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老墾荒隊員盧育生:難以忘懷,大陳墾荒歲月
2019年04月12日 來源: 臺州日報

  盧育生(中)與墾荒隊員們。 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94歲的盧育生住在臨海一家養(yǎng)老院里,兒孫時常前來探望做伴,晚年生活怡然自得。

  他的一生經(jīng)歷是波瀾壯闊的,從山東日照一個貧農(nóng)家庭少年長成,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駐村解放軍部隊傳遞信件,再到參加日照南湖區(qū)委工作,而后渡江南下,先后在溫嶺縣委、海門直屬區(qū)、臺州地委、大陳工委等任職,1956年帶領墾荒隊員上大陳島,后來在路橋鎮(zhèn)委、溫州地區(qū)交通運輸局、臺州地區(qū)物資局等工作,直至離休……這其中,擔任大陳島志愿墾荒隊第一任隊長,無疑是他的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受命

  1956年1月28日上午,為慶祝海門直屬區(qū)社會主義改造任務順利完成,海門舉辦了盛大的游行活動,街市紅旗招展,鑼鼓喧天,鞭炮陣響。臨近中午,正在參加游行的盧育生接到了領導電話,讓他即刻前往溫州,參加一個會議接受一項任務,但沒有講是什么內(nèi)容。

  “我乘班車趕到溫州,天色已黑,與有關同志簡略交談后,馬上到溫州市人民大會堂出席會議,這才知道溫州青年志愿墾荒隊已經(jīng)組成,當晚召開大會舉行授旗儀式,并指定我?guī)ьI墾荒隊登上大陳島,從事墾荒開發(fā)建設。”盧育生回憶,“我代表墾荒隊,從青年團中央的代表、中共溫州地委和中共溫州市委領導的手中,接過繡著‘建設偉大祖國的大陳島’十個大字的旗幟,和全體墾荒隊員一起宣誓:‘堅決響應黨的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把青春獻給祖國的大陳島。’”

  1月29日上午,溫州市人民廣場舉辦了隆重的歡送墾荒志愿者赴大陳島開發(fā)建設大會,三萬多人前來歡送,墾荒隊員們穿過五馬街,直奔祖國的大陳島。

  大陳島墾荒建設的重任,怎么會突然落在盧育生的身上?

  原來,他曾在青年團臺州地委擔任組織部長,大陳島解放后設立中共大陳工作委員會,他被調(diào)去擔任工委副書記,后又調(diào)任海門區(qū)委宣傳科長。這些經(jīng)歷使他對大陳島的工作和環(huán)境十分了解。

  “墾荒隊員上島之前,海門區(qū)、大陳工委以及駐守大陳島的部隊,早已做好了許多具體的準備工作,對墾荒隊員的生產(chǎn)、生活安排,都有比較可行的計劃。”盧育生說,“按照中共溫州地委的決定,我擔任溫州青年志愿墾荒隊隊長,青年團溫州市委青工部長王宗楣擔任墾荒隊副隊長。海門區(qū)委還派農(nóng)業(yè)技術干部郭壽江同志、畜牧獸醫(yī)陳梓強同志,擔任墾荒隊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指導。”

  上島

  “1月31日,我?guī)ьI墾荒隊員登上大陳島。當時還沒有交通船碼頭,歡迎隊員們上島的部隊駐軍戰(zhàn)士,卷起褲管下水,把墾荒隊員一個一個背上了岸,再用部隊的軍車把隊員們送到南田村、南磊坑村的駐地。”盧育生回憶。

  1956年2月2日,227名青年墾荒隊員冒著隆冬的寒風,踏上大陳島最高峰——鳳尾山頂峰,在“建設偉大祖國的大陳島”旗幟下,舉臂莊嚴宣誓:“我是一名青年志愿墾荒隊員,志愿來到祖國的大陳島,面對著祖國的海洋,背靠著祖國的山河,腳踏著海防前哨,肩負著人民的希望。我們宣誓,堅持到底,決不退縮,與英雄的邊防軍一起,用辛勤的勞動,把海島變成可愛的家園……”

  接著,團中央代表揮鋤動土,全體墾荒隊員跟著翻開了荒蕪的土地,邁出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步。

