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還原。 (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日前,臨海市民鄭先生給本報民情365來電反映,在臨海古城街道北山路,銀山花園圍墻西側的一個“T”字路口,排水溝蓋板會“吃”自行車,設置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他因此摔成重傷。希望市政部門及時修正,并對他的受傷給個說法。
4月10日,記者赴臨海進行了調查,當地市政部門也承認有缺陷,并準備進行整改。
啞鈴式排水溝蓋板容易“吃掉”自行車輪胎
當天上午,記者按照鄭先生的提示,來到臨海北山路26號——銀山花園北-2旁邊的“T”字路口。
這“T”字型路口的主路是北山路,與其交叉的是一條支路,支路是往北,斜坡上去。
記者注意到,在北山路的右側擺放著四五個戶外塑料垃圾桶,而南北方向的支路靠圍墻一側的路面上還停放著一排車。也就是說,這路口交通有些復雜。
為了排放從斜坡下來的地面水,在“T”字型路口設置一道長十幾米、寬1米左右的排水溝,上面的蓋板是啞鈴式的。即排水溝蓋板上有十幾個長80厘米,寬3厘米的排水口,遠遠看去,像鋼琴鍵似的。
因為這些排水口和支路方向一致,且排水口過寬、過長,騎自行車從支路下來,輪胎極容易卡住,即被排水口“吃掉”。
“輪胎掉下去,就會摔倒。”
“有時想躲也躲不開。”
“這設計就有問題。”
……
在隨機采訪中,居民紛紛表示擔憂。
隨后,記者借了輛自行車進行試驗,完全印證了居民的擔心。
在“T”字路口附近開中介的王女士說,她多次看到路人在這路口摔倒,大多沒怎么受傷,就自認倒霉,將車子從縫隙中拉回罵幾句就離開了。像鄭先生摔得那么嚴重的,倒是少見。
七旬老人摔成重傷,手術費花掉3萬多元
鄭先生今年70多歲,是離休干部。
那么,鄭先生又是如何受傷的呢?
從現場采訪后,記者來到臺州醫院骨科住院部探望。
“幸好往側面摔倒,如果整個人往前摔,那恐怕更嚴重。”回憶當時的情景,鄭先生還心有余悸。據他介紹,4月1日晚上7點左右,鄭先生在銀山花園附近的親戚家吃完飯,獨自騎著自行車回家。
當車子下坡,經過這個“T”字路口,準備拐彎時,剛好有垃圾車停在路口,此時,一輛汽車也行駛過來。
鄭先生把車騎到排水溝那里避讓,沒想到“咔嚓”一下,自行車的輪胎卡在排水口里了。人一下失去平衡,“哐”一下,鄭先生就側身摔倒在地上了。
垃圾車的司機和環衛工人趕緊跑過來,將鄭先生扶到邊上。他當時感覺沒事,但緩過勁來,就發現動不了了。
當天晚上鄭先生就住進了醫院,拍了CT檢查。報告單上寫著“影像診斷為左股骨粗隆間骨折”。隨后,醫生告知必須馬上進行手術。
4月9日,鄭先生順利做完左股骨轉子間骨折內固定術。從此他的身體里就多了一根鋼筋和兩枚螺絲釘。到目前,鄭先生花費了3萬多元醫療費。
“到現在,也沒有人來詢問過。”鄭先生說,出事后,他曾向市政部門打過電話,但一直沒有回復。“向你們報料,就是希望相關部門及時糾正這一設置,不然還會有人摔倒,有人受傷。”
市政部門:立即整改
隨后,記者來到臨海市政服務中心,服務中心的朱國標主任接受了我們采訪。
根據記者提供的現場圖片,朱國標表示,啞鈴型排水溝主要適用國省道,對于城市道路來說,不適合使用這類排水溝。
據了解,該排水溝蓋板工程是臨海靖江指揮部做的,方案之前也沒有經過市政中心審批。
“但不管怎么說,我們下午都會去現場了解情況。如果真的存在安全隱患,市政服務中心會想方設法消除隱患。”朱國標說。
當天下午2點,記者聯系到靖江指揮部的尤益政主任,說明情況后,尤益政表示要先去核實情況。
下午4點30分,尤益政表示,已經去現場看過,是靖江指揮部于2016年底完成的舊街改造工程。排水溝建成的初衷是排水排污,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安全問題。
考慮到工程量也不是很大,指揮部的方案是將啞鈴型排水溝蓋板一側磨平,再將3厘米的縫隙縮小到1.5厘米。“我們已經聯系施工單位,明后兩天就會整改好。”
“我會向領導反映情況,盡快去看望傷者。傷者的補償需要第三方做一個鑒定,該我們負責的,我們會適當承擔。”對于鄭先生受傷,以及醫藥費問題,尤益政表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