶垃圾分類的情況,了解社區(qū)內垃圾桶分布情況,到農戶中做思想工作。經過過去一年,街道的垃圾分類和美麗庭院工作整村整治、從點到面、連點成線,獲得了縣美麗庭院示范鄉(xiāng)鎮(zhèn)等榮譽。
“我覺得曬黑點好,我就比較喜歡農林水工作,在田地里和村民打交道,在農村能找到自己的情懷和初心。”王珺這樣調侃自己的膚色。
融入
楊勝,是南峰街道多城同創(chuàng)辦的一位青年干部。他是高學歷人才,在浙江工業(yè)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剛開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陌生的道路,這里的一切都讓他感到無所適從。從大學到社會融入,從新來到穩(wěn)定,需要一個過程、一定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在街道領導的關心,以及同事之間的相互幫助下,讓楊勝的工作從陌生變得熟悉,也逐漸融入到南峰街道這個大家庭之中。
鄉(xiāng)鎮(zhèn)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條件、工作待遇遠遠沒有同齡白領那般優(yōu)越,但是在這里,他看到了奮不顧身的自己,看到了奮斗的意義,他也由一個基層的新兵逐漸成長起來。
“今年縣里要國衛(wèi)復審,街道的責任分工非常多,尤其是社區(qū)的背街小巷垃圾非常多。”楊勝告訴記者。楊勝從接手這項工作前,為了更快地掌握街道整體情況,楊勝幾乎走遍街道背街小巷的角角落落,聯系執(zhí)法局、縣同創(chuàng)辦、各村(社區(qū))落實好各項問題。“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基層干部,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融入到街道,融入到農村,融入到老百姓中去。”
擔當
“馬上就要一季度‘回頭看’了,要去看下重點點位有沒有出現反彈,公共基礎設施有沒有損壞了。”記者跟著王鴦飛到工業(yè)西路、商業(yè)街巡查了一圈。這位瘦小的小姑娘是南峰街道團委副書記,還負責小城鎮(zhèn)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作。
王鴦飛剛入職一年,就接到這么“大份”工作,她始料未及。“說實話,心里也怕啊,鄉(xiāng)鎮(zhèn)基層才做了一年,自己還是個門外漢,真的是摸著石頭過河去做。”王鴦飛回憶著過去的工作。
小城鎮(zhèn)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既要做好“規(guī)定動作”,又要做出“南峰特色”。前前后后涉及了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低小散整改、剿滅劣V水、治理“四亂”等諸多工作。“怕就不接,接了就要做到底。”王鴦飛身上顯露出“90后”的擔當精神。可能連王鴦飛自己也不曾想到,這么大的系統性工作通過了省市驗收。
90后曾被定義為“垮掉的一代”,但是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也是敢于擔當的一代。
看著越來越多的青年干部茁壯成長,南峰街道黨工委書記朱繼平感慨:“年輕干部不缺學歷缺閱歷,沒經歷過基層的摸爬滾打,摸不清工作的方法。在基層,便是增加年輕干部閱歷的快速途徑,任何時間都有最“接地氣”的事情需要處理。年輕干部基層一線錘煉摔打,在群眾中間經風雨、見世面,能快速增加自己的人生閱歷更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