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芳菲盡
華頂杜鵑始盛開
4月27日上午
2019年浙江省森林旅游節
暨第22屆天臺山云錦杜鵑節
在華頂國家森林公園繽紛開幕
一年一度的花海盛景
如期呈現在大眾眼前!
大美天臺,和合花開。此次活動采取線上、線下同步舉行開幕式的方式拉開華頂賞花帷幕,貫穿全月的系列精彩活動,則能讓游客通過線上、線下多層次參與杜鵑節活動,體驗國家森林公園的良好生態、云錦杜鵑花的驚艷以及多重活動帶來的驚喜。同時,杜鵑節活動也為相關旅游產業提供宣傳、展示平臺,促進產業的優化升級,以節慶帶動產業的發展。
本屆云錦杜鵑節以“走唐詩之路 賞和合杜鵑”為主題,將生長的千米高山上的杜鵑不再“只可遠觀”,而是通過各種方式讓杜鵑更加親近游客。
活動內容異彩紛呈,好聽的,好看的,好玩的,應有盡有,將帶來一場場精神與文化的饕餮盛宴,活動有:“抖動杜鵑”天臺山杜鵑花抖音大賽、“媒牽杜鵑”長三角百家網絡媒體天臺行活動、“詩行天臺”千團萬人游天臺山系列活動、“和合杜鵑”2019年國際高山珍稀杜鵑展、“畫里杜鵑”天臺山杜鵑花攝影展、“網圈杜鵑”暨第六屆網絡旅游節啟動儀式、“智動杜鵑”臺州天臺山云錦杜鵑杯橋牌賽等等,本次節慶系列活動將持續到五月底。
華頂是“游圣”徐霞客曾游歷的地方,《游天臺山日記》被置于《徐霞客游記》的篇首。如今,森林公園內尚完整地保留著徐霞客登山之古道。循著霞客足跡,賞花便增添了濃濃的文化味。這里的云錦杜鵑不與他山同一色,樹高四五米,甚至八九米,枝干有碗口粗細,“蒼干如松柏,花姿若牡丹”,平均樹齡約有200年,最老在1000年以上,堪稱“華夏一絕”。
早在唐貞元(785-805)年間,當地僧人就開始栽植云錦杜鵑,這件事記載在《天臺山全志》中。“翠岫從容出,名花次第逢。最憐紅躑躅,高映碧芙蓉。琪樹應同種,桃源許并秾。無人移上苑,空置白云封。”清初詩人張聯元這首《杜鵑花》詩將別名紅躑躅的云錦杜鵑與仙界琪樹、碧桃花相比,既感慨它沒有收入皇家花園,也說只有在白云繚繞中觀花,才能有一種超脫凡塵之感。
聊起這些典故,華頂國家森林公園負責人鮑人昂特別有感觸:“云錦杜鵑是我國珍稀的杜鵑品種,雖在各地有少量分布,但華頂云錦杜鵑面積之大、樹齡之長,卻是國內罕見的。”國內杜鵑、梅花學科界的權威劉茂春教授也曾盛贊杜鵑花,“第一是千年杜鵑,樹齡長,古樹群普遍樹齡在500至1000年左右;第二是千畝花海,集中的古樹群有300畝,分布種植的有2000畝;第三千米高山,它長在高海拔處;第四是千花杜鵑,一棵杜鵑樹往往能開上千朵花。”在國內杜鵑花栽培領域頗有聲望的舒中惠先生也對華頂云錦杜鵑也是贊不絕口,說這里的自然景觀非常震撼人心,它所享有的唯一性是不可替代的。
據了解,華頂云錦杜鵑主要成林分三大處,各有特色。下面的千樹簇擁,花海一片;中間的獨自佇立,或姐妹相處;上面的三五成群,叢叢簇簇,姿態萬千。今年的杜鵑節特意選在五一假期前,就是為了將第一手花訊傳遞出去,誠邀大家前來吃齋品茗看杜鵑。
據悉,從1998年開始,天臺以云錦杜鵑為媒,搭臺唱起了旅游戲,每年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天臺山云錦杜鵑節,吸引海內外游客。年年有主題,年年有新意,天臺山每一屆云錦杜鵑節都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旅游潮流,成為吸引游客的亮點。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