  這群平均年齡不滿20歲的青年,離開繁華的城市,離開溫暖的家人,來到荒蕪了一年的大陳島上,等待著他們的是前所未有的艱苦困難。如何帶好這支天真爛漫的隊伍,盧育生深感責任重大:“要關心愛護他們,要培養(yǎng)他們成長,要與他們同甘共苦、戰(zhàn)勝困難。”

  生產(chǎn)

  大陳島山地土層厚,土質(zhì)肥沃,雨量充足適宜,冬暖夏涼無冰期,一年四季長青。根據(jù)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墾荒隊上島后,優(yōu)先發(fā)展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我們將墾荒隊員編成若干個生產(chǎn)小分隊,邊干邊學,在實踐中不斷磨煉。”盧育生回憶。

  1956年,盧育生和隊員們海上運糧涉險的經(jīng)歷,他至今想起還覺得后怕。

  那時刮大風,風力八到九級陣風十級,單獨生活在竹嶼島上牧羊的隊員,因大風五六天不停,面臨斷炊。

  “不能讓隊員有危險!”盧育生下決心要把糧食運過去。他挑選了包括小隊長在內(nèi)的4名身強力壯的隊員,和他們一起駕著舢舨、撐起風帆渡海。但風力實在太大,將要靠岸時,一陣大風刮過,把舢舨刮了個側(cè)偏,艙內(nèi)進水了。在這危急關頭,他們齊力扯斷帆繩,復位船體,才避免了一場災難。

  墾荒隊從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起步,很快又建立了漁業(yè)隊,向海洋進軍,那是比在陸地上搞生產(chǎn)更艱苦更危險的作業(yè)。

  有一次,盧育生跟著打洋船出海捕魚。船到洋面,他就開始頭暈目眩。船隨海浪起伏而顛簸震動,人站著不穩(wěn)躺著不行。他深刻體會到出海的艱辛,感受到這群年輕隊員咬牙堅持的不易。

  在與大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難免有一些隊員思想會產(chǎn)生動搖,“有的人借請假回家探親不歸隊了,有的人說要報考求學就離隊了”。盧育生組織隊員們學習愚公移山的精神,學習英雄模范事跡,重溫上島時的宣誓,隊員們的情緒才穩(wěn)定下來。

  就這樣,最艱難的第一年就過去了。這一年,墾荒隊員們?yōu)榇箨悕u的開發(fā)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開了個好頭。

  情誼

  1957年5月,盧育生調(diào)任路橋鎮(zhèn)委第一書記,告別大陳島。隊員們一路把他送到碼頭,送到船上,一一和他握手告別。許多人流淚了,他也被感動得眼眶濕潤。船離開碼頭很遠了,盧育生回頭,隊員們還站在那里……

  1960年7月,溫州地委專員帶慰問團到大陳島慰問演出,并宣布墾荒隊完成歷史使命,從此載入史冊。

  大陳島舉辦墾荒三十周年紀念活動時,盧育生回到島上:“大陳島變化很大,寬闊平整的大街,一座座新房,新建了商店門市、招待所、飯店、水產(chǎn)冷庫、油庫、公路、防洪大壩。還有小學、中學,全都大變樣……住在島上老隊員,已成為各單位骨干,李光旦任綜合商店經(jīng)理,謝海松任信用社主任,葉榮華任電廠副廠長,繆茜茜、張菊蓮任醫(yī)院副院長……墾荒隊員陳顯坤為救人不幸犧牲,被追認為烈士,我到烈士墓地去看他。”

  盧育生的長子盧平新告訴記者,父親前幾年著手寫回憶錄,趁著記性還好將一段段歷史真實地記錄下來。他也是在幫父親編回憶錄時,才得以對大陳島墾荒的歷史有詳細了解。

  相比一段段“光榮事跡”,盧育生自豪地與子女多次談起的,反而是墾荒歷史任務完成后發(fā)生的一件小事。

  1973年,在工資改革中,幾名老墾荒隊員找到盧育生,告訴他墾荒隊員工齡如何計算成了難題。盧育生立即到臺州地區(qū)勞動局找李毅局長,對墾荒隊員的組成作了具體介紹。后來,經(jīng)李毅局長同意正式發(fā)文,將大陳島墾荒列入工齡計算。

  “雖然離開了大陳島,但我一直牽掛著隊員們。十多年后能為隊員們辦一件實事,也算不辜負他們對我的信任……”盧育生動情地說。

標簽: 墾荒隊員;隊員;采訪對象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夏逸